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云美
摘要:新的預算法頒布實施有諸多亮點,包括了全口徑預算、信息公開、勤儉節約、績效管理等多個維度,實質意義是使政府由管理主體變為管理對象,用法律約束行政權力,讓人民監督政府花錢。文章基于新預算法背景下的新常態要求,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實施中財務報告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完善財務報告的建議,以提高財政撥款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的公信力,推進新預算法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新預算法;事業單位;財務報表;不足;改進
隨著人們民主意識不斷增強,以及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社會各界對預算信息公開的要求也日益強烈。2015年預算法的實施對預算信息公開做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同時,新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將“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事業單位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社會管理、做出經濟決策。”作為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目標。
一、新預算法預算信息公開內容
為了達到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的目標,政府作為公共資源管理的受托人,受托責任關系建立以后,應按照公開透明的基本要求,本著最真誠的態度、最有效的辦法、最嚴格的程序完成委托人托付的任務,實現委托人的意愿。2015年預算法的實施對預算信息公開內容專門新增條款做了詳細的規定和要求:經本級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預算、預算調整、決算、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及報表(除涉及國家秘密的事項外),應當在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后20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并對本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的安排、執行情況以及舉借債務的情況以及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使用情況等重要事項做出說明,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政府信息公開改革成果的規范化、制度化。
事業單位作為公共財政資源的使用主體,其財務報表只是對事業單位財務狀況、事業成果、預算執行情況等的結構性描述。事實上,從預算信息公開來看,理想中的事業單位財務報表為反映財政撥款使用情況,一方面除客觀、真實、全面、系統地提供反映會計核算結果的報表數據資料外,而且還應該提供滿足單位領導和上級部門進行科學決策以及維護審計監督機構甚至社會公眾的知情權提供明晰、實用的財務信息,實現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反映和管理的雙重職能。
二、現行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不足
(一)報表種類和結構過于簡單
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包括月度的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年度的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但整個報表系統沒有收入明細表、支出明細表,其存在的不足體現為:
1.不能反映詳細的項目資金收支情況。站在管理者角度而言,每月資產負債表中只能反映資產負債狀況,收入類只能反映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總額,詳細的收支信息及項目資金收支信息無法了解。
2.沒有有效體現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則。目前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數據形成只是通過分門別類羅列后的報告期內的各項會計核算資料進行的,前后期間的核算數據無法進行對比,進而使得會計主體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無法體現,難以從一個個孤立單元的會計報表數據發現其中的經濟規律。
3.缺乏對報表信息的運用,給審計、決算等工作取數帶來困難。基于中央八項規定的每季度執行厲行節約情況的統計表無法直接取數,只能通過財務人員手工統計,既不便于財政、紀委等部門統計數據的匯總分析,更不便于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年度例行審計、負責人離任審計和年度部門決算等日常管理中需要按不同的口徑統計一系列報表數據資料時,現有的報表體系無法提供數據來源,只能采用臨時統計的方法,不利于財務報表、決算報表、審計報表三表一致的要求,更沒體現會計報表的決策意義。
(二)報表披露的會計信息不夠準確
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收入”科目只反映事業單位從財政專戶核撥方式取得的資金和核準不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的資金,而不把財政專戶管理模式下應當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的資金計入,這一規定對單位財務及內部管理造成一定困惑:
1.事業單位受托責任人對收入概念的理解混淆不清,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從收入概念上來說,既可以理解為事業單位實際實現的收入,即通過行政事業性收費形成的教育資金、專戶管理等非稅收入,也可認為是每月提供的收入支出總表中從專戶核撥的收入。而“事業收入”項目只能反映依據事業單位的實際收入返還的一個資金總額,對于收入發生后會計處理為應繳財政專戶資金情況并不在報表的任何項目反映,不利于匯總分析事業單位不同來源的收入情況。
2.內部成本管理和績效評價工作難以開展。事業單位非償還性資金收入,需要進行成本核算、科室核算,為單位制定工作計劃等提供依據,進而開展績效評價。在目前形勢下,按照新預算法規定,年中追加預算支出幾乎不可能,超過年初預算的非稅收入又不能返還,在這種剛性政策下,不利于調動預算單位的積極性。
3.不利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雖然財政撥付的預算項目是按照收入與支出聯動的原則,但預算單位并不知道哪些收入與哪些項目支出相應聯動,也不知道各部分收入返還比例,預算編制時只能把握不編赤字預算,只知道資金總量控制,這樣給預算收支的執行跟蹤帶來缺口,無法主動應對。而且收入與支出的進度是不同步的,在此情況下容易造成收入與支出的比例不均衡,更不利于預算單位資金的分析管理。
(三)報表的實用性不強
1.沒有提供通俗易懂的信息,失去信息公開的意義。現行報表數據都是由會計電算化程序自動生成和匯總,雖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不像經過手工加工處理過程生成的數據適用,反映的信息要么簡單粗糙、千篇一律,要么錯綜復雜,非專業人員難以看懂,嚴重影響報表的實用性。
2.明細科目與實際工作不一致,未體現事業單位的公益性特征。新會計制度商品和服務支出的款級明細科目與有些事業單位復雜的經濟業務不十分對應,在實際工作中大量無法對應的公益性支出支出都列在了其他支出中,造成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數字過大,而部門預算管理中建議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占比不得超過30%,不利于事業單位公益性支出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
三、基于新預算法視角的財務報告改進建議
記錄、反映和監督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過程和結果是事業單位的主要會計核算內容,也可滿足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強化財政資金的核算、細化資金的來源和支出流向的核算。對于事業單位來說,會計制度最重要的是全面,要讓任何一項工作都有條文的規定。
(一)豐富財務報表的內容與形式
首先應將滿足信息使用相關者的信息需求作為建立財務報告體系的根本目標。隨著事業單位主體的多元化,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報告的內容上,不能局限于傳統報表方式對賬簿數據的歸納總結,還應從多途徑獲取信息,從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成果和資金績效;在報告的形式設計上,不能滿足于總括性的常規月度報表中披露的信息,可以依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一些能反映實際需求的專項報表,從不同口徑針對重要的事項進行單獨統計匯總、具體分析和報告,比如增加支出明細表,并對支出明細表的相關項目按照事業單位公益性的特征進行更換調整,體現公益性支出業務的科目歸集要求,以滿足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對不同層次和不同目的的需求,更有利于部門預算管理中其他支出的限定比例要求,力求使財務報表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切實提高報告信息的使用價值,增強實用性。
(二)拓展財務報表的范圍與緯度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需要的經費收支信息和績效評價需要的財務成本信息都是通過會計核算提供,一方面要擴大財務報表的信息范圍,重點評價預算執行情況的同時,還要精細考量財務狀況。為了既能反映會計主體每一特定期間內的數據資料,而且能夠體現前后期的相互比較,為此,另一反面要增加財務報表的時間維度,從而了解經濟指標的變動趨勢,總結財務活動的規律。比如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果,盤活財政預算資金,2015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在重點抓的一個專項工作,按期匯總統計各個單位的預算執行率,并進行定期通報。但從現行財務報告模式來看,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新常態下的財務管理數據取數要求,就需要拓展現行財務報表的信息范圍。
(三)契合新常態要求,不斷完善理論
事業單位在居民的生活、工作中實實在在,從事的工作都是與之息息相關的。在國家發展的每個階段中,每一項發展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事業單位的大力支持。因此,不管是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還是預算法的修訂,目的都是為了規范事業單位會計行為和預算單位的預決算信息公開。時代在變,形勢也是瞬息萬變,國家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重點工作,相應的財政預算、會計制度也要與之相適應,就要結合實踐中出現的一些不良問題,不斷完善規定,豐富理論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結果。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公民權利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有著訴求和期待。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雖然也借鑒了國際慣例,規范了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體現了財政改革的新要求,但重要的是根據新常態新預算法的信息公開需要,不斷創新財務報告的內容、范圍、形式,設計既能客觀、真實地反映事業單位全面的資產、負債和財務狀況信息,又能滿足預算執行情況、部門預決算信息公開、“三公”經費等機構運行經費情況、審計等不同方面的取數需求,提高不同報表使用者從不同角度運用報表數據的實用性和工作效率,以便信息使用者做出決策,促進新《預算法》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J].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2]財政部編寫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解讀[J].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2.
[3]孫玉玲.關于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的相關研究[J].中國市場,2013(05).
[4]林鷺影.探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中的問題[J].會計師,2013(16).
[5]郭玲.新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改革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08).
[6]李唯實.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影響探討[J].東方教育,2014(04).
[7]王曉巍.解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J].財經界(學術版),2013(17).
[8]陳志,劉實.從公共責任視角談軍隊財務報告改革[J].財會月刊(合訂本),2014(02).
[9]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9(01).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