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要] 目的 分析綜合護理配合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入院后均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和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滿意度分別為86.84%、5.26%、92.1%,對照組分別為65.79%、23.68%、76.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結論 就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而言,在對其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前后及時對患者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推廣。
[關鍵詞] 老年;股骨頸骨折;全髖關節置換術;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9-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bined with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7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were selected to be studied from May 2013 and February 2015. The patients were all treated by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 And th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as well a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6.84% and 5.26% as well as 92.1% respectively,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5.79%,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23.68%,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76.3%,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a timely manner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can be extended.
[Key words] Eld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Total hip arthroplasty; Comprehensive nursing
股骨頸骨折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全髖關節置換術屬于常用的治療方法,對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有著十分顯著的改善作用,但是手術治療后,部分患者也會出現疼痛、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這就會對手術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預后質量產生嚴重影響[1,2]。在臨床上,綜合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強調要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優質護理干預,不僅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還可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了深入地分析在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際價值,特實施本次臨床對照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對照研究,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齡57~78歲,平均(63.3±2.4)歲。其中股骨頭下型36例,股骨基底型15例,股骨頸型25例。股骨頸骨折Gardon分型:Ⅲ型45例,Ⅳ型31例。合并高血壓15例,合并糖尿病21例。依據數字隨機表法將76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兩組的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3]
入選標準:①對于手術治療有著良好的耐受性;②年齡≤80歲。排除標準[4]:①合并有心肺腎功能性損傷或衰竭;②合并有嚴重的內分泌疾病;③存在精神障礙或意識障礙;④合并有嚴重的血液疾病、凝血障礙或急性感染。
1.3 方法
兩組均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引導患者及時完成臨床檢查,并為其講解圍手術期的護理要點和相關的注意事項;在手術治療后,則需要全面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便于及時發現并處理各種異常情況;此外,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引導患者進行適量的下床活動。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行綜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3.1 心理疏導 在疾病的折磨下,如果患者對疾病與治療缺乏足夠的了解,便會擔心手術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所以容易出現緊張、沮喪、恐懼等心理障礙[5]。鑒于此,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進行親切的交流溝通,重點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并善于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者交流,以拉近護患之間的心理距離;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為患者講解疾病的基礎知識和手術治療的優勢以及預期效果等,以增進患者對于疾病與治療的了解,緩解其不良情緒。
1.3.2 體位護理 要注意將專用的軟枕置于患者的患肢小腿處[6],同時需要適當地抬高患者的患肢。術后6 h內,患肢需要呈15°外旋狀,患肢需要始終保持中立位,有助于預防人造髖關節脫落情況;護理人員需要定時為患者更換敷料,同時要對其傷口部位進行監測,確定其有無發熱、紅腫等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1.3.3 康復訓練 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引導其進行適量的功能訓練。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將患肢足跟逐步向臀部滑動,鍛煉髖關節;定時為患者的患肢進行按摩,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手術后第2天,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地引導患者行適量的髖關節運動,要注意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量。術后3~4 d輔助患者于病床上取坐臥位,逐步進行患肢肌力鍛煉,并盡早輔助患者下床活動。
1.3.4 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①墜積性肺炎的預防與護理。定時為患者輕拍其胸部,注意堅持從下至上的方向,護理人員要注意動作力度;同時需要引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深呼吸。②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下肢皮膚進行全面觀察[7],記錄患者的下肢是否伴有疼痛、紅腫現象,并要監測皮膚溫度,若有異常,需要及時地告知主治醫生;及時地引導患者進行適量的床上活動,以維持局部血運。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恢復優良率、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滿意度。使用滿意度量表[9]評估患者的滿意度,量表中的參考指標包括患者的飲食情況、睡眠質量、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服務態度等,滿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得分≥85分,基本滿意得分處于60~84分,不滿意得分≤59分。
1.5 評定標準
持續護理30 d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本研究中使用Harris評分標準對療效進行評估。優:護理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得到良好恢復,且不存在紅腫、疼痛、發熱或感染等現象;良:護理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顯著改善,且患者不存在跛行等不良現象;中:護理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有所改善,但存在疼痛癥狀,并伴有跛行癥狀;差:患者存在著中度殘疾情況和明顯跛行情況[8]。
1.6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優良率(86.84%)顯著高于對照組(65.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5.26%)顯著低于對照組(23.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76.3%)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92.1%)明顯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臨床上,股骨頸骨折屬于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這一疾病以老年人為高發人群。在治療期間,股骨頸骨折患者往往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活動功能受限等情況,所以這一疾病的臨床致殘率以及致死率均較高。在治療股骨頸骨折時,全髖關節置換術的使用率較高,其療效確切,但手術治療后部分患者也會伴有并發癥,會對手術治療效果及預后造成影響[10]。
在臨床上,綜合護理屬于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應用效果較好。有研究人員認為,綜合護理干預的主要特點是連續性和全面性,強調要注意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為其制定全面的護理計劃,以使護理服務質量得到全面提高[7]。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應用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優良率和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滿意度分別為86.84%、5.26%、92.1%,對照組的優良率為65.79%、23.68%、76.3%,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其原因在于:骨折患者受病痛的影響會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所以本研究中對于觀察組患者我們及時地給予心理疏導[11],并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活動情況,針對患者的疑問,護理人員及時地予以解答,并為其講解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手術治療的基本原理以及注意事項等[12]。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定時為患者翻身以及扣背,及時地為患者更換干凈的床單和被褥等,同時告知家屬要定時使用溫水對患者的臀部等受壓部位進行擦拭,并注意定時按摩。手術后,護理人員重視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在手術治療后的2 d內,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手術創口的滲血情況進行監測,并及時做好相應的引流工作[13]。通過對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其不良情緒得到顯著緩解[14],其治療依從性顯著增強。此外,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患肢進行護理后,輔之以必要的并發癥的預防工作,患者的患肢得到良好愈合,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有研究人員指出,圍手術期加強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降低下肢靜脈血栓、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可以有效地鞏固療效,提高患者的預后[15]。
本研究提示,在使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所以值得在臨床研究與治療中加以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袁玉萍,劉麗.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術后首次排便的影響[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9):70-72.
[2] 葉兆蓮. 淺談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C].//第三屆世界災害護理大會論文集,2014:2320.
[3] 張娟.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6):69-70.
[4] 劉伯萸. 老年股骨頸骨折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體會[J]. 環球中醫藥,2013,9(1):15-16.
[5] 賈麗麗,郭婷婷,李欣,等.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醫藥指南,2013,7(18):318-319.
[6] 孟桂玲,孟桂紅,彭杰,等. 優質護理用于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9):166-167.
[7] 劉艷秋. 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J]. 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2):591-592.
[8] 王靜,韓丹丹. 股骨頸骨折的圍手術期護理[C]. //第三屆世界災害護理大會論文集,2014:1544.
[9] 范麗娟.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評價[J].河北醫藥,2013,35(1):152-153.
[10] 吳曉蕓,李葉,林莉,等. 綜合護理配合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50-53.
[11] 林淑娟. 老年全髖關節置換患者62例圍手術期護理[J].福建醫藥雜志,2014,36(2):167-168.
[12] 胡永勤.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護理體會[J]. 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5):297.
[13] 李金偉.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護理體會[J]. 吉林醫學,2013,34(6):1156.
[14] 翟中山. 老年股骨頸骨折內固定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4,4(24):206-208.
[15] 殷雪華.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干預護理體會[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8):477.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