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露 徐文康
【摘 要】眾所周知,符合需求的會計信息存在一個“好與壞”的問題,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是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在質量上必須達到一定的質量要求。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具體包括可靠性,相關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八大基本特征。相關性與可靠性是會計信息質量中最重要的兩個特征,長期以來,相關性和可靠性的抉擇問題是會計界的一大難題,究竟企業應該更傾向于相關性還是可靠性的重要判斷直接影響到計量基礎的發展,會計政策的選擇以及會計財務報告的演變等等。我們認為,相關性和可靠性是一對相互統一又互相對立的矛盾體,它們都是會計信息必不可少的部分,必須兼顧。本文從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定義出發,分析我國企業會計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現狀和對策并討論相關性和可靠性如何抉擇的問題。
【關鍵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相關性;可靠性
一、可靠性與相關性的定義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會計信息必須是可驗證的和客觀的。不可靠的信息對決策無幫助并且可能會造成決策失誤,因此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重要質量特征。國際會計準則中對可靠性的判斷標準為:“當信息沒有重要錯誤或偏向,并且能夠如實反映其擬反映或該反映的情況供使用者作依據時,信息就具備了可靠性。”意向信息是否可靠取決于三個因素,真實性,可核性和中立性。所謂真實性就是指要按照事實來表達,即會計核算的依據應當是實際發生的業務,內容真實、資料可靠、數字準確,會計的記錄和報告不加任何掩飾。所謂可核性就是指信息經得起復核和驗證,即由具有基本相同的獨立的、專業的和文化素養的人員,然后都采用相同的計量方法,對同一事項加以計量,最后能得出相同的結果。所謂中立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該不帶主觀成分,不偏不倚。作為會計人員,應當將真相如實地全盤托出,結論讓用戶自己去判斷。
(二)相關性。
相關性的核心是要對決策有用,是指會計信息與會計使用者所要解決的問題要相關聯,相關性強調與使用者進行的決策相關,并具有影響決策的能力。一項信息是否具有相關性取決于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預測價值是指有助于預測未來將要發生的或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反饋價值是指有助于驗證或者修正過去的決策和實施方案的信息。信息的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同時并存,互相影響。反饋價值是預測價值的基礎,預測價值是反饋價值的助力。
二、可靠性與相關性的關系
(一)可靠性與相關性的統一
可靠性和相關性相互依存,互為前提。兩者有很多的共同點。相關性和可靠性共同構成了財務會計信息的主要質量要求,有用的會計信息一定要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會計信息之間的相關性越大,可靠性就越高,更符合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較好,相關性就更具有其實際的意義。隨著會計準則的推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更大的增強,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逐漸對會計信息產生更多的信賴,也促進了資本市場的有序化。相反的,如果會計信息失去了可靠性,相關性就沒有了其應有的意義,如果會計信息失去了相關性,可靠性就會得不到保障。同時,相關性和可靠性都要受到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原則這兩個原則的制約。
(二)可靠性與相關性的對立
可靠性與相關性相互排斥,相互對立。對于經濟活動的信息,財務會計信息是報告還是不報告,應當采用怎樣的方式,以多少金額來報告,無論是強調相關性還是可靠性一般都會得到相反的結論。如公司的利潤預測信息,由于這樣的信息本身就具有固有的不決定性和易受公司當局操縱,這樣的性質使得其可靠性較差,但是信息對投資者來說確實十分相關的,因此如果要權衡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結果就是將其作為其他類別的報告報送。所以說,由于二者相互對立,相互排斥,提高相關性,就有可能損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就有可能降低相關性。
三、我國會計信息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現狀以及對策
(一)我國對相關性和可靠性的研究現狀
就目前的會計信息看來,在我國,相比較相關性而言,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問題更加亟待解決,但是也絕不會因此忽略了相關性的重要性。我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要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進行權衡時,一般放在首要位置上的是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不是相關性。普遍認為如果基于提高相關性而忽視可靠性無異于舍本取末,我國現階段應該重點解決會計信息可靠性的矛盾。盡管如此,并不代表我國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可以淡化。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模式轉軌的逐步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進步和對外開放力度的加大,決策者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需求也將會顯得越來越迫切,對相關性的重視程度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二)提高我國會計信息可靠性和相關性的對策
(1)加強建設我國的會計規范體系。確保可靠性的基礎在于會計規范體系的完善程度,我國會計信息可靠性不足的原因便在于會計規范建設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想要提高我國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首先應當加強我國會計規范的各種建設工作,盡快完善和健全我國的會計規范體系。
(2)對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的一個關鍵問題。會計信息的披露的基本形式是公司的財務報告。由于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基本內容來自于企業日常的會計賬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企業日常的會計核算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要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一個很有效的措施。
(3)建立健全公司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管理者為了保證會計記錄與實物相一致,確保企業財務目標的順利實現和會計信息可靠性二設立的一系列會計制度的總稱。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是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的重要保證,對促進企業經營活動的合理化與合法化,維護企業資源和資本的安全,保護所有者權益都有很大的益處。
(4)提高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對企業會計工人員的高素質的要求是優化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保證,在信息的加工過程中,需要會計人員對信息做出正確的評估與判斷,沒有高素質的會計人員,會計信息質量必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四、相關性與可靠性的抉擇問題
(一)經濟的波動對相關性與可靠性的影響
首先,我們討論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先后問題,現代會計的產生來源于相關性并非可靠性。信息使用者一定是由于需要相關信息以支持其判斷、決策,才希望獲得會計信息的。其次,會計信息是離不開經濟這個大的環境的,經濟運行的是否平穩,有沒有出現經濟問題都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深刻的影響,如果市場經濟出現了物價的大幅度波動,貨幣嚴重貶值,此時可靠性的信息對于這樣不穩定的信息就不用考慮,而更應該偏重相關性。
(二)報表性質不同選擇的方案不同
不同的報表項目的性質不盡相同,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區別對待。一般來說,如果某種報表所顯示的項目在未來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基本保持不變,則這種報表資產和負債就應該更傾向于采用可靠性高的計量屬性;如果某種報表所顯示的項目即使在短期內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則更應選擇相關性較高的計量屬性。
五、結論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兩類質量特征并不是完全互不相容的,財務報告的內容也應當兼顧和包含可靠性和相關性的質量特征,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主要是以可靠性為核心,兼顧相關性,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相關性的質量特征將會越來越受到決策者的重視以及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英武. 淺析會計信息質量要求之相關性與可靠性.《企業導報》. 2011
[2]胡建中. 我國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研究.《企業家天地(下旬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