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姣
【摘 要】在數學課堂上針對農村初中數學學習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行為矯正和心理輔導,是對有行為問題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或有這方面傾向的學生采取的有針對性的教育,能夠有效達到數學課堂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課堂 心理干預 原則 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干預,是指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針對有心理問題、行為問題的學生進行行為指導和心理糾正,提出有效的治療措施,引導學生恢復自信心,提高耐挫力,保持樂觀、積極、進取的心態,從而達到數學教學的目的。
一、初中數學課堂心理干預的基本原則
(一)實踐性原則
教師以理論為指導,應用性研究為主,強調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為課堂教學實踐服務,把理論與課堂教學管理實踐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不斷研究探索,對初中生進行數學課堂教學心理干預。研究的主要問題是解決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管理中的實際問題。
(二)發展性原則
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心理干預中應以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為主導,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數學心理發展的需要給予必要的幫助,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并盡可能開發其潛能。
(三)預防性原則
教師對初中生可能出現的數學學習心理問題進行早期發現和預防,防患于未然,盡早與家長建立有效的聯系,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心理問題學生的產生。我們說的預防并不是簡單的“堵”,而是對那些已有輕微癥狀的學生盡早“救助”,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
(四)疏導性原則
教師在理解初中生的心理基礎上,力求抓住“火候”,因勢利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變單純“我講你聽”的方法為對話及其他生動活潑、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注意談話的環境和方式,善于把握不同類型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在最佳心態環境中受到教育。
(五)差異性原則
在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心理干預中,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關注個別差異。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家庭環境、社會背景、生活經歷,他們的能力、需要、興趣、經驗及價值觀也不盡相同,在心理發展上具有獨特性。因此,教師要用不同的教育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培養每個學生的健康心理提供幫助。
二、初中數學課堂心理干預的基本策略
(一)課前了解,防患未然
農村初中有少數學生在數學學習的心理上隱藏著某些問題,他們的身心健康處于邊緣狀態,某些特定的外部誘因可能引爆這些潛在的問題。在平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與家長、學生談心等方式了解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潛在心理問題,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自我覺醒,自我發泄,從而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盡快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走出陰影,早日融入和諧的班集體中健康成長。
(二)課中關注,輔導矯正
針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表現出的各種行為和心理問題,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和調查了解,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教育和鍛煉,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行為習慣,恢復自信,激發學習熱情。筆者曾將5種心理干預法運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良好的學習數學行為模式的形成有不小的幫助。
1.關愛法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讓其感覺受到被關注。例如,我班的小何由于父親病逝,母親再婚,再婚的家庭不是那么和諧,大人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吵鬧,打架,造成其課上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在課堂上發呆等。筆者了解情況后就在課堂上格外關注他,如走近他,翻翻他的筆記,輕輕敲幾下他的課桌,或用一個充滿期待的眼神幫助他集中注意力,回歸課堂。
2.有意法
表現好的學生大多相同,表現差的學生卻各有原因。教師為了幫助那些有學習行為問題和心理問題的學生盡快找回自信,提高成績,筆者常常有意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或做一些基本題,并在他們完成后及時給予很高的評價,讓他們感覺有所作為,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3.減負法
有些學生厭學,怕學,是因為其本身接受能力差,再加上學習進度慢,常常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完成作業。對于這一部分學生,教師在課堂上或課后作業的布置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做到突出重點,分化難點,讓他們每天都有所得,逐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恢復信心。
4.激勵法
教師對于問題學生,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而要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抓住機會當場表揚,讓他們在得到肯定的同時也能得到其他學生更多的關注,喚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學習和活動過程中,教師將學習狀態相當的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各方面的比賽,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回自信。
5.冷處理法
現在的學生心理復雜,而那些問題學生的心理更復雜。他們在課堂上出現不當表現時,教師不能有過激反應。只要這些學生不影響上課,有時教師可與他們用眼神交流,當堂不做處理,而是通過神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自覺加以糾正。
(三)課后跟蹤,積極疏導
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出現的不良心理問題和行為表現,教師課后要憑借自己敏銳的洞察力、豐富的經驗,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及時找出原因所在,認真分析后制定出恰當的方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疏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如,針對初一年級新生或假期后心理還不能調整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還可利用家訪等方式為學生排憂解難,緩解學生的焦慮、人際交往困難、學習壓力大等問題。
總之,數學課堂心理干預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理念,它是數學學科教學、德育教育、心理輔導多手段的結合,是各種手段相互之間的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