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 要:20世紀90年代中期,素質教育的春風吹拂大地,為更好推行素質教育,學校進行了課間體育活動改革,因為在以前學生都被“課間操”這一單一模式束縛,不能起到調節身心,鍛煉身體的作用。所以,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課間體育活動;問題;方法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學校體育課的課間活動,已成為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學習體育、領悟體育、享受體育、掌握體育的一種重要課型。
一、問題的提出
課間體育活動是學生每天必須參加的一項體育活動,是學生緊張學習之中的一種積極性休息,同時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綜合反映。課間體育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對學生的生理、心理影響是重要而深刻的。然而,過去長期以來,全校學生共做一套操的模式,不僅不能發揮課間體育活動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其結果就出現了“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做操時馬馬虎虎,懶懶散散,應付差事,不僅達不到鍛煉的目的,反而養成了一種應付差事的壞作風,這是一種典型的被動體育活動。要使學生每天都在寶貴的時間里積極投入,不僅是學校體育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整體需要。
去年,我校推行大課間,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我們抓住這一時機,在3~5年級進行可行性實驗,經過一年的努力,已構建了新的課間體育活動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我們改革的實踐與探索作簡要的理論小結,以期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二、研究方法
在改革課間體育活動過程中,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實驗法。我們首先向學生發出了問卷,了解他們對改革課間體育活動的看法,了解他們希望開展哪些活動,以何種組織形式開展。通過調查,有85%的學生支持改革;有92%的學生喜歡跳繩、乒乓球、排球、足球、各種動感體操以及游戲等活潑、充滿情趣的活動;有78%的學生想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有16%的學生持中立態度。
三、結果與分析
通過以上問卷調查,我們了解了學生想做什么,然后進行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提高了對體育的認識與熱愛,增強了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發展終身體育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發展了良好的個性,造就了學生中的體育骨干。
1.改革思路
從學生活動的內在動因入手,著眼于變革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形式,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吸引學生,變被動強制為主動參與,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從而解決活動主體的自覺積極性問題。為此,我們主張課間操向體育活動轉軌,擴大課間操的時空與內涵,其內容不限于只是做操,更不限定只做廣播操,而是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這樣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2.為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分別為他們確立切合實際的、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從而品嘗成功的滋味,學生一旦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便會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發展學生個性,塑造嶄新形象
強調學生自主、自為,參與改革全過程。我們在改革實驗中,學生開展的各種體育活動,成為校園的一道靚麗景觀。在各種活動中,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這樣,學生既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參與者、推動者,他們真正成為課間活動的主體與主人。在這良好的校園氛圍中,學生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個性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
4.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在課間體育活動中,沒有統一的模式,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實效出發,學生自己組織各種活動,有些活動個別學生根本沒有見過,更沒有參加過,無形之中讓他們開闊了視野。開展各種活動需要涉及各種各樣的體育規則、體育方法,這樣,學生就增加了更多的體育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各種組織能力。
5.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在體育活動中,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通過調查,有88%的學生認為課間體育活動可以增加同學之間的友誼,有82%的學生認為參加課間體育活動可以提高自己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并有90%的學生表示在活動中能自覺遵守體育活動的要求。調查表明,絕大部分學生都能意識到校園體育文化對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品格等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改革課間體育活動必須更新觀念,突破傳統思維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激發自尊心、榮譽感,在活動中表現自我、發展個性,在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從而使思想道德水平、水準得到升華。
1.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內容
在課間體育活動的改革中,必須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思想,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內容,并對一些基本活動根據運動生理負荷閾限從練習次數、時間、心率(每分鐘120~140次)等方面進行基本控制,從而使學生在三四節課上仍有充沛的精神力。
2.強調生動活潑與情趣
生動活潑是情感的宣泄,是學生天性的選擇,能使學生感到課間體育活動是充滿情趣與享受的“歡樂半小時”。
3.注重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
競爭是體育的重要魅力之一,學生要以積極的姿態參與競爭,適應時代更需要與他人合作,兩者兼顧才能取得成功。
4.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周鳳施.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理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