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東
摘 要:培養良好的興趣是學習的基礎和前提。興趣在整個小學階段數學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在低段數學教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沒有良好的興趣作支撐很難激發學生的潛力。針對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做了相關的研究,分別從小學低段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以及培養的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低段;數學;學習興趣;意義及方法
課程改革以后,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重視。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數學這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時,如果沒有比較好的興趣作支撐,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小學低段學生思維能力還不成熟,認識事物的能力與接受事物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一方面是學科邏輯性較強,一方面是學生思維能力仍處在開發階段。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將對培養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作簡要概括,然后分析相關的教學實踐方法。
一、培養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數學學科與人類科學進步息息相關。不僅因為其有助于培養人的思維能力,改善人類的生產活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時,數學學科在促進知識文明發展中也有重要作用。對于小學低段學生而言,數學學科在激發學生學習潛力,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興趣是學生學習一門課程的推動力,良好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長時間學習的激情,甚至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未知領域的探索欲。因此,培養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能很好地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對其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發展以及智力開發都有深遠的意義。
二、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相關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特點,聯系學生日常生活,讓學生知道學生數學知識無處不在。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設置現實生活中買東西的情境:一盒泡泡糖是2塊錢,小明拿了5塊錢去買,老板要找給小明多少錢;今天是三月四日,一個星期是七天,那么一個星期以后是三月多少日。這些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利用。情境創設使小學數學教學寓教于樂,大大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也有積極作用。
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章節中,同樣可以安排相似的情境:5塊錢可以買幾盒泡泡糖,買完以后剩下多少錢。5÷2=2…1。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數學的運用幾乎無處不在,這些運用正好可以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方便日常生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指導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知識的方式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只有知識的表象清晰,學生的理解才能深刻。在學生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大大地提高了對所學內容的學習興趣。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標準”,教師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非常有利于學生長期發展的。如,在數學認識圖形《長方形與正方形》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畫圖,繪制長方形與正方形。學生在繪圖的過程中了解圖形的特點,即:長方形對邊相等,長的一邊是長,短的一邊是寬;正方形四邊對等,都一樣長。直觀的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圖形的特點,對于下一階段學習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指導操作,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總結概括能力,有利于學生長期發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深遠的意義,學生會有興趣不斷嘗試其他新鮮的圖形或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多媒體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的地區已經普及了這一教學手段。多媒體豐富的表現形式,對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幻燈、錄音、計算機、錄像、音樂等表現形式,結合教材合理運用,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教材的教學因素,突出教學重點。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低段教學中,可以設置在圖形教學中,也可以在創設情境方面起作用。在圖形學習上,以方便繪制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地感受表現圖形特點,幫助學生認識圖形,更準確地總結圖形特點,記憶更加深刻。在情境創設方面,多媒體教學有教學視頻播放的特色,在課堂上穿插一小段識數、計算的動畫,有助于學生記憶。小學低段數學教學,不同于高段教學,主要以打牢基礎,培養興趣為主要目的。在合理利用教具的基礎上,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既培養了興趣,也打下了基礎。
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低段小學生而言可以開發智力,完善學生邏輯能力,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邵曉燕.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0.
[2]郭曉燕.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