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錦
摘要:國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企業的發展狀況代表了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涌現,這一類企業群體成長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對象,經過近十幾年的探索,中小企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認真分析問題所在,并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才能使中小企業取得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中小企業;經濟管理;問題;對策
近幾年,國內的經濟形勢不斷好轉,在這種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的組成和經營模式也不斷發生變化,尤其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使得中小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一般來說,中小型企業是指規模,員工和產量都較小的企業,資金主要來源于個人投資,以創業型企業為主。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中小型企業數量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是另一方面也不斷有很多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逃脫不了倒閉的命運,究其原因,大部分的中小企業主要關注產量產值,而不關注企業管理,而一個企業要想取得長久的進步,有序科學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的管理不僅涉及人員的調配,更重要的是核心價值理念以及投資管理,因此中小型企業只有認真學習和對待企業管理,認識到其重要性,才能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穩固市場地位,不斷壯大企業,由中小型企業逐步成長為某一領域的重點龍頭企業。
一、中小型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普遍缺乏企業管理的意識
中小型企業的規模特點使其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意識比較薄弱,由于規模小,人員少,在企業管理方面并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大部分的管理者都不具備專業的企業管理知識,更加意識不到企業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管理。中小型企業一般關注單位的產量和產值,比較注重一些有形的看得見的利益,比如凈利潤,年產量等,而對于企業管理這種無形的投資,一些中小型企業的領導往往忽視了其重要的作用和戰略意義,把大部分的時間、精力和資金都放在產品上,無暇顧及企業管理,甚至認為企業管理是虛無縹緲,浪費時間的東西,這種思想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經濟發展,一個只注重產品,而忽視企業管理的公司是必定不能長久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內部的矛盾和問題會越來越多,最終難逃倒閉破產的命運。
(二)缺乏資金支持
隨著國內和國際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資金流轉對于企業生存來說越來越重要,我國近幾年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出臺了很多有力的政策幫助其融資借貸,但是市場經濟的競爭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還是具有較大的挑戰性。一方面,大部分的中小型企業經濟管理理念比較傳統和保守,再加上有一部分是家族式企業,導致其吸收社會資本的渠道受阻,在融資方面中小企業顯得力不從心;另一方面,由于規模較小,企業信譽擔保成為問題,在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借貸中,中小企業也是屢屢碰壁,資金的不足導致企業發展受阻,規模得不到擴大,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三)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企業對于經濟管理的不重視,直接導致了內部財務管理的混亂,通常為了節省開支和簡化程序,企業內部僅僅設立了簡單的財務部門,負責員工的工資發放和其他資金流通,缺乏相應的財務規章制度和責任人,使得公司內部的一些經濟行為缺少依據和規章,一旦發生問題就難以找到責任人解決,公司內部的一些經濟資源常常處于閑置狀態,一些外部資金又由于缺乏相應的催款制度,導致資金鏈及其容易斷裂,如果這種現象經常發生,必定會使企業陷入資金困難,混亂的財務管理不僅會降低中小型企業的經濟效率,嚴重的還會使企業資金鏈斷裂,進而面臨破產的危機。
(四)公司內部人員總體素質有待提高
鑒于中小型企業的特點,其市場競爭力的不足不僅體現在產品方面,在人才的招聘和任用方面,也是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在中小型企業中,以創業型的公司為主,大部分的創業型企業都處于發展期,資金的不足,產品的競爭力不足,導致在人才的招聘方面,通常是處于被挑選的地位,因此,很難招到高學歷,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為了發展,企業的領導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相對能力不是那么出色的員工,這就導致了公司內部人員總體素質的不高。人才的運用看似和經濟管理關系不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只要跟企業利益相關的都屬于經濟管理的范疇,因此,合理科學的招聘人才,通過整個單位員工的努力,提高中小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同樣是中小型企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中小型企業加強經濟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企業經濟管理的意識
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必須重視經濟管理,有序科學的管理不僅能規范公司內部的運作,還能提高經濟效益。首先,作為中小企業的領導來說,不論是否出生于經理管理專業,都應該系統的學習企業經濟管理,只有領導層先重視起來,才能帶動整個企業,把經濟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整個公司的日常運營當中。其次,要加強對公司內部其他員工的宣傳,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所有員工的參與,只有領導意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全員參與,因此,企業內部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經濟管理的相關培訓,采取聘請專家開展講座的形式,或者將員工送到高校進行企業經濟管理方面的在職教育,當整個公司不論是領導層還是員工,都意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時,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實現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二)加強各方合作,增加融資渠道
資金的充足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鑒于目前的融資環境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要想取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必須設法打破傳統經營理念,加強與其他企業的合作,爭取閑散資金,通過展開合作交流的形式籌集更多的資金。同時,不僅其他企業是融資的渠道,更加多樣化的社會資本也是中小企業應該關注的重點,積極做好企業宣傳能夠增加社會投資人對企業的興趣,進而提高獲得資金支持的機會。在銀行貸款方面,中小企業要注意利用政府的政策和支持,提高自身信用擔保額度,獲得從銀行的融資。
(三)健全財務制度,規范財務管理
作為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部分,財務管理的地位不容忽視,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專門的財務部門,任命專門的人員負責不同的財務工作,實現責任到人,各崗位之間既要相互聯系,又要相互制約。同時制定清晰詳細的財務審批流程和制度,做到財務處理和和其他報銷有章可循,建立完善的催款制度,確保企業不欠外債,也減少其他公司款項的拖欠,做到整個公司資金的良性循環,穩中求發展,逐步擴大公司規模。
(四)提高全體員工的綜合素質
雖然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人員數量也少,但是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不容忽視,一方面,作為公司領導來說,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也要逐步精通企業管理方面的技能,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升,可以采取主動進修學習的方式,組織各位領導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在員工的聘用方面,本著任人唯賢的原則,不必因為企業規模較小就一味地降低用人要求,可以適當提高對高學歷高技能人群的待遇,或者通過企業思想的宣傳,吸引一些有激情,有創業精神的年輕人加入。
總的來說,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規模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只有認真分析,積極尋求解決辦法,才能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巖,高鶴.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2]劉智蕊.試述金融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現狀、問題與加強之策略[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09(04).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雞東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