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合適的數學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快樂和諧的氛圍中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生增長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快樂學習;自主學習
小學數學是小學生學習的重點課程,也是初步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運算能力的基本途徑。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實踐,簡單談談新時期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
策略。
一、創設合適教學情境
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數學課堂學習的基礎,而合適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使其在輕松、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收獲知識與技能,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很多內容都是充滿趣味性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內容為小學生創設合適的情境,將其帶入學習的情境與氛圍中。由于小學生對童話故事充滿了極強的好奇心,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利用故事為學生創設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故事情境中,從而做到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多位數的加法”這一節內容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藍皮鼠和大臉貓去參加一個有獎搶答的活動,獎品是席夢思床墊,他們都很想要。比賽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兩人一組。比賽的題目主要就是數學題的計算,然后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幾道數學題,讓學生也跟著藍皮鼠與大臉貓一起思考解題。通過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使得課堂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創建新型數學課堂
“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并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創建新型數學課堂的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鼓勵與表揚是他們前進的無限動力。因此,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時時地鼓勵學生。小數部分的內容學生學習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就要耐心細致地給學生講解,比如學生因為寫錯了小數點而導致計算錯誤,那么教師就要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像是講一個趣味性的小故事或是將小數點比喻成蝌蚪等,通過這些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小數點的重要性,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改掉粗心的毛病。
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新穎有效的教學形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由于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難以引起小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是實現高效教學的基礎。
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項目之一,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例如,在教學“可能性”這一節內容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設計游戲來組織抽獎活動,學生可以設計實物獎勵或者節目表演等,也可以選擇某些懲罰方式來進行游戲,由于游戲的結果充滿了不確定性,每個學生的選擇也都具有隨機性,在期待與等待結果中學生能夠逐漸體會到數學的奧妙,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神奇,從而使他們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與信心,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生活融入數學教學
數學與生活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尤其是小學數學,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因此,將生活與數學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數的運算可以讓小學生獨自去買自己所需的用品;認識鐘表的學習可以讓小學生看懂時鐘,懂得珍惜時間;軸對稱圖形的教學可以讓小學生理解不同圖形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挖掘教材的內容,以教材的內容為基礎,設計生活化的數學教學。例如,我在教學了“長方體與正方體”這一節內容后,就讓學生親自設計生活中某些物品的包裝圖案,有的學生設計墨水盒,有的學生設計牛奶盒,還有的學生設計出了教材的封面,他們不僅將立體圖形完美地展示了出來,還充分發揮想象,設計了多種多樣的包裝圖案,使得學生的作品充滿了趣味性。在這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立體圖形的幾個面有了清楚而深刻的認識,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總之,快樂學習、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小學數學教師要充分結合數學教學的特點,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采取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小學生在愉悅而濃厚的課堂氛圍中進行學習,充分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能力,進而促使小學生得到成長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玉蓮,王洪梅.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
[2]沈亞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
[3]周新聞.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