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兵 李杏清


摘 要:該文針對《表面組裝技術》教學中課程資源缺乏、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結合當地SMT行業的需求,對《表面組裝技術》課程進行創新模塊化設計,構建課程慕課資源,實現課程知識點的獨立化;并通過深化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改革實踐研究,組織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和實訓項目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表明,該教學方法以電子產品生產制造流程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畢業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表面組裝技術 模塊化設計 慕課 教學改革 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c)-0154-03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及全球化市場的形成,先進電子SMT技術已成為一個國家在市場競爭中或戰場對抗中獲勝的支柱,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基地,改寫了世界電子工業的格局,電子制造業已超過任何其他的行業,成為當今第一大產業。電子SMT技術是一項集當今世界最先進科技成果于一體的綜合性交叉式邊緣學科,是一個及其龐大和復雜的系統工程和綜合技術,因此,培養一批滿足科技和制造業發展需要的、掌握先進電子SMT技術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已變得極為迫切。
該文通過對學院辦學背景和特色的分析,以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為例,結合當地行業需求,對《電子工藝與SMT技術》課程進行創新模塊化設計,構建課程慕課資源,模塊化課程設計以電子產品生產制造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以項目任務式的方式把課程內容劃分為若干模塊,知識點以模塊為載體,實現課程知識點的獨立化;并通過深化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改革實踐研究,組織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和實訓項目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
1 基于慕課的《表面組裝技術》課程模塊化設計
基于慕課的《表面組裝技術》課程模塊化設計(如表1)。
2 深化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改革實踐研究
包課堂教學注重SMT印刷技術、點膠技術、貼片技術、焊接技術、檢測技術以及返修技術的培訓,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各種SMT設備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專業技能水平。比如在檢測工藝實訓中,加入實際生產中的臺式機電腦主板、筆記本電腦主板檢測、手機主板檢測;在返修工藝實訓中,先訓練簡單的家電(臺燈、吹風機、電飯煲、微波爐等)維修、然后對電腦主板進行芯片級維修,最后訓練手機主板維修。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先講解,播放視頻、操作示范,然后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問,自己使用Protel或者Mentor軟件動手設計PCB,進行CAM程式編程,最后親自操作機器,這樣學生不用每次訓練都選用設計好的PCB模板,學生可以輸入自己設計的PCB模板,系統自動將各種類型的EDA設計文件提取轉換成統一格式的PCB中間文件,并將數據輸入到數據庫中,然后進行PCB可制造性分析,根椐用戶設計的Protel或Mentor電路PCB文件,自動檢測出用戶設計電路的錯誤,包括電路設計錯誤和可制造性錯誤,學生再修改設計錯誤,既提高了設計的可靠性,又降低了生產成本,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3 結語
該文針對《表面組裝技術》教學中課程資源缺乏、教學模式單一的問題,結合當地SMT行業的需求,對《表面組裝技術》課程進行創新模塊化設計,構建課程慕課資源,實現課程知識點的獨立化;并通過深化課堂教學內容、方法改革實踐研究,組織學生參與課堂管理和實訓項目來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實踐表明,該教學方法以電子產品生產制造流程為主線,以就業為導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畢業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FUJITA Y,KAWAGUCHI H.Full-custom PCB implementation of the FDTD/FIT dedicated computer[J].IEEE Trans Magnetics,2009,45(3):1100-1103.
[2] 韓芝俠,脫慧,饒漢文.電子工藝實習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11):109-111.
[3] 李珍,張銘生,姚華青.基于工作過程的《電子工藝》課堂開發新思路[J].電子世界,2011(14):61-62.
[4] 姜艷玲,國榮,付婷婷.翻轉課堂與慕課融合促進教學資源均衡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4):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