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軍
【摘要】教育是支撐國家發展的重要力量,加強對職業性人才的培養是我國的重要目標,其中中職就是重要的職業性人才培養渠道。幼師是中職學校的主要專業之一,在該專業中所涉及到的專業課較多,音樂是其中的基本學科。在幼師專業的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只有掌握這幾項技巧,才能保證幼師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為此,本文就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中職;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
對于音樂教學而言,視唱練耳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幼師專業的學生只有掌握足夠的音樂元素,才能大大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因此,為了提高幼師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強化視唱練耳教學的開展,選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從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表現力,利于音樂素質的全面提升。以下就目前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予以分析。
一、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現狀
1、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
就目前中職學校優勢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現狀的分析,了解到其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學生的基礎相對薄弱,對視唱練耳的訓練程度與認知程度不足,影響著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一般來說,中職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偏低,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缺乏足夠的愛好與特長,使得幼師專業教學也受到限制[1]。部分學生先天缺乏音樂細胞,五音不全,對音符的把握能力差,學生的音樂起點低、基礎差是當前面臨的實質性問題。部分學生在音階上處理不清楚,音準不到位,無法準確的把握歌曲的調,會大大影響著音樂教學質量。
2、缺乏足夠的教學設施
音樂教學中會涉及到大量的音樂元素,若僅僅是口頭或理論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僅僅是通過教師的純理論灌輸并不能學習到真正的知識點,必須具備足夠的教育設施來輔助。但是,就目前中職院校的建設情況來看,中職院校經費不足問題非常突出,并沒有足夠的經費承擔起設施上的支出,如鋼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等,且這些樂器的費用都很高,由于資金缺乏,導致音樂器材不足,無法為學生呈現最為專業的教學,無法實現視唱練耳的專業性訓練。
3、教學方式缺乏創意性
在音樂教學方面,大部分學生的音樂都是零基礎,并未進行過專業化的訓練,對于音樂的鑒賞與欣賞更談不上。在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視唱耳練的教學方面,對于音樂教學始終采用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2],學生參與課堂訓練的機會少、時間短,缺乏足夠的訓練機會,與現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得到凸顯,面對當前問題,優化與完善視唱練耳教學方式是必然要求。
二、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策略
視唱練耳是幼師專業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若想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必須從視唱練耳方面著手,制定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案,創新音樂教學課堂,將個性化、創新性的教學方式應用其中,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融入足夠的專業元素,為教學的開展注入活力。
1、聽覺訓練
聽覺是音符刺激人們的聽覺神經而產生的,此音樂聽覺是由音樂做制造出來的,會讓人產生不同的音樂感覺,甚至通過聽覺會對音樂場景進行想象,利于整個音樂作品的高品質呈現。通過有效的聽力訓練,能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敏感度與反應度,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3]。因此,若想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必須加強對學生聽覺的訓練。
第一,注重音階的訓練。音樂作品都是通過音符組成的,進而形成不同的音調,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首先應訓練學生對音階的認知能力與判斷能力,通過對音階的感知與判斷來增強學生的樂感,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不斷提升。教師應扮演引導的角色,利用鋼琴對音階進行彈奏,指導學生閉上雙眼,靜靜的聆聽各個音階與音符,并對歌曲進行哼唱。運用此方式,應堅持每天都要進行訓練,旨在讓大腦來記住音階,在大腦中形成慣性,是聽覺訓練的有效方式。
第二,注重辨識單音和音程。學習音樂,必須掌握足夠單音與音程,學會對兩項進行聽辨、聽寫。在聽辨方面,其是音樂訓練的重要課程,其前期應根據難度系數進行分階段的訓練,層層遞進,利于音樂聽辨技巧的掌握[4]。通常情況下,中職的學生主要來自農村,很多都未接受過專業化的聽辨訓練,因此,應從最簡單的單音開始,采取集體聽辨、小組合作互聽的方式亦或是游戲的方式開展訓練,可為后續的音程、和弦與旋律教學提供保證。為了提高聽辨的質量與效果,應強化聽辨與寫、唱、記憶的相互結合,通過此方式有利于實現學生聽覺的有效鍛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音樂音準的把握。
2、視唱訓練
在中職學校幼師專業課程教學的內容中,視唱訓練很是重要。現階段,學生的音樂水準是不同的,音樂水平參差不齊,且中職的很多學生都對五線譜不熟悉、不了解,成為制約音樂教學的重要問題。由于現代一些音樂軟件或音樂元素的影響,使得很多學生僅僅認知簡譜,卻不熟悉五線譜,也為專業的音樂教學帶來障礙。面對此類問題,應加強對五線譜學習的重視,在開展視唱訓練時,必須與音樂的基本樂理進行緊密結合,在樂理的基礎上開展視唱訓練,使得整個音樂作品變得更為統一、和諧。學習基本的樂理知識對于初學者而言非常重要,而通過重要的視唱訓練,能促使樂理知識變得更加充實。在樂理時,會涉及到譜表、譜號、全音、半音等內容[5],同時還有一系列的音符名稱與寫法等,可為視唱的訓練提供重要的基礎與借鑒。
在視唱訓練過程中,音準的把握很難,必須加強對音準教學的重視,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學生在進行音樂練習時,走音、跑調的現象實屬常見,若始終無法改變,定會讓學生感到厭煩,甚至部分學生會變得會更加自卑,沒有足夠的自信唱出來。因此,為了保證視唱教學質量,應選擇初學者更為熟悉的旋律或音樂,如《歡樂頌》。教師可以以《歡樂頌》為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對歌曲的實際旋律進行呈現,然后教師利用琴來帶唱,選擇一個音進行反復的訓練,以小組的形式進行PK,或是讓學生進行個人賽,以從中發現音準不足的問題,利于發現與糾正。一旦學生對演唱的曲目熟悉,能更為準確的把握該曲目的音高、節奏、音程與節拍等,能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進一步的理解,進而為音準教學提供條件。
3、節奏訓練
節奏是構成音樂的重要元素,其是音樂作品呈現的主要骨架,影響著整個音樂作品的表現力與感染力。節奏的把握是開展視唱練耳的重要基礎,只有正確把握音樂作品的節奏,才能提高視唱練耳的水平。在前期開展節奏訓練時,教師應選擇簡單的節奏,運用指拍法對學生的節奏感與韻律感進行訓練。若音符的時值是一拍,可劃一個對號,休止符利用逗號表示,借助這些符號能時刻提醒學生節奏感的把握,能大大降低節拍把握的難度,提高視唱練耳的容易程度。指拍法一般適用于初學者,若有一定音樂基礎,節奏感不錯的學習者,可選擇節拍器,利用節拍器設置到一定節奏上,學生要一邊拍擊腿一邊唱,這是培養節奏感的有效方式,利于樂感的形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是幼師專業學生的必備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全面鍛煉與培訓學生的音樂涵養,開展視唱練耳具有重要性。視唱練耳是音樂教學中的基礎,只有通過這樣基礎性的學習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從中感悟音樂魅力。新時期,為了提高中職幼師專業視唱練耳的教學質量,應將多媒體、探究式教學等應用其中,激發學生興趣,在娛樂且輕松的氛圍中實現對知識點的滲透與學習。
參考文獻:
[1]肖菊華.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探究[J]. 音樂時空,2015,01:165-166.
[2]邢新田. 奧爾夫教學法在中職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探索和運用[J]. 北方音樂,2015,08:40.
[3]古力吉米拉·麥麥提. 對中職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創新思考探析[J]. 新課程學習(下),2015,04:53-54.
[4]徐軍. 中職階段音樂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藝術教育,2013,06:70-71.
[5]王立民. 淺談中職學校幼教專業的視唱練耳教學[J]. 學周刊,2014,1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