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霞
摘要: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匯率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對跨國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其中匯率的波動使進行大量外幣交易的跨國公司產生了較大的貿易風險,比如外幣折算風險、經濟風險和交易風險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外匯匯率波動對跨國企業帶來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以期降低跨國企業的外匯交易風險,提高跨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關鍵詞:跨國公司;匯率波動;管理對策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世界貿易交往日趨頻繁,世界經濟的依存度也日益提高。近些年來,中國依靠外貿獲得了較高的利潤,有望趕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然而外匯匯率的頻繁變動也給中國外貿的發展帶來了不穩定的因素,造成了額外的機會成本。所以,企業必須充分考慮匯率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并制定相應舉措以應對匯率波動對公司發展的威脅,從而更好地提高跨國企業競爭力。
一、影響外匯匯率波動的因素
影響外匯匯率波動的因素較多,最重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國利率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調節本國經濟,許多國家都會采用直接或者間接的手段來干預國家利率的走向,這也就造成了世界各國之間利率的不平衡,匯率波動較大。二是各國通貨膨脹產生的影響。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影響極大,尤其是對貨幣的價值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各國通貨膨脹會對貨幣的價值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世界外匯匯率。三是財政赤字的影響。國家財政赤字往往會導致貨幣增發,從而引起物價上漲,貨幣貶值,各國的經濟狀況不同,財政赤字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導致不同國家的貨幣價值產生變動,影響外匯匯率的穩定態勢。四是心理預期的影響。外匯匯率不僅受到外部經濟因素的影響,也受到民眾心理因素的影響,由于國家政策對經濟的調控,經濟會顯現出不同的狀況,當經濟條件較好時,民眾對國家經濟信心較足,此時貨幣價值穩定,匯率穩定;若國家經濟調控能力較差,國民經濟不穩定,則會對外匯匯率產生較大影響。
二、外匯匯率波動對跨國企業的影響
(一)匯率上漲的影響
當外匯匯率上漲時,會對跨國企業的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資產負債表的“外幣借款”、“應付賬款”等負債類項目上。這是因為外匯匯率上漲,本月末的匯率要高于上月的匯率,也就意味著公司即將支付的貸款要高于上月業務發生時的貸款,企業在貸款到期時需要支付更多的借款,因此借款增加額會給企業帶來額外的損失,在賬目處理中,應當將該項損失登記到“匯兌損失”項目上。此外,對于資產負債表上的其他項目,如“應收帳款”等資產類項目,由于受到外匯匯率上漲的影響,企業未來收到的貨款增加,因此企業要將增加額記錄到“匯兌收益”項目上。確保會計賬務數目明確清晰,可以使企業經濟影響條目一目了然。
(二)匯率下跌的影響
匯率下跌對跨國企業產生的影響剛好和匯率上漲的情況相反,資產負債表中的“外幣借款”、“應付賬款”,以及其他經濟項目都會受到匯率下跌的影響而減少,使企業獲得額外的匯兌收益,同時“應收帳款”等經濟項目也會發生縮水,使企業蒙受一定的的匯兌損失。比如一家跨國企業出口一批貨物,交易當日的匯率為6.1089元/美元,應收貨幣100萬美元,相當于成人民幣6108.9萬元,但當企業正式收款時,匯率已由6.1089元/美元降低成6.05元/美元,折合人民幣只有6050萬元,企業因為匯率的變動直接造成了5.89萬元的損失。
三、跨國企業應對外匯匯率波動的對策
(一)選擇有利的結算貨幣
有利的計價貨幣可以使跨國企業盡可能避免經濟糾紛,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對于結算貨幣的選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是因為每種貨幣的“軟硬”程度是相對的,并不是一成不變,因此在較為長期的支付活動中,企業對貨幣的匯率預測較為困難,再加上貨幣的選擇并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而是根據共同協商作出的決定。因此,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利的結算貨幣方式。
在進出口交易中,企業要對商品購銷以及國際市場價格進行統籌考慮,一方面要防止因貨幣選用不當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對物資進出口的影響。一般來說,用硬貨幣報價時,商品的價格要相對便宜,而軟貨幣報價則商品價格相對較高。其次,在用外匯借款時,企業也要爭取盡量用同一種貨幣進行計價,企業借出的外匯貸款貨幣和其產品出口的貨幣要一致,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匯價帶來的問題。總之,企業要在交易中充分考慮得失,使企業自身在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得以長存。
(二)提前或延后結匯
在國際貿易中,跨國企業為了避免匯率造成的交易風險,還可以對匯率的變化趨勢進行預判,并針對性地采取提前或延后收付款項等措施。
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如果預測到計價貨幣即將貶值,則在進口方面,企業就可以推遲向國外購買商品的行為,或者直接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亦或適當延長國外進出口商的交貨時間,以實現貨款的延后支付。這樣就可以等到計價貨幣貶值之后再進行結算,從而以較少的成本來完成貨物的交易。另一方面,在出口活動中,出口商應及早與供貨商簽訂合約,盡量使交貨期前移,從而使收款時間提前,避免匯率變動造成的影響。當然,出口商在交易時也可以給進口商一定的優惠條件,使其答應提前付款,便于更好地進行交易。
假設企業預測到計價貨幣將要升值,則企業應當采取與上述相反的策略。比如,在進口活動中,企業要爭取盡早購買商品,或選取價格適宜的時機向對方預付一定的貨款,這樣即便今后貨幣升值,企業也無需支付額外的本國貨幣。應注意的是,當企業預測到計價貨幣即將升值以后,要計算出外匯損失的大致額度,并確保提前購買商品所產生的倉儲保管費不會超過這一額度,這樣企業所進行的提前結匯才具有實際意義。反之,在出口活動中,企業則要爭取推遲交貨,以避免因匯率上漲而造成損失。
(三)外匯擇期交易、遠期交易
除了利用提前或延期支付的方法來避免匯率變動對企業經濟造成的影響,跨國企業還可以采用事后防范法來規避風險,事后防范法的具體做法較多,其中較為常見的是遠期交易和擇期交易兩種。
通過遠期交易規避風險時,企業需要和銀行簽訂長期合同,同時在合同中詳細規定買入和賣出的貨幣名稱、金額、遠期匯率以及交割日期等詳細信息,規定從企業簽訂合同到完成貨物交割這段時期內貨幣匯率都保持不變,這種做法可以及早確定企業的收支金額,從而大大降低日后匯率變動對企業產生的風險。而在進行進口商品交易時,企業可以和銀行簽訂進口貿易合同,比如以硬貨幣計價、以遠期外匯買賣時,企業可以將應付的硬貨幣轉化成軟貨幣進行支付,以減少硬貨幣幣值上升后產生的風險。而在出口商品時,若貿易合同上規定的是軟貨幣,企業可以要求購買公司將軟貨幣轉化成硬貨幣支付,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利益。
以外匯擇期交易防范風險時,企業的遠期外匯貿易一般都會規定一個具體的交割日期,雙方交易可以在合同規定的期限和價格內的任何一天到銀行進行結算,但是這一結算期必須要提前兩個工作日通知銀行知曉,這種交易方式和傳統的遠期外匯交易相比,在交割日期方面存在較大的靈活性,適用于一些收款日期不明確的對外貿易活動。
四、跨國公司應對外匯匯率變動的經濟風險管理
外匯匯率變動對跨國公司的影響涉及到企業生產、銷售、以及原料提供等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企業經濟風險管理的決策有時將直接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走向,經濟風險的管理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預測外匯匯率變動對企業未來現金流產生的影響,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規避風險,如果不加大對企業經濟風險的管理,可能會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受到威脅,如果企業能夠使自身的運營管理和財務多元化,就可以減少損失,因此,企業需要合理應對經濟風險。
(一)經營多元化
經營多元化不僅是指企業在不同的業務領域經營不同的公司產品,還指企業在不同地區或國家經營公司的行為。例如,許多跨國企業在若干個國家開設工廠,并且在不同國家采買原料。由于企業經營多元化,企業的管理人員對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市場需求差別及變化都有著較強的敏銳度,因此在市場出現問題時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快速有效的反應,并通過觀察不同國家的差別來不斷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以促進企業國際市場份額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如果跨國企業在不同行業和國家經營不同的產業,涉及產業和國家廣泛,那么出于資產組合的效應,外匯匯率變動造成的影響可以在國與國之間相互抵消,中和匯率對企業現金流量造成的影響,這種做法可以加大企業在國際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二)財務多元化
跨國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多元化的經營方式來應對外匯匯率變動造成的影響,具體有以下三種有效措施:第一,籌資多元化。企業在進行籌資活動時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從不同的國家金融市場進行資金的籌集,這樣通過多種貨幣計算得到的資金,即使存在外幣升值或貶值的情況,都可以使外匯風險抵消;第二,投資多元化。跨國企業想要得到更長遠的利益和發展,就必須要將目光定位于未來,以投資的眼光去發展公司,因此企業可以向多個國家進行無差別投資,這樣不僅給企業帶來了長久的利益,創造多種外匯收入,同時還能夠避免因為單一投資而造成的外匯損失,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第三是使外幣應收款和外幣應付款做一配合。企業以美元作為外匯交易貨幣時,美元的應收款應該和應付款款項數額基本一致,如果美元貶值,那么應收款的數額會出現減少的現象,而美元應付款的數額也會相應減少,這樣就可以使風險抵消。該方法簡單易懂,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適合企業在一定限度上使用。
企業財務管理多元化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避免外匯波動帶來的風險,還可以提高企業的資金獲得率,降低企業運營資金成本,甚至還可以幫助企業規避政治風險。
五、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跨國企業而言,盡管很難對匯率的變動方向做出明確的預測或是判斷,但是企業仍然要積極了解銀行金融的最新產品,以及其他一些有效規避匯率交易風險的方法。除了本文介紹的方法之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其他有效的方法來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促進跨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何靜潔.關于企業如何規避外匯匯率波動風險的幾點建議[J].中國貿易,2013(02).
[2]馬妙娟.淺論外匯匯率波動幅度擴大對外貿企業的影響和政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2(05).
[3]楊建輝,肖國瀚.外匯匯率的相關性及波動性研究[J].商業時代,2011(02).
[4]王世軍,王曉萍.亞洲金融危及國家外匯匯率波動規律的比較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08).
[5]張翠榮.淺談外匯風險及其防范策略[J].財經月刊,2010(06).
[6]詹簡竹.跨國企業如何鎖住債務市場風險和匯率風險[J].現代商業,2015(29).
(作者單位:中國船舶燃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