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林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數學老師可通過實施各種有效策略提高初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初中數學;學習興趣;有效策略
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后,就能激發求知欲,專心地探索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習事半功倍。那么數學老師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一、提高課堂教學的直觀性
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正是因為它的抽象性,造成了不少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高。因此,數學老師在授課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能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性質,建立起所學知識的數學模型。例如,在教學正負數時,總是有學生漏寫負號,可以這樣對學生說:“負號就像一根掛在你頭頂上的木棍,如果你不重視它,它就會掉下來砸到你的。”在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營造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為學生營造自由、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在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信任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深刻研讀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把握好重難點,采用情景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激發不同學生的興趣,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使他們每個人都能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傳統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老師與學生保持單向交往,教學效果不好,應將課堂由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轉變為師生的“大合唱”。小組合作學習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有效模式,既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又可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以創設問題的方式導入教學
學生的好奇心極強,數學老師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以創設問題的方式導入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全等三角形”時,可以這樣導入新課:我們已經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那么全等三角形又有什么性質呢?這樣的導入既可讓學生回顧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性質,又讓他們陷入思考: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質呢?類似問題的引入,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熱情。
四、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運用的是“教材+黑板+例題”教學方式,單調而枯燥,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可在不影響教學進度的情況下,適當講解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等娛樂性素材。數學老師在數學素材的選取、數學模型的建立、數學情景的假設上充分考慮趣味性,在教學方法上努力求新求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時,可引入“雞兔同籠”問題,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激起學生弄清這個問題的好奇心。
五、構建合理高效的激勵評價機制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態度等信息及時反饋給學生,并對學生做出中肯的評價,使學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和進步之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老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狀態,正確評價每一個學生。老師的評價應具有鼓勵性,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評價不得侮辱學生的人格,應尊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他們心理較脆弱,需要的是尊重和鼓勵,而不是批評和譴責。因此,老師應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激勵評價標準。對于優等生,鼓勵他們朝著更高的水平發展,避免產生自負心理;對于中等生,應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對于后進生,要善于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對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并對他們今后的努力方向給出建議,在指出他們的不足時要委婉,不得損傷其自尊心和積極性。
六、結合生活實際,展示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關,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在教學時應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學生生活,讓生活進入數學課堂,使數學教學變得直觀、具體而生動形象,讓學生感悟數學的現實意義。比如,在學習代數式時,讓學生以父母每月的手機話費為例列代數式,假設手機通話時間為x分鐘,話費額為y元,每分鐘話費是0.2元,月租20元,則每月話費額y=0.2x+20(單位:元)。這是一個貼近生活實際的例子,所以學生很想解決這個問題。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教學融合在一起,化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和生本教育理念的日益流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應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作為數學教師,應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侯穎亮,韓利君.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J].西藏教育,2011.
[2]馬曉威.提高初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分析[J].數理化學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