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偉
摘 要:民間美術是民間藝術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所蘊含的美學內蘊和哲學理念成為當前藝術設計中最豐富的資源。尤其民間美術承載著中國文化根基,深厚的人文特色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傳統文化養分,從而獲得更好地發展。可以說民間美術和現代藝術設計在返璞歸真,在表現、概括哲學觀念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互滲點。對此,本文則以民間美術特性為切入點,探究其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啟示,望能進一步發掘民間美術內在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民間美術;現代;藝術設計;啟示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被各種先進技術所充斥,現代藝術設計也在這一形勢下不斷向更廣闊的層面延伸。然而現代設計文化引入時間較短,再加上很多設計者一味地追求新意,基本上很少有設計作品體現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所以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滲透民間藝術能使作品增添鮮明的古典特色,反映生活,更滿足勞動人民的審美需求。
1 民間美術藝術特征
1.1 民俗性
民俗是人們對社會生活的一種特別理解,更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通常這種理解成就了民間美術另一種藝術特征。例如民間美術中的年畫和風箏等早已脫離了固有的功能作用,逐漸作為一種特殊的民俗文化形態活躍在祭祀和祈福等民俗活動當中。人們喜歡運用多彩的風箏釋放積攢一年已久的晦氣和壓力,用年畫娃娃祈福等都展現了濃厚的民俗風情。
1.2 實用性
民間美術保持著最原始的民間生活形態,尤其民間美術的本元性和人類衣食住行等實用功能有著緊密聯系,因此民間美術是以藝術形式展現生活最中最真實的一面。例如,在飲食文化展現方面,面花作為民間美術造型中的典型,用簡單面創造豐富的藝術形態并彰顯濃郁的生活氣息。此外在住這一方面,我國眾多少數民族建設色彩也存在差異,如藏族的紅白黑三色即展現了民族特色,也展現了淳樸大氣的民族風格。
1.3 審美性
民間美術具有獨特的色彩藝術和造型藝術,通常被印刻在民間藝術的各種藝術形態中。例如,在刺繡和剪紙造型中為彰顯吉祥之意,慣性采用燕子和福娃等代表喜慶的意象化圖案,在色彩上也普遍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喜慶歡快的紅色,總而言之民間美術具有獨特的審美性。
2 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現狀
2.1 缺少創意及過度依賴電腦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計算機成為現代藝術設計的重要方式,給設計表現技法,創作手段以及設計思維都帶來極大的變化,該輔助在設計中表現出的易修改性,形象直觀性和易操作性等優勢都是傳統手工繪制無法比擬的,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計算機在一定程度也束縛了設計者的靈感,電腦設計作品充斥整個社會,由此一來不得不重新審視現代藝術設計。
2.2 缺失民族文化特色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自工業自工業革命之后就將藝術與生活思想相結合并建立現代藝術設計,還將藝術設計的思維方式用于環境規劃設計,建筑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方面,推動了經濟發展。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現代藝術設計也越來越朝著西方設計方向發展,以至于當前許多設計人士在評判和接受設計作品的重要尺度都以“視覺沖擊力”和“國際語言”為標準,缺少站在本土文化角度評價藝術設計,脫離了我國國情特色和經濟建設。
3 民間美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啟示
3.1 色彩運用啟示
中國民間美術色彩以黑和白二色為主要基礎,再加上黃、青、赤三色組成“五色觀”,以此構成多彩的民間美術世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主觀性特征;“紅紅綠綠”是一種積極熱烈的心理反應,也是色彩的視覺感受。民間藝人常從人生實際層面理解所謂的“吉利”,廣大民眾心目中的意愿多和聚寶招財、延年益壽和驅禍避災聯系在一起。尤其紅色作為裝飾節日主要民間藝術作品突出喜慶的氣氛,可以說民間色彩的象征意義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色彩這種觀念性特征在包羅萬象中國宇宙論框架中與傳統等級意識、哲學思想、道德倫理交相輝映,現代藝術設計對民間色彩的認識必須把握其隱含的歷史文化內容和人文精神。其次裝飾性特征;民間色彩在追求對比性的同時還注重色彩的和諧統一,這點類似于現代平面設計中追求的簡潔和單純。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申奧標志,就采用紅,黑,綠,藍,青組成的民間五色觀并通過傳統太極圖意象表達現代奧運精神,蘊含民族傳統文化神韻還具備強烈的現代美感。
3.2 造型啟示
藝術設計的第一大特性即造型和形象,民間美術造型所蘊含的氣韻態勢等深層文化心理結構值得借鑒,同時它千變萬化的民間藝術造為設計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資源。現代藝術設計可以在學習的基礎上解構民間美術造型元素并從現代設計的審美原則重建并賦予全新的含義,由此一來所衍生出的設計作品既能傳達具有個性化現代設計理念,也能留存傳統民間美術神韻。首先象征性造型;勞動人民在創作民間美術中除了以實用性為目的,還在其中融入了審美意識,在樸實的創作形式中傾注了對生活的夙愿,常用諧音和象征等創作手法,不同創作手法其意義也不同,例如牡丹象征高貴,龜、鶴、松等象征長壽,金瓜、葫蘆、石榴等象征多子,諧音則指字與物象讀音有著緊密聯系,如馬上封(峰)侯(猴),喜上眉(梅)梢等諧音象征手法,如果現代藝術設計能巧妙地運用這些創意就會獲得很好的效果并可以進一步轉化為淳樸的民族情感,最后轉化為具有民族系列的設計風格。其次抽象化造型;民間美術在表現萬物生靈的真實面貌時多采用抽象性、簡約性、概括性的形式。通常民間木刻版畫以粗線條表現多組物象,恰巧這種抽象畫的造型表現手法有著言未盡而意明了的藝術功效,與內斂的中國傳統審美不謀而合。現代設計就需要高度的表現能力和概括能力,運用幾何塑造作品并能準確地表達物象本質特征。
3.3 造物觀念啟示
民間美術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發展下的產物,也是一種最接近原始文化形態的藝術,但它強調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結合,蘊含著更多人性化思想,其造物原則為融于自然,從而求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民間藝術造物中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利用不同于其他造物理念,它要求人們除了要認識不同材料和制作手段之外,還要借助其原有的光澤、肌理、紋飾等自然形態和材料的性能幻化成超越自然屬性的藝術造型,才能發揮物質技術性能。尤其強調不管是選材還是加工都不能脫離對自然的合理應用以及影響。例如傳統的藍印花布,此塊布料的原白布是棉麻為原料,以石灰、豆面加雞蛋調和成防染漿劑。材料方面基本上都是無污染材料和可再生資源,民間這種例證比比皆是,從交通運輸工具、裝飾、選材、漁獵養殖工具的加工、結構設計等都是對自然的合理開發利用且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物質技術較強的民間美術形態有著更為明顯的人的造物活動和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倫理關系。現代藝術設計應發揚樸素的傳統自然觀,突出以自然規律表現人與物,以本真的原則消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隔閡,從而實現情感共鳴。
4 結語
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將物質和精神文明在長期生活生產實踐中相結合的本土藝術文化。無論在哪個國家,本土藝術文化都對現代藝術設計有著深厚的影響。設計者在現代藝術設計實踐中有必要全面整理和歸納民間藝術,通過探尋兩者之間的結合點以新視覺、新觀念進行強化,促使傳統民間美術文化在設計中不斷得以延伸和發展,從而打造出具有中國古典特色的現代藝術設計。
參考文獻:
[1] 呂村.民間美術對現代藝術設計的啟示[J].美與時代旬刊,2015(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