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龔明
伴隨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改善教學環境、改變教學方式、構建生態課堂成為新時期關注的焦點,課堂更關注教與學的交互、人與人的交互,追求構建一種和諧的交互環境。課堂中倡導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鼓勵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如何才能在課堂中發揮學生主體性、體現教學交互性、提升教學有效性,筆者在多年數學教學實踐中尋覓到一個能兼具上述“三性”的有效媒介——“導學單”,導學單是教師為學生學習而設計的一份學習流程方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導學單還是教與學交互的橋梁,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提供了思路。
一、點燃自主學習的導火索
導學單的出現變革了傳統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不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先學而后教。導學單的設計從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出發,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層次設計遞進式的活動流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究數學問題,一個個數學問題仿佛一根長長的導火索,一旦點燃,學生將邁上自主學習的征程。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教學中,導學單的第一個環節是“根據故事思考問題”:豬八戒為什么覺得占了便宜?你們覺得豬八戒有沒有占到便宜?當我給講述完“孫悟空分西瓜的故事”后,立刻激發了學生好奇心與探究的欲望,燃起了自主學習的激情,他們紛紛猜想,表達自己觀點。導學單第二部分學習任務是:根據圖形寫出分數,比較、驗證它們是否相等?第三個導學任務:用正方形紙折出并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繼續對折,找出與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數。導學單安排的第五個學習任務是:觀察比較與二分之一相等的幾組分數,它們的分子與分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第六步:應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幾組分數是否相等?寫出幾個與七分之一相等的分數,你能寫出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在第一個有趣的問題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導學單便一步步將學生引向深入,在自主學習中完成了全部學習任務。
二、引爆數學思維的定時器
發展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核心任務之一,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可以將該目標的實現委以導學單,融思維發展于導學單之中,充分發揮導學單的思維訓練功效。
導學單的設計要力求使每一個學習任務能夠刺激了學生的思維神經,引爆了學生的思維,當學生進入該環節時都能定時引爆,觸發學生積極思考,喚醒新舊知識的聯系,激活猜想或預測,形成主動思維的意識。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中,我設計的導學單中幾乎每一個學習任務中都蘊含著思維因子,且根據不同學習內容的難易設定了一定的思維深度,例如,在導學單的第三個學習任務設計中,我不僅讓學生動手操作:用正方形紙折一折,找出與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數,還對學生提出要求:仔細觀察每次對折后一共將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多少份?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操作之中引發思考:和二分之一相等的分數分子和分母有沒有發生變化,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學生每對折一次都會留意去觀察思考,并會對即將對折后得到的分數展開預想,讓思維先于行動,讓學生實現了手腦聯動,在操作中有效發展了直觀思維與抽象思維。
三、激勵合作學習的催化劑
合作學習成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種高效學習方式,導學單則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催化劑,激勵學生團結協作,在合作中互助互學,共同提升。
導學單設計的學習活動多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導學單中規定著每個小組學習的任務、要求等,一個小組只有一份導學單,上面詳細標注著“組號、小組成員姓名、完成情況評價”等欄目,導學單反映著小組的學習成果,更維系著小組成員的榮譽,因此,導學單就像一份小組契約,成了無形的約束,促使著組內成員精誠合作。例如,在《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中,導學單中的每一個學習任務都是設計成小組合作的形式,或討論,或操作,或觀察,或比較,每次活動都在小組的合作中完成,為學生提供了合作平臺,鍛煉了合作能力,在每個環節的合作學習之后都要進行小組展示,讓各小組展示交流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這一環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成功感、榮譽感,激發了各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凝聚了組內成員間的合作力。
導學單不僅具有學習引導功能,還具有催化激勵作用,我們要組織好導學單的展示評價環節,激發學生主體意識,增強學生合作意識,促進學習質效的提高。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輝,一份導學單能點燃自主學習、引爆數學思維、激勵小組合作,讓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深刻認識導學單的價值,用好導學單,發揮大功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錦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