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吉臻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但是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仍然在追求高分數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因此,改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多媒體教學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地理知識的講解,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地理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嚴重違背了素質教學理念。新課程改革要求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創新教學模式呢?筆者結合實際教學中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使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中,敢于提出問題和見解。因此,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掌握地理知識。如在講到西亞時,可以結合伊拉克戰爭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學習。在講到中國的農業國情時,可以提出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思考:(1)中國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1%的人口,說明了什么問題?(2)中國占世界40%的農民僅養活了世界7%的非農民,又說明了什么問題?這樣一來,通過運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思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學方式的一個新亮點。多媒體通過其強大的動畫模擬,局部放大,過程演示等手段,可以將地理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形象化、簡單化。打破了“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課堂教學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長江的開發》這一課時,考慮到許多學生沒有見過長江,在課前筆者先播放了一段關于長江的視頻,悅耳的音樂、優美的畫面加上動人的解說,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長江的波濤洶涌,一方面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又如,在教學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筆者先讓學生考慮為什么會有晝夜交替和四季分明的現象,然后引出本課的重點,單純的理論講解學生只是一知半解,這時我用多媒體模擬地球的公轉和自轉,在視頻里展示給學生,再加上教材理論的講解,學生牢固掌握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理論。
三、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中利用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率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學生口語表達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合作小組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在教學《海陸的變遷》這一課時,我減少教師講述,增加學生活動,通過分析案例,結合課件,采用活動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一個大陸的拼圖,看哪個小組能把最多的相吻合的大陸拼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使他們在合作小組內積極思考,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小組合作學習要注意科學合理的分組原則,如優勢互補法、自由分組法等等,只有科學合理的分組才能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
四、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
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特別是學生,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是他們學習的巨大動力。教師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時,要對學生少一些批評,多一些表揚。“你真聰明!”“加油!相信你是最棒的!”等等,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比如,在批改作業時,筆者經常給學生寫評語“字有進步,但是如果能再細心點,可以寫得更漂亮!”“你的進步真大,老師很佩服你!”學生看到之后會更加認真地學習。這樣作業本上不再是冰涼的“優秀”“良好”,不僅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初中地理教學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走出一條新的道路,要把握好地理學習的層次和要點,在教學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呂福平.淺議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吉林教育,2011(18).
[2]胡子元.簡析新課程背景下對農村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探討和改進[J].新課程,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