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全國高職(專科)院校共計1327所,在校學生共計950余萬人。通過高職院校實現了千萬學子的大學夢,也為中國制造培養了大批的技能人才。但是很多地方的高職院校還是局限于傳統辦學思路,缺乏深度服務地方經濟的意識,沒有體現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和地方特色。在經濟和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的當今,只有立足地方經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地方高職院校才能發展壯大,協調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經濟發展;研究
在我國社會經濟和高等職業教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探討高職院校深度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對策和思路,希望對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部分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和依據。
一、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人才這是最為重要的方式;通過自身的專業人才優勢進行相應的專業的技能培訓鑒定和短期的講座服務等綜合服務;對區域工人和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加大對家庭困難學生的獎、補、助的力度,使家庭困難的學生能夠繼續完成學業,進行教育精準扶貧;通過學院所屬的科研機構為當地的相關行業科提供服務。
二、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經濟發展意識不強
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地方高職院校的重要職能。高職院校在學院的發展中也有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內容,更為注重的就是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培養高質量的畢業生,讓學院發展升格,因此在辦學過程中缺乏深度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意識。
(二)專業設置特色不明顯
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既有傳統沿革,又把握時代脈搏,緊貼市場需求,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專業設置和調整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學生技能和知識,不是為了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育人的水平、而是通過“熱門專業”來迎合市場的需求和學生及家長心理,爭奪生源。現實中許多學校放棄傳統優勢專業、盲目跟進設置新專業,互相模仿,同質化嚴重,毫無特色。
(三)校企合作程度低
通過調查發現很多高職學院校的人才培養還是比較傳統、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程度不高,培養的學生的與市場需求的差距大。縱觀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多數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齊全,校企合作程度高,但是對于利用地方行業資源、與企業聯合辦學、多方培養人才方面還有待提高。
(四)科研服務能力弱
我國高職院校大多是中專業學校、成人高校、職工大學等升格而來的,成立時間短,科研基礎薄弱。科研人員關注成果的申報、論文的發表、職稱的晉升,缺乏對科研成果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熱情和情懷。
(五)社會認可度低
高職教育經過這么多年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圓了數萬學子的大學夢,但是傳統價值觀和認知的影響下,社會上許多人都認為地方高職院校不是國家正規高等教育院校,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學,屬于技校。公開招考的條件對于高職畢業學生來說選擇機會太少。社會和媒體輿論對高等職業教育宣傳報道比較少。
三、對策建議
(一)增強服務經濟發展意識
地方高職院校要找準辦學目標,突出辦學特色,破除被動服務的思想意識,走出去辦學、開放辦學、主動與所在地區政府各部門、行業、企業聯系和溝通,主動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加強聯系和溝通,創造服務條件和機會。樹立全員服務的思想,既要服務于學校的學生,更要服務于更多校門之外的學生。
(二)專業設置加強與產業對接
地方高職院校的專業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布局,進行動態的調整,專業設置應該主動服務并適應本地城鎮化、工業化、新農村建設和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在設置和調整專業方向的時候要走訪調研當地的產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分析當地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就業結構,按照社會發展需求和實際來規劃專業,根據調研結果和國家發展戰略對專業結構優化調整。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地方高職院校的基本任務是人才培養,通過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發展建設理念,創新辦學育人機制,推進校企“合作辦學育人、合作就業發展”,增強學生競爭力,實施“五個對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品牌專業。
(四)積極開展科研
地方高職院校要改進課題研究模式,通過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在課題的選擇中應注意瞄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和戰略以及當地企業的實際需求。地方高職院校應該出臺相關的政府鼓勵職工多申請和參與橫向課題的研究,加強同行業企業的合作力度,真正實現知識服務于產業,服務于企業。鼓勵高職院校將課題研究成果轉化培育高新技術。
(五)加大宣傳力度
地方政府要重視和抓好對高職院校的輿論宣傳和指導,全方位的宣傳高職院校。對高職院校在發展中涌現的優秀教師、先進榜樣、重點服務項目以及培養的優秀學生等大力宣傳。另外對高職院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要大力推廣。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才進行宣傳。同時高職院校自身也要樹立營銷思維,主動宣傳自身發展中取得的優勢成果和先進人物。
參考文獻:
[1]梁阿莉.高等職業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互動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03):90-93.
[2]吳少鋒.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3]劉寧.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評價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
[4]劉倩倩.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04):34-35.
[5]劉希.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