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香
一、對初中政治情感教育的理解
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一方面是知識的講授,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是學生思想健康的培養。所謂情感教育就是將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品質等內容融入教學中,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和取向,使學生的文化、覺悟、素養都能夠健康地發展,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提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足夠尊重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引導學生發展。
二、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初中政治教學,應該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一些書本知識真正內化為學生品德層面的東西,使它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而實際上我國的初中政治教學開展,與實際生活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許多初中的政治教學,都只是停留在書本層面,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將一些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而這些思想和精神的應用,卻難以帶到現實生活當中。講解《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這一課時,學生可能只知道消費者享有的一些合法權益的內容,只是停留在表層,而在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卻很少能夠知道真正應該怎么做,學生也很難將這些書本中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
三、初中政治課堂情感教育的幾點建議
1.將課堂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相聯系
初中政治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健全而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是對學生個人素養的提升,也是對學生基本價值觀念的一種塑造。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將更多的情感教育融入初中政治教學中,首先應該將內容和生活結合起來。教師可多列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情感體驗。例如在講解《培養高雅的情趣》這一課時,我給學生列舉了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豐富的業余生活:下棋、跳舞、游泳……并告訴學生,老先生也是通過這些活動來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培養高雅的情趣。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從他們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他們也有一種想去體驗學習的愿望。我又列舉了毛主席喜歡讀書和游泳的事例,學生聽了這兩個事例以后大多輕松愉悅,明白了培養高雅情趣的重要性以及學會了如何去培養自己高雅的情趣。我想這節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2.注重知行統一的情感體驗
在初中階段,對于教師來說,給學生傳授各種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是首先要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思想與價值觀念。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道德觀念,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各種課外實踐,不僅有效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將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具體運用到實踐中,真正做到知行統一。比如,在學習《孝敬父母長輩》時,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完理論知識之后,還要開展各種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放學回家后幫助父母做家務,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適時地給父母送上一些小禮物,在父母疲憊時,及時表達自己對父母的關心與愛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切實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注重知行統一的情感體驗,切實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促進學生綜合實力的提高。
3.教師要注重多媒體的運用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既可以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識學習、技能訓練、智力開發于生動活潑的形象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同時又促進他們的思維發展,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用多媒體的畫面和配音,可以更好地渲染氣氛,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感情。學生進入了情境,就自然而然地“學”出感情來了。記得在上《天下父母心》那一課時,我一邊給學生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了》,一邊讓一位平時就比較擅長朗誦的學生起來讀“兒子小偉給爸爸寫的那封信”,學生在歌聲中聽完信的內容以后,一個個眼睛都濕潤了,而接下來再讓他們講述與父母相處的片段,同學們都有感而發,爭先恐后地起來講述自己的父母無微不至關心照顧自己的片段……學生的真情得到流露,真話得以坦誠,一節課下來,高潮迭起,異彩紛呈,給我和學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情感教育,關鍵就要從“情”字著手,情到深處自然濃,教學就像演戲一樣,教師把感情戲做足了,自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也自然能以自己的真情換取學生的真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韓莊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