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學群 沈俊俊

[摘要] 目的 探討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擇期行乳腺癌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采取數字隨機抽取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系統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術后護理、飲食指導、運動鍛煉指導、情志指導。比較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與護理前相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明顯減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更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的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乳腺癌患者的圍手術期給予患者系統護理,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關鍵詞] 乳腺癌;圍手術期;系統護理;癌因性疲乏;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9-013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systematic nursing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radical mastectomy due to breast can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ch with 50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anaged by systematic nursing, including preoperative nursing, postoperative nursing, diet guidance, exercise guidance, and emotion guidance. The degree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egrees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 in both groups(P<0.05). The degree of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physic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lif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nursing than before nursing in both groups (P<0.05). The scores of life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Perioperative; Systematic nursing; Cancer-related fatigue; Quality of life
癌因性疲乏是指癌癥患者因疾病本身、治療方法、并發癥等因素產生的主觀性精神癥狀[1]。臨床統計研究數據顯示,癌因性疲乏在癌癥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35%~75%[2]。該癥持續時間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極大的影響,成為癌癥患者治療后康復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乳腺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惡性腫瘤之一,通常約90%的乳腺癌患者伴有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影響[3]。尋找有效的護理方式以減輕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癥狀成為臨床廣大婦科醫師關注的焦點。黎秋霞等[4]研究表明,采用系統護理措施干預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故本研究對50例在我院行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采用系統護理干預,并與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探討系統護理干預對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女性,經術后病理診斷被確診為乳腺癌[5],經患者同意,將其納入此次研究的病例中,并簽署知情協議。采取數字隨機抽取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45~74歲,平均(59.36±13.75)歲,確診到手術時間(17.24±5.19)d,按病理類型可分為導管內瘤5例,浸潤性導管瘤39例,其他6例;按臨床分期可分為Ⅰ期19例,Ⅱa期26例,Ⅱb期5例;其中聯合化療39例,聯合放療11例。觀察組年齡44~75歲,平均(59.23±13.59)歲,確診到手術時間(17.53±4.86)d,按病理類型可分為導管內瘤6例,浸潤性導管瘤37例,其他7例;按臨床分期可分為Ⅰ期18例,Ⅱa期28例,Ⅱb期4例;其中聯合化療37例,聯合放療13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施行常規護理,具體如下: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宣教,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手術醫師,及時遞送手術用具;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護理方法與馬源等[6]報道相似。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施行系統護理,包括:①術前護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影響,加上患者對乳房切除后的自身形象產生憂慮,在入院時,患者常常會出現恐懼、抑郁的不良情緒,嚴重者甚至會拒絕接受手術治療[6],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詳細的了解,對入院患者進行熱情的接待,主動為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治療的必要性,打消患者的顧慮,使患者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對患者耐心講解手術的重要性、手術步驟以及相關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對手術有所了解;如患者在手術前一晚出現嚴重的失眠,可給予患者口服舒樂安定2.0 mg,保證患者擁有充足的睡眠。②術后護理:術后患者易因為形體發生改變而產生自卑心理,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積極、主動地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動態,認真傾聽患者的苦惱,對患者表示理解,為患者講解形體缺陷的彌補措施,使患者的顧慮得到消除,同時,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尤其是患者配偶,提醒家屬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使患者樹立自信;由于手術中采取靜脈麻醉,手術后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患者頭部應偏向一側,并對患者的口腔進行清潔,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暢,避免患者出現誤吸;由于手術創面大,加上心理壓力,導致患者容易出現劇烈的疼痛,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安撫,必要時,可告知醫生給予患者鎮痛藥進行鎮痛。③飲食指導:告知患者飲食以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防止食用油膩、油炸、腌制、辛辣、酒精等食物,多食增強免疫力及抗腫瘤的食物,條件允許的患者可進行中醫藥膳食補。④運動鍛煉指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運動鍛煉方案。術后24 h可進行床上肢體活動,術后7 d可循序漸進進行床下步行、上下樓梯等有氧運動。⑤情志護理: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交流方式暢通,注重關心患者病情發展,了解并處理患者的疑惑??赏ㄟ^不同的乳腺癌名人實例的事跡鼓勵患者,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建議患者進行放松訓練,包括音樂治療、瑜伽、太極拳等,以減輕壓力。
1.3 評價指標
1.3.1 癌因性疲乏程度評估 采用簡單疲乏量表[7],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總分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越嚴重。
1.3.2 生活質量評估 采用GQOL-74生活質量量表,包括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等4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0~100分,總分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在SPSS17.0軟件中錄入數據,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程度比較
與護理前相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明顯減輕(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較之對照組明顯更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的評分及總分均顯著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 討論
乳腺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其治療難度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增大,乳腺癌的患病人群出現向年輕女性轉移的趨勢[8]。臨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為乳腺癌根治術,通過切除發生癌變的乳房來達到治療的效果[9]。但乳腺癌根治術切除乳房后,往往會導致患者的形體發生改變,患者容易產生不良情緒,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所影響[10]。郭紅亮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是癌因性疲乏的高發人群,其發生率及嚴重程度顯著高于其他癌癥[11]。身體缺陷、治療費用、死亡威脅、放化療不良反應等因素給患者帶來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加重了癌因性疲乏的病情,這些想象均可引起患者出現神經內分泌失調,出現免疫功能抑制或腫瘤惡化[12,13]。對乳腺癌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是十分必要的。降低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質量,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
乳腺癌圍手術期通常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其主要關注點在于患者的身體狀況及病情發展,對患者的心理、飲食、生活質量等因素關注較少[14]。而本研究采用的系統護理措施,其核心在于以人為本,以患者心理為導向,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增強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5]。通過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合理膳食,糾正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提高身體營養狀況,為日常生活提供良好的身體條件[16]。通過運動鍛煉,增強患者的體質,有效減輕患者的疲乏狀態。通過情志護理,有效改善患者焦慮、緊張、絕望等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有效降低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康復效果[17,1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后癌因性疲乏水平均顯著降低,并且觀察組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降低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提高,而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程度顯著優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常規護理方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采用系統護理改善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水平、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優于常規護理,此結果與國內一些相關研究結果相似[19,20]。
綜上所述,系統護理能顯著改善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水平,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石建偉,唐智柳,蔡美玉,等. 2008~2012年我國女性乳腺癌流行狀況的系統性綜述[J]. 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0):1622-1626.
[2] 王婷,廖登輝,王亞冬,等. 中國年輕女性乳腺癌臨床及病理特征的 Meta 分析[J]. 重慶醫學,2015,7(28):3959-3961.
[3] 馬貞,于明薇,徐雯潔,等.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與抑郁、焦慮情緒的調查[J]. 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1):984-987.
[4] 黎秋霞,甘海潔,羅雪紅,等. 系統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作用的系統評價[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129-133.
[5] Stephens K,Cooper BA,West C,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cytokine gene variations and severe persistent breast pain in women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J]. The Journal of Pain,2014,15(2):169-180.
[6] 馬源,徐力,鹿競文,等. 社區綜合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河南中醫,2014,34(7):1418-1420.
[7] 薛秀娟,許翠萍,楊雪瑩,等. 癌因性疲乏測評工具及評價指標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12,47(9):859-861.
[8] 苗露丹,赫英娟. 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6):143-145.
[9] 劉芳,姜文彬,閆琪,等. 乳腺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與社會支持相關性的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2013,13(4):235-237.
[10] Eicher M,Kadmon I,Claassen S,et al. Training breast care nurses throughout Europe:The EONS postbasic curriculum for breast cancer nursing[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2012,48(9):1257-1262.
[11] 郭紅亮,史長青,李璐璐,等. 綜合康復干預對乳腺癌患者根治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7):559-561.
[12] 鄭曉彬,吳滿菊,胡碎釵,等. 婦科惡性腫瘤癌因性疲乏緩解因素的分析與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2):2072-2073.
[13] 鄧燕貞,彭美芳,丘愛平,等. 系統化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作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 32(11):2502-2504.
[14] 陳旭東,劉寶鳳,賈淑媛,等. 癌性疲乏干預對提高乳腺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266-269.
[15] 陶菊,馬勝珺,周麗,等. 系統化護理干預對緩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觀察[J]. 護理與康復,2013, 12(9):842-843.
[16] 盧少芬,覃立冰. 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有效性觀察[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3):140-141.
[17] 姚寶菊. 護理干預對緩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觀察[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48-49.
[18] 陳美華,歐曉靜,伍樂,等. 系統護理干預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2):85-87.
[19] 吳敏. 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2015,6(4):176.
[20] 劉青. 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8):27-29.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