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軍
摘 要: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前進,目前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心理問題會時有出現。通過調查了解,目前很多初中生犯罪主要原因就是心理扭曲產生的,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開展教育。尤其是經常與學生溝通的班主任,更有責任和義務給學生滲透健康的心理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關鍵詞:班主任;心理健康;方略
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展是全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更是全社會對初中生的共同成長愿望。完善學校教育教學的開展,要求班主任融入心理教育理念,保障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有著積極、健康和向上的心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目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1.學習心理問題比較多
現在很多學生由于心理問題偏多,導致教師的工作實效受到影響,通過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不容樂觀,部分青少年有嚴重的心理障礙,在社會發展中這種形式也日趨提升。學生現在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嫉妒、自責和任性、孤僻的性格,如果以上問題不能得到較好解決,那么孩子今后的很多問題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被延伸出來,導致孩子出現社交困難、打架逃學等現象,不但會影響整個初中班級管理狀況,甚至對團隊建設和活動開展也有著影響,所以,初中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疏導學生,讓學生有健康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
2.健康教育重視度缺失
很多初中學校將更多的心思都納入素質教育的內容中,班主任也沒有真正地重視健康教育目標,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有嚴重的推卸思想,將健康教育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因而要求心理健康教師完成,與班主任管理聯系不大。另外,還有部分教師存在著思想的惰性,多數情況下處理學習問題愿意運用常規的教育教學模式,還沿用陳舊的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愿意更不想嘗試者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所以,畏縮情緒會時有出現,讓班主任在主觀上認為自己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因而沒有能力以及信心去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
3.心理健康教育機制不完善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層面比較廣,需要各個部門通力配合,在協同作戰中,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很多學校沒有成立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門,部分初中學校將升學看成是學校的工作重點,因而給學生無形中造成了諸多壓力,同時沒有專業的心理健康調節方式,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很多問題,一旦學生出現問題主要就是班主任或者家長進行疏導,但是若不運用科學合理的疏導方法,那么對孩子健康狀況的調節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將所有的心理健康疏導壓力都加注在班主任身上,導致班主任的壓力過大,不能擔當重任,所有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在這個過程中不能得以保障。
二、班主任了解學生心理狀況的方法
1.仔細觀察,細心揣摩
教學過程中最為直接了解學生信息的方法就是要觀察學生的言行或者舉止,可以在了解學生細小動作的過程不斷地揣摩學生的心理狀況,很多不經意中流露出來的小表情或者小言行,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心理狀況、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想狀態等。
2.親切溝通法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流要借助溝通的方式,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直接和學生開展有效溝通,這種溝通主要是目標交流和目標溝通,也可以側面從班級干部的談話中了解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能深入和全面地分析學生的狀況,是溝通的必要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溝通時要選擇好談話的主題,更要選擇好談話的方式,盡量讓學生放松,不要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拘束感和緊張感在啟發溝通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想明白或者自己理解清楚。
3.寫周記的方法
教學中利用學生寫周記,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流露出更多的情感,觀察學生的各類心理品質,班主任也可以定期檢查學生的周記完成情況,這樣班主任能夠從周記中了解到學生的心理態度,對掌握學生的全面心理狀況有重要意義。
三、班主任周記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加大學生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力度
(1)班主任可以先加強自身的心理學知識內容學習,這是調整班主任心態的良好方法,教師的心理素質得到鞏固,讓教師有著積極樂觀和健康穩定的情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莫大的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投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避免心理亞健康給學生帶來很多不適的教育行為。(2)班主任在掌握心理健康和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內容以后,才能多角度地分析和觀察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給學生制定良好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讓學生的心理矛盾得以化解,否則,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問題只能運用簡單的說教處理方式,一旦班主任沒有把握好,開錯“藥方”,讓問題惡化,給學生造成不可彌補的“心理創傷”,將得不償失。(3)班主任要根據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開展專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其中包括主題班會、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綜合性教育內容,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得以發展,不斷地訓練學生的各類技能,陶冶學生的情操。
2.多元化教學資源整合
整合多元化教學資源,能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工作實效性。現代學校的主要標志就是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現代初中教育的重要思想體現,初中生現在正是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若不能有效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資源,推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和發展,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綜合資源時需要建立職能部門,要求班級、個人、心理教育部門形成聯動機制。發揮教育教學主導作用的同時,要求不斷地統籌校園心理健康中的文化建設、心理建設和教育規劃、心理咨詢等諸多問題。
明確班主任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承擔的主要輔導作用,鼓勵學生在因地制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家庭環境,因而教師要經常和家長溝通,初中生正是心理波動比較大的年齡階段,所以家長更要了解孩子的當前狀況,不能一味地把孩子交到學校就萬事大吉,學校要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心理教育觀念,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給孩子營造緊張的學習氛圍,讓孩子時刻處于焦慮中,導致孩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同時學校可以適當地開展文藝活動,讓學生放松心態,但是家長和學校都認為這些活動會耽誤學生學習,讓學生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文藝活動的排練上,他們認為初中生當前的學習要點就是努力學習,其實學習是需要勞逸結合的,如果一味地學習不去放松讓學生心理壓抑,也不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3.班主任心理健康理論研究
班主任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理論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很多方面有其獨到的特點。新的發展形勢下,學生的心理出現很多具體的新情況,由于新問題的出現,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工作中要加大理論分析力度,在科學論證中,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基礎。在課題調查中,引入學生座談的教學形式,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解決教學中的各類實際問題。可以定期開展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探索班主任工作開展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規律,總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經驗和新途徑,讓心理健康教育更具科學性。
現代班主任工作開展的核心主要是完善學生的人格,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不但能夠豐富班主任的工作內容,更能夠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這里主要強調要摒棄過去的命令、警告或者諷刺的批判教育方法,要求從心理學角度溝通、接納和傾聽學生的想法和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是提升班主任工作針對性和藝術性的重要基礎,對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總目標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祖靜波.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4(2).
[2]潘中平.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