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涌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是我們中華傳統國學的瑰寶,而古詩詞又是國學里的一朵奇葩。學習古詩詞,教學古詩詞,讓孩子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又是我們語文教學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它對于學生了解中華古文明,接受古文化,對于歷史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詩詞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語言優美,藝術感染力強。通過教學,可以教育陶冶學生,培養他們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然而,古詩詞畢竟與現在學生的距離較遠,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它的語法、平仄等現在已經不常用了,如果對其進行籠統教學,耗時費力不說,學了也沒有多大的用處。況且,由于各個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學階段的古典詩詞教學,不能生搬硬套,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多的是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下面就如何進行小學古詩詞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淺見:
一、廣采花——詩歌閱讀功夫在“課外”
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詩歌產生積極的情感。借著學校詩歌教學積累活動的東風,我在課余就讓孩子們進行了詩歌積累活動。第一步:鼓勵大家尋找相應書籍,《唐詩三百首》、《唐宋詩詞鑒賞》、《唐宋詩詞》等,每天每組推薦一人在早讀前將自己找到的一首古詩寫在黑板上,并給每組各加10分。每天早上黑板上的詩總是滿滿的。學生非常踴躍。第二步:教師推薦精品詩歌。每周推薦一首,以幻燈片的形式出現。學生對詩歌大體意思有所了解。然后要求背誦。第三步:舉辦手抄報展評活動。學生將自己喜愛的詩歌抄寫四首在小報上。要求其中必須有一首是李白的詩,兩首是課外的詩。現在小報已經上交,學生作品質量較高。第四步:給小報評分,使學生有成就感。有一定的積累,在課堂上孩子們才能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二、造氛圍——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獨特的美
小學古詩詞的教學中最難莫過于體會古詩的意境。現代多媒體技術以其實時性、直觀性和交互性的特征,通過聲、像、畫等形式,凸顯出其獨特的魅力。它的出現,給傳統的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寬了我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上的思路。我經常采用多媒體教學古詩,把古詩抽象、凝練的語言轉化成可作用于視覺的一幅幅、一張張栩栩如生的畫面,在教學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教學古詩憑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穎性,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同時它以圖、文、音并茂,形象生動,色彩逼真,給學生的視覺、聽覺、甚至心理觸覺產生全方位的綜合刺激,幫助學生很輕松地踏入古詩的意境之中。例如我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時,利用音樂和畫面,創設情境,學生在詩畫的對照中,輕松地踏入了詩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廬山瀑布的壯麗美景。值得一提的是,對不同的古詩,選用不同字體,能夠有助于表現不同的意境美。
三、引釀蜜——注重閱讀詩歌方法的指導
課堂中,教師努力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課外閱讀對古詩進行深入的認識,勾畫出詩的大致輪廓,彌補學生個人課外閱讀的片面性。從而潛移默化的滲透閱讀古詩時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來深入理解詩意的方法,進而對是詩句進行對比分類,加以鑒賞。
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課堂上,用古典音樂作背景,配以古香古色的畫面,輔以教師深情的詩化語言,營造出古詩的優美意境,學生很快就會受到感染。
四、樹自信——促進學生的試水創作
語文的學習歸結起來無非是學以致用,學生最終能將其化為己有,為己所用,寫出好文章。而詩詞這種特殊體裁,為什么不落實到寫上呢?這是困擾了我很長時間的問題。最終雖然很難,但我還是邁出了一步,而且有點收獲。
首先,我在教學時注重寫法上的學習與指導。這其中尤其對修辭手法對仗、韻腳的押韻等做重點指導。引導學生仔細去品味、去感受、去吟誦,領悟語感。其次,從不同體裁入手,由淺入深。在指導時先引導學生試著對對聯。漸漸地開始試寫絕句。剛開始規定內容的寫一句或對一句,慢慢地對兩句,到后來自創一整首絕句,內容不限,雅俗共賞。為此我們還辦了班級對聯展,絕句展。看著學生的成果,感受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我真的很欣慰。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能夠逐漸培養起學生學詩詞的興趣,就會將詩詞課上得興趣盎然、有滋有味,讓古詩詞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展現出古詩詞教學無與倫比的獨特魅力和豐富內涵。“教無定法”,小學古詩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點淺見,希望我們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使古詩詞這朵文學奇葩在信息化的現代仍能獨領風騷。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頭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