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菊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與實施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與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思考,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發散思維
課堂教學是學生收獲知識的主陣地,要創設高效的課堂,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就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使其在學習中不斷發展與進步。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促使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要積極引導學生發揮學習的積極自主性,并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在學習中充分動腦思考,并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在他們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就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長城的一些圖片,讓學生先通過視覺的感受體會長城的雄偉壯闊,感受連綿不絕的山脈在崇山峻嶺間的大氣磅礴,學生看到這樣的圖片,心情十分激動震撼,他們學習的熱情充分被激發了出來;然后我再為學生介紹一些與長城有關的故事,像是“定城磚”“孟姜女哭長城”等,讓學生對長城有感性的認識與理解;接下來我便帶領著學生進行課文的學習,在之前的鋪墊與渲染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很高,課堂的氣氛一直十分熱烈而活躍,使得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新課標下一種頗受教師青睞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不僅有助于調動起學生學習的激情,更有助于發散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小學生對于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都具有強烈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將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時,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個動畫視頻:一個老爺爺的羊圈破了個窟窿,在夜里一只狼過來叼走了一只羊,第二天早上,別人都勸他把羊圈補上,他說:“羊都已經丟了,再補又有什么用呢?”等到晚上,狼又來叼走了一只羊,等到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十分后悔,于是他便開始動工,把羊圈補上,之后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看過這個視頻后,學生都深有感觸,他們既為老爺爺感到惋惜,又明白亡羊補牢的道理。這個教學情境使讓學生十分投入課堂,在這個故事中學生會更深刻地明白語言的內涵與主旨,從而使得學生學習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注重提問的藝術教學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通過巧妙的提問可以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其在思考中獲得更多的收獲與進步。因此,教師要巧妙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在思考與探索中不斷收獲知識與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生是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的群體,教師要巧妙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為他們設計多種多樣的問題,進行藝術的提問與教學,提高教學的
效果。
例如,在教學《趙州橋》這篇課文時,先問學生:“同學們知道我國有哪些著名的橋嗎?他們各有什么特點呢?”同學回答:“盧溝橋、鐵索橋、學步橋。”然后學生就開始討論自己所了解的橋,使得課堂的氣氛十分活躍,教師為學生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找到趙州橋的特點,體會其美感,并讓學生討論趙州橋有哪些特點,跟學生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經過思考與討論,學生對趙州橋的特點有了深層的認識。接下來教師便引導學生開始學習課文,經過之前的討論,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明顯輕松了許多,而且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有所提高,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的開展十分順利。
四、啟發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是語文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學理念。很多教師認為語文就是教會學生讀書認字,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這種想法是十分荒謬的。語文雖然不像數學學科那樣充滿挑戰性,但是語文的內容也是多種多樣的。
例如,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時,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了賞析后,便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有什么特點?可以用什么詞來替代它呢?這時學生就充分發散思維,有的學生說可以用“到”,有的學生說可以用“吹”,還有的學生說可以用“過”,雖然經過學生的討論,他們都覺得還是用“綠”比較好,但是在這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從而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與進步。而且,經過討論學生對古詩也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總之,在新課程的教學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是必然的選擇。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為小學生創設合適的學習環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打造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馬麗娜.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
[2]王娟.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之“道”[D].華東師范大學,2011.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