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國
摘 要:偏僻邊遠農村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現許多問題,我們學校,家長和政府必須共同關注并加以解決這一社會問題。
關鍵詞:邊遠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城市化、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離開了世代耕耘的土地。特別是偏避邊遠山區的農民更是棄家離鄉,涌入城市成了農民工。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他們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留給自己年邁的老父老母甚至親戚朋友,于是就產生了一個特殊的兒童群體——農村留守兒童。
一、留守兒童們在生活、學習、性格等方面出現的問題
(一)關愛缺乏 教育缺失。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中監護人大多數都是隔代的祖父母,甚至有的是殘疾人。他們一般在在家中都是以多個角色存在。不僅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更是一個家庭農活的主要承擔者,除去繁重的家務勞動就沒有剩余的時間和精力教育這些兒童,加之他們這些監護人大多數是隔代老人,對這些留守兒童都有溺愛心態,而在教育上大有缺失。溺愛放縱,百依百順。久而久之使部分留守兒童養成任性放縱的性格,甚至養成了嚴重的吃喝玩了,抽煙酗酒等不良習慣。
(二)生活無助 負擔過重。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之所以離開老家,丟下子女外出打工,其主要一個原因還是家庭經濟收入低。家中的收入低無法讓自己的家庭過上穩定的生活所迫。所以生活困難是留守兒童家庭的普遍特征。相當一部分農民工他們隨然打工可掙到點兒錢,但他們的付出與收入仍然持不平衡狀態。有時自己即使掙到的錢也不能夠及時的拿到手,所以他們在家庭生活方面還是及其節儉的。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在節儉方面表現的更為突出。
兒童時期正是身體生長發育期。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搭配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十分重要的。處在這一階段的農村留守與城市兒童相比差之天壤。這些留守兒童在其稍有點兒力氣的時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勞動者中去,即便是他們不下地干那些高強度的體力活。也要承擔許多各種各樣零零瑣碎的家務勞動。這種過早分擔家庭負擔,也對他們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有極大的影響。
(三)心態畸形 行為失常。由于經濟的原因,農民工們回家的次數很少,長期分離和缺乏聯系,使留守的這些兒童們在身心成長過程中無法得到父母的引導和關愛,家長無法了解孩子們的心理變化。他們往往把對子女親情的缺失用簡單的物質來彌補。導致子女們和家長的溝通障礙日益加深。使之部分兒童對家長懷有怨恨之心。同時監護人都是隔代的爺爺奶奶甚至是親戚或朋友,他們通常是重養輕教,重身體,輕心理,忽視了這些留守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發展。在長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響下,導致這一部分兒童產生了:“情感饑渴”。頑皮任性,不善與人;神經過敏,沖動逆反,行為偏激,情感冷淡,自閉厭世等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的問題。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兒童少年,他們的自制力和控制力還很弱。特別是這些留守兒童,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又由于他們和監護人之間的特殊性。只要他們不犯過大的錯誤。監護人對他們的行為一般都是采取放任的態度。即使有一些違規行為只不過出自于輕描淡寫的問問則罷,從不及時有效地約束和嚴加管教。致使這些留守兒童紀侓散漫,行為偏激。出現撒謊與教師,遲到曠課;哄騙與家長,夜不歸宿,打架斗毆等行為問題。
二、改變留守兒童這種現狀的對策
(一)開展各種活動,近期家校聯系。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開展大走訪活動,并且利用各種機會與家長取得聯系,交流看法,增進理解,形成共識。引導家長增強責任感讓他們認識到“關心勝于教育”、“陪伴勝于說教”的道理。外出打工確實無法回到孩子身邊時,應向孩子們說明其原因。并真誠的表達思念愛子之情。平時多打打電話,問寒問暖;關心鼓勵,盡量在點話里不要給予批評指責。發現問題要冷靜,要以情動情。
(二)爭取政策引導,發展地方經濟。爭取政府政策引領。為這些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強化政府統籌,加大地方經濟的發展。積極鼓勵外出務工的農民們回鄉創業,為剩余勞動多找出路。讓這些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有機會選擇就近就業,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到孩子的學習,生活。是孩子深深體會到濃濃的父母之愛。在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
(三)提升教師素養,加強愛心教育。我們作為教育一線的教師,深深懂得愛的升華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我們必須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要以心靈與心靈碰撞,要以靈魂對靈魂啟迪,要以精神對精神感化。在教學工作中要以點滴人手,把每個留守兒童看作是自己的孩子。尊重他們的人格;關心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需求。當這些留守兒童有違規違紀時,我們當教師的決不能把它推向法律政治的高度。也不能在公眾場合指名道姓的提出指責和批評、要站在兒童的角度。要以平和寬容;客觀公正的態對待他們的錯誤,以恰當;科學;藝術的方式進行教育,引導,激勵。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去認識去改正。
農村留守兒童雖然在學習,生活,心理,行為上出現了許多問題。但他們也和其他的兒童同樣是祖國花朵,未來的棟梁。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重視和關心其人格和健康成長。更沒有理由讓他們成為家庭教育的沙漠。總之:我們要極力呼吁政府、學校和家長共同關注并加以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