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麗輝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是初中教學過程中一門非常重要的教學課程,思想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狀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策略,重點探析思想品德的體驗式教學特色。
關鍵詞:思想品德;體驗式教學;實施策略
由于初中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決定了學生思想品德教學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當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廣泛采用了體驗式教學方法,并且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成果,從而有效促進了學生道德水平的綜合提升,真正提高了初中思想道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程開展體驗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年齡階段,從年齡層面上說,初中生在不斷擺脫以感性認識為主要特征的一面,同時也是能力處于開發和培養的特殊階段,學生的這種特殊性認知情況決定了初中教育處于一個特殊的階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渲染課堂氛圍,在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對初中生來說較為抽象,加上初中思想品德為開卷考試內容。因此,許多教師根本不重視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導致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成果,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難以有效提高。
二、體驗式教學的優點
首先,體驗式教學是把常規的教學活動當作師生之間一種生命交流、情感溝通、相互促進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引導學生探討生活的客觀實際,感受體驗各種道德現象,通過情感的的交流和催化,實現了道德過程和情感體驗的充分結合。其次,開展體驗式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尊重和欣賞學生,幫助學生搭建一個符合自身發展的平臺,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取得預期教學成果的基礎上,愉悅了課堂教學氛圍,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1.問題式體驗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探討問題式體驗教學,一方面是基于初中生特定年齡的實際情況,教師采用問題式體驗教學,能夠充分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情感問題,達到充分啟發學生的情感思維。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對問題的不斷思考和分析,能夠發現自身的情感問題所在,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基礎上,為思想品德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活動式體驗
教師在教學中,傳授學生的書本知識僅僅只是教學的一個方面,教師在教學實際中還需要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做到把書本知識轉化為生活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達到真正的理解。開展體驗式活動教學,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課堂教學內容,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另一方面,學生在活動實踐中能夠親身體驗思想品德課程的魅力,通過感悟和認知形成自己特有的觀點,實現了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3.實踐式體驗
依據新課改的相關規定,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如果僅僅是學習書本知識是遠遠達不到教學要求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社會生活的相關問題和學生成長的實際情況,通過不斷總結和歸納,找到解決教學問題的有效辦法。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把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轉化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重要方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認知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實踐體驗,學生能夠在實踐中獲得思想情感的真實感受,能夠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認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感動式體驗
人的思想情感不是憑空產生的,尤其是初中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感很容易出現極端化情緒,“觸景生情”說的就是情感是由外部環境刺激引起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把教學內容、學生思想情感引導到一個特殊的思想情境中,讓學生置身其中去觀察體驗,讓學生在自我的認知過程中接受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正確的行為準則,繼而不斷內化成自我為人處世的價值標準。
總之,在新課改的指導下,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已經難以在初中教學中取得預期的教學質量,探討體驗式教學符合了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各種教學方法和體驗式教學情境,從整體上把握大綱的教學要求,不斷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而不斷提升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瑛.淺議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的實施策略[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7(3):181-183.
[2]張瑛.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
[3]王萍.初中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