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峰 王婧 邵愛英
【摘要】保定市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有著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自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保定市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文對保定市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保定古城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開發;保定市旅游資源;建議舉措
一、保定市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分析
為了切實開發保定市豐富的資源優勢,逐漸轉化為產業優勢,《(2001-2020)保定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應運而生,它的制定有效的推動了保定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旅游品牌,例如“兩白一城”、野三坡風景區等。然而,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開發仍不夠充分,還有待完善。
1、對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開發力度不夠,沒能充分的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
保定市對于旅游資源文化的發掘整理工作一直在進行,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隨之《保定文化資源概覽》、《旅游文化》等相關專著相繼出版。《關于建設文化名城的實施意見》是保定市于2008年7月制定的,楊鴻勛、羅哲文等建筑方面的專家都建言獻策,然而怎樣才能實現豐富的文化與旅游恰當銜接仍是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2、缺乏資金、產業不協調,文化優勢很難實現恢復和擴張
“生態宜居歷史文化名城”是保定市城市建設及開發的構想,圍繞這個構想啟動了對于裕華路的仿古改造工程,力圖再現“明清風貌、灰墻黛瓦、書院衙署、柳槐荷花”的景觀,目前古蓮池十二景的再現已經完成。然而缺乏資金,產業間不協調,文保單位產權不集中等仍是對文化優勢進行恢復與擴張時面臨的問題,這就造成了一些文保單位在改造時出現了環境紊亂、交通不暢、建筑破敗等問題,例如清代淮軍公所和曹錕故居光園等。
3、缺乏大力度的宣傳,客源市場狹小
近年,保定市開展了多項旅游宣傳活動,包括河北省2009年生態旅游年啟動儀式在野三坡順利舉辦;冀菜直隸官府菜文化推介會在北京順利開展;通過與北京市公交集團的通力合作,完成了“保定旅游風情展覽車”在北京市區的行駛。然而著眼于整體,保定未能從整體上對于旅游的宣傳做出系統的規劃,而其客源市場也比較狹小,游客主要來自周邊距離較近的一些地區。
4、對于自然景觀文化內涵的發掘缺乏重視
目前在對自然景觀的文化內涵進行開發時,很多只是著眼于表面的開發,層次較淺,嚴重者還會出現對生態文化,例如唐縣大石峪景區,其主要是原始山林天然風景,溪潭交錯、景色秀麗,山石奇異,然而在開發時卻增添了許多白色泡沫制成的動物造型(后拆除),不僅沒有好的成效,還破壞了景區原有的景色。
5、缺乏對歷史文化大力度的保護
在旅游業的發展方面,保定的起步相對較晚,這就使得其旅游基礎設施出現滯后的現象。交通設施落后,同時配套服務水平較低,使其接待游客的能力嚴重不足,這就出現了游客游覽時間短,不愿停留的現象。除此之外,一部分從業人員缺乏保護意識。不能對旅游景點及其周邊環境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致使旅游資源遭到了嚴重破壞。
二、保定古城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保護的對策
1、確定明確的旅游文化開發戰略
旅游板塊在進行劃分時將文化作為主題,同時每個板塊都會有一到兩個獨具特色的景區,并將它作為一個基點,對板塊內的其他景區進行輻射。在對旅游文化進行開發時要將其文化、經濟、和社會等價值的關系切實的處理好,只有三者做到和諧統一才能為旅游業更好更快、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堅決抵制過分重視經濟價值而相對忽視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隨意增添人文景觀、發展庸俗民俗等現象,這樣的現象很容易帶給游客錯誤的引導,同時也不利于文化提升人文素質的社會功能的發揮。
2、明確市場定位,開發并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
旅游經濟戰略的確定要以保定的經濟、景觀、文化、民風民俗等社會現狀為依據,明確社會定位。使“自然觀光結合鄉村度假游”和“點線結合的名勝觀光游”逐漸的到很好的開展。
(1)“自然觀光結合鄉村度假游”。“鄉野多,城市少”是保定旅游資源的主要特色,因此在對其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時“自然觀光結合鄉村度假游”很切合實際。如果單純的依靠名勝古跡,我們與京津相比沒有很好的優勢,因此我們要避開京津的優勢,發展自身的獨特之處。例如豐富的自然和鄉野風光、名勝、鄉野特產等。
(2)“點線結合的名勝觀光游”。綜合來看,保定旅游資源涉及面廣、景點多但規模較小,針對這一特點“點線結合名勝觀光游”的方式十分適合保定旅游資源的開發。保定的文物古跡分布在全市各地,涉及時間較長,從新石器時代到近現代;既包括“清西陵”這樣的世界級文化遺產,又不乏“楊繼盛祠”這樣小規模的縣級文物;既包括知名度較高的狼牙山又不乏鮮為人知的“燕下都遺址”(戰國)。這時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利用便捷的交通,借助旅行社,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線將這些景點連接起來,構成網絡式的景點,并提供多樣的旅游套餐。
3、加大力度對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進行完善
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是必要條件和基礎。以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為依據,加大力度對沿線重要景區景點、重點旅游環線、規劃中的重要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使得景區內和景區間擁有完善的設施、便捷的交通和通暢的信息,使之逐漸滿足旅游發展的需求,并逐漸符合國際旅游標準。
4、對旅游文化載體進行創新
載體是旅游文化展現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載體怎樣才能對旅游文化的精髓進行突出的展現,提升其吸引能力,需做到以下幾點:在對人文景觀進行復原時,切不可忽視對文化的復原與展現;要切實避免文物古跡博物館化的現象,歷史文化與現代的銜接一定要做好;對文化載體進行創新,可適當的運用附加法和復原法等方法,當創新的過程中切不可忽視對于文脈延續性的重視。
5、豐富宣傳手段,加大宣傳力度
在宣傳和推廣旅游產品時,一定要有確定的目標市場、豐富的宣傳方法和適當的宣傳手段,同時要在空間上滿足拓展性,在時間上滿足持續性。以保定旅游業而言,京津、省內及周邊地區扔是其主要目標市場,近期內很難做到對客源市場的拓展,要想突破這個困難,需對切實提高保定的旅游品質,同時選用更加切實有效的宣傳手段。
現代傳統,綜合運用:電視、網絡等現代媒體在旅游業的宣傳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之相比,人們卻忽視了對于傳統手段的運用,就旅游文學而言,一直以來,文學就十分重要的載體對旅游文化進行宣傳,同時因其獨特的形式和效果一直被沿用。聯合促銷,借雞生蛋:要切實把握本地優勢,并充分發揮,巧妙合理的融入到環京津旅游休閑產業帶中,與某些知名度較高的景點建立聯系,實行聯合宣傳促銷,實現點帶面的現象,使得影響范圍得到擴大。雄縣白洋淀景區選擇加入“美麗中國環渤海灣旅游萬通門票”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精細優特,游客代言:我們要本著“精細優特”的理念對旅游產品進行精細發展,無論是中介對景區的介紹,還是門票的設計、景點名稱的選擇、導游的介紹等環節,都要融入自身獨特的因素,例如可以借助其他景區的形式,對保定旅游的徽記進行創意性設計,可在景區入口處借助傳統的對聯形式圖書景區特色等內涵。以游客代言,對高品質個性旅游產品進行講述,宣傳效果最為突出。
本文系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項目名稱:保定古城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保護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150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