鄭麗
摘 要:《化學分析技術》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是從事分析檢驗相關化學工作的基礎。作為職業院校的老師,應努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分析技術的興趣,激發學生參與、探究未知的積極性,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以及工作奠定基礎。本文闡述了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化學分析技術》教學中的步驟,通過教師創設問題,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完成知識點的學習。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化學分析技術;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5-147-2
0 引言
在目前社會中,許多行業都需要進行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如建筑業、石油化工業、醫藥行業等,在進行控制或檢驗的過程中,會頻繁地運用到化學分析相關的知識。因此,化學分析技術是高職院校化學相關專業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學生后續課程的基礎課程之一?;瘜W分析技術作為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它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化學分析、檢驗等工作奠定了基礎。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具備初高中化學基礎能力,思想活躍,具有一定的化學分析能力,但面對枯燥理論知識的學習,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創建有效課堂,成為高職院校教師目前所面對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可通過開展任務型課程,就是以一系列學習性任務,如項目、案例、問題或活動為載體來組織課程內容,學習者通過完成這些任務來達成學習目標的課程,保證教師的教學任務有效的實施,讓學生參與到課程中。本文以《化學分析技術》課程為例,就問題教學的實踐進行一些探討。
1 問題教學法簡介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他在講課時采用提問的方法進行。首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反映繼續引導發問,如果回答不上來就會感到尷尬,從而激發學生產生求知欲望,進行思考。這是俗稱為產婆術的蘇格拉底的辯論式對話,由教師引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杜威在“通過解決問題行學習”的基礎,創立了“五步教學法”,也就是“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的問題教學法[1]。他主張學生應自主學習,激發其創造能力和思維品質。在杜威教學法理論的基礎上,克伯屈——美國另一位教育家又創立了“設計教學法”,師生之間開展討論后得出結論[2]。此外,布魯納——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繼承發展了杜威的理論,開創了“發現教學法”,由老師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學生面對矛盾,產生迷惑,明確研究的目標,再在教師的帶領下指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
除此之外,前蘇聯教育家馬丘什金、列爾耐爾和馬赫穆托夫等倡導問題較學法,由教師引入問題,學生自己有根據地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過程,在此過程中他們能夠獨立地獲取知識以及運用原先學過的東西和掌握從事創造性活動的經驗。
在我國,也同樣有問題教學法的先例,孔子曾言“不憤不啟,不徘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3]。也就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由于好奇而自己探索,探索的過程中還可以舉一反三,老師適時誘導、引發、幫助學生求知。孟子也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依靠學生自求自得。
單一傳統的教學模式,如講授法已不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方法教師講得累,學生聽的累,學習效率低,教學效果差,已不再適用于今天的高職教育了。為培養合格的職業教育學生,我們應大力促進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問題教學法由來已久,從古代到現代都有使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其過程步驟也以完善,效果較傳統教學法有很大的提高。問題教學法除了可以讓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提升綜合素質,而且為實現教學目標啟動事半功倍的作用。
2 問題教學法在《化學分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以高職化學分析技術教學中稱量誤差的減免為例,從“明確任務-制定計劃-執行計劃-結論驗證-交流總結”五個步驟實施。
2.1 明確任務
明確任務即提出問題。問題教學法能否成功實施,創設問題是很關鍵的一步,教師所設計的每一個問題,必須是在對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充分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提出了的。而且還應根據人們對于了解認識事物的特點來設置問題。認識的過程一般是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因此在創設問題時,要由易到難,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在《化學分析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熟悉的內容入手,結合實際,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稱量誤差的減免是化學分析中一個基礎性的內容,單純的文字概念枯燥乏味難于理解記憶。采用問題教學法,由教師提出問題:“什么是誤差?誤差的種類有哪些……”通過問題激發學生去思考,促進自主學習。
2.2 制定計劃
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由于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常常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者其他自主形式進行,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討論,集思廣益,收集信息,分析如何解決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例如稱量誤差的減免,里面包含了多個內容,稱量、誤差、誤差的減免就是學生分析問題的關鍵,在此基礎上便于進行后面的內容。
2.3 執行計劃
此過程就是學習為解決問題所必須掌握的的知識和技能。根據上一步驟所羅列的知識點,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通過查看教材,實際操作等方式來學習,最終落腳點是解決問題。在實際過程中,學生解決問題有時不夠全面、深刻、準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根據情況進行補充,或者由其他學生補充,或者再次分組討論,不拘形式,務求將問題解決。通過這種自主的方式獲得知識點,學生的記憶和理解更加深刻,比單純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更加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知識的學習也不再是痛苦的。
2.4 結論驗證
在分組討論后,各組得出了初步的結論,但結論的正確與否不確定,就要求進行組內的驗證,教師適時指導??梢酝ㄟ^與教材上的知識對比,也可以通過實踐來進行驗證。在驗證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記憶更加深刻,同時也是一個復習舊知識的過程,既強化了新知識,又復習了舊知識。
2.5 交流總結
這一過程也極為關鍵,是知識的系統化和拓展的過程。要求每組指派成員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匯報,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整體總結完成后,由教師進行評價總結。通過交流總結,不僅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強化,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和綜合文化素質,真正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通過五步完整的實施問題教學過程,問題教學其實質就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和創設的問題不只要符合課本的知識結構,還應該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思維習慣和思維方法一致,并且使學生能夠運用已擁有的知識和能力。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意啟發學生通過客觀事實推論道理,結合實際更有利于對于理論的理解。
3 結束語
不同于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問題教學法是一種由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獨立自主的學習、思考,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一種教學模式。筆者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化學分析技術》教學中,在實踐中摸索成長,現已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升了課堂效率,改善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困難的情況,并且也有效的改變了以往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教師創設問題,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提升自己,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陳述表達等多種能力。同時,問題教學法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提高。
現代教育中,我們不斷的提倡素質教育,身為高職院校老師的我們應致力于提高課堂效率,采用問題教學法,讓學生們領會探究問題的樂趣,為學生創建一個提升能力的舞臺,包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陳述表達能力等,讓教學和學生的能力聯系起來。
參 考 文 獻
[1] 敖潔.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13(4).
[2] 余德生.讓課堂充滿問題讓問題充滿思考——新課程標準下運用問題教學法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2007,21(8).
[3] 孫燕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D].南京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