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象堅
長久以來,初中政治課堂都只注重將道德理論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使學生被動學習,卻沒有真正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了響應新課程標準中要確保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的要求,初中政治教學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與運用中培養道德情操,提升個人素養。
一、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老套
我國的教學方法一直都為應試教育服務,教師在課堂中所講授的知識普遍都是考試中會出現的題目,課程大綱的設計也只是為了給學生勾畫出知識脈絡,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便于學生在考試中規范作答,取得優秀成績。然而,在這種死記硬背政治術語的學習模式下,學生不僅感到枯燥無趣,認為學習政治就像背天書,逐漸失去學習熱情,而且在考完試后,學生就會立馬把所學知識拋于腦后。這樣看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事倍功半,花費了大部分的教學時間卻不能讓學生有效記憶所學知識,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雖然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設施逐漸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單一的黑板板書被各種PPT、圖片展示所取代,為課堂增添了不少樂趣,但這些只是改變了教學的“包裝”,即只是換種新穎的方式繼續著傳統教學,而并沒有從根本上改進教學方法。
2.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脫節
初中政治有其嚴密的教學設計,知識點往往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教學內容基本局限在書本知識,教師沒有充裕時間將其與社會現狀聯系在一起講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跟著教師的教學進度走,一課接一課地背,卻不能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然而,政治教學存在著大量的政治術語,若不能與實際生活結合,學生就不能在充分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對知識點加以記憶,這樣就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打壓,不愿參與到政治學習中來。除此以外,學生雖然學習了道德準則,這些理論知識大多時候只是在學生的腦海中運轉,而并沒有體現在學生的行為表現上,學生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這也是初中政治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完善初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1.優化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只有符合學生需求、滿足學生自身發展條件、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才稱得上是良好有效的政治教學。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對身邊的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初中政治教學要致力于豐富教學方法,克服傳統教學一味教師講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發揮課堂主體地位的作用,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例如:在《珍惜無價的自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播放一個有關不尊重他人自尊的短片,放映結束后讓學生討論看完短片的感受,并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生活中哪些是傷害他人自尊的行為。在充分理解“自尊”后,學生才能夠有效記憶書本中所傳授的知識,學會如何更好地尊重他人。另外,在選擇教學補充材料的時候盡量選取與學生相關的資料,例如:生活新鮮事,身邊大小事,而不是敘利亞難民之類的沉重話題,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2.理論結合實踐,真正學以致用
初中政治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還在于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服務于實踐。實踐是求知的最終目的,只有讓學生將政治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初中政治教學的任務才算完成。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課程后設計一些與教學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作一份實踐報告,分析自己的心理活動,感受自己在學習新課后心靈是否有所成熟,思想道德是否有所改善。例如,結束《走向自立人生》的教學后,教師可讓學生嘗試一天自己獨立生活,自己煮飯,自己洗衣服等等,從中體會自立,感受成長。只有通過真實實踐,將課本中的知識具體化,學生才能對理論知識有更透徹的理解,在理論與實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培養自身道德情操,提升自身道德素質。
3.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道德榜樣
作為一名培養學生道德意識的政治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到言行一致,給學生樹立道德榜樣。當學生違反課堂紀律時,教師要借題發揮只點明違紀現象而不針對學生,或是在課下用關懷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談,而不是兇神惡煞地批評學生以此教育學生禮貌待人。教師樹立師尊自然有利于教學,但也要注意多與學生溝通,不要以師者自居,從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主動接受政治學習。
只有除舊迎新,不斷創新教學方案,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他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增加師生的教學互動。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