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林
摘 要: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在擁有如此強大的使命責任之下,學生不僅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在中學教育中,體育教學越來越被重視。基于如此良好的教學環境,體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其作用,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中學教學;體育教學;創新能力
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國民經濟發展緩慢,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等都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的核心科技能力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欠缺。創新并沒有離我們特別遙遠,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創新,特別是對于技術型的企業而言。地區的快速發展也需要摒棄以前落后的思想實行創新。在教學這一塊,教學環境的改變,如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就是學校硬件的創新。對于“軟件的創新”就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勇于在科學的基礎上實行大膽創新,人類文明才會不斷進步。
二、體育在中學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1.體育教學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體育教學跳脫課堂的死板教學,在戶外的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每年眾多的體育賽事,如世界杯足球賽、NBA和CBA籃球賽、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都有很多鮮活的事例,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信心與決心。特別是殘奧會,那些殘疾運動員身殘志堅的形象。當他們遇到重大的挫折與打擊的時候,并沒有一味地退縮,而是用頑強的毅力和十足的自信心走出陰霾,在另一方面譜寫了自己新的篇章,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同時也是學生的榜樣。初中正是青春期叛逆的時期,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遇見很多不想見的人(學生自身的原因,比如像學習成績方面或人際交往方面有差距的人),面對逆境,這些鼓舞人心的案例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式面對挫折與困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心態、具備良好的素質,迎接未來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
2.體育教學有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
初中大多數學生都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第二個生長高峰期,這個生長不僅僅局限于學生身體體格的發育,還包括學生智力的發育。現在的初中生學習壓力很大,初中面臨著升高中的壓力,平時課業負擔太重。適時而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中學生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減輕學生的用眼疲勞,提高大腦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擴展,保障充沛的學習精力,只有勞逸結合才能發揮人的最大潛能。
3.體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和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沒有強壯的身體素質作為支撐,扎實的理論知識難有發揮的空間。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大多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學生的主體性難以在素質課程中得以體現。現在的體育老師明確意識到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育教學強調針對性,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循序漸進的鍛煉,對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三、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1.挖掘學生的潛在興趣
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做事的態度與心境都要比做不喜歡的事情好得多,效率也大大提高。所以說,興趣和需求是行動的內在動力。中學體育老師需要在體育教學中發現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積極鼓勵學生嘗試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從而找尋一項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體育課不僅僅是男孩子的課堂,女孩子也有適合的體育項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毽球等。男生也不僅僅局限于籃球,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有排球、橄欖球、足球等體育項目。初中體育教學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學生的需求及教學要求合理安排教學方案,并在教案中充分體現初中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的特點。
2.創設探究性學習模式
中學生正是思維活躍、想象力較強的時期。教師創設特殊的教學場景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參與積極性,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3.實行小組合作模式
在很多體育項目中需要團隊協作能力,考驗團隊間的默契程度。小組學習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小組學習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
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更是能力的時代,這個時代下的學生只有在具備較強身體素質的情況下,加強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爭取一些優勢。初中體育教學便承擔了這一重要角色。
參考文獻:
王衛者.淺析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培訓,201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