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敬萍
【摘 要】在新時期,隨著國家財政對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高校的教育、科研、基本建設等各項經費不斷增加,高校的資金來源渠道呈現多樣化,然而高校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和內外部風險也日益復雜,這無疑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現在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相對緩慢,因此,應該在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影響下,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才能促使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財務會計制度對高校內部審計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新財務會計制度;高校內部審計;影響;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一、前言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邁向新的臺階,實現新的發展。同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我國高校的建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高校的改建、擴建及采購教學設備等一系列活動,都需要對資金進行有效的管理,這就使高校的財務審計工作變得更復雜。因此,更需要根據新財務會計制度,不斷完善高校內部審計工作。
二、高校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機構設置不合理,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高校治理機構和模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給高校治理帶來更多的挑戰。高校必須加強內部審計機構自身建設,科學合理的設置內部組織機構,才能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促進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通過調查發現,部分高校對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比較隨意,缺乏科學的組織體系。目前,高校內部審計的機構設置形式主要是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合并、審計部門歸財務部門主管、審計部門與紀檢監察部門合并等模式。但是這些機構的設置無法對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的獨立性提供有力保證。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靈魂,如果高校的內部審計無法實現形式上和實質上的雙重獨立,那么它的權威性和可信度將受到很大的影響,進而直接影響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將會導致審計人員思想渙散和工作責任感的缺失,內部審計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二)審計方法落后
傳統的內部審計模式仍然是高校內部審計的主流,但審計手段和方法已經遠遠落后于高校的發展。在高校內部審計實施過程中,大多采用檢查、觀察、詢問、函證等傳統審計方法,而分析程序、審計抽樣、計算機審計等先進的審計方法則較少使用。高校會計普遍實行會計電算化的核算方法,然而內部審計部門的發展卻相對落后,審計軟件的輔助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效率不高。審計效率低下也影響審計質量和審計整體工作,導致相關評價體系不能落實,嚴重影響了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目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線索仍然以資金為中心,審計方法主要是對財務收支的合規性以及以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差異性進行評價。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各項業務日趨復雜,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電算化管理等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審計方法正面臨嚴峻考驗,高校內部審計的方法和手段應該做出相應調整和完善。
(三)管理工作不規范
內部審計機構的有效管理為完成審計工作,發揮審計職能和作用提供重要基礎。因此,高校內部審計機構必須對管理工作進行合理規劃,使其與高校發展目標一致,能夠覆蓋到高校發展的所有重要風險領域。部分高校的內部審計機構,并沒有制定詳細的發展計劃或者工作計劃,審計工作的開展通常是按照領導的指派和規定,這直接導致審計工作難以運用抽樣技術來選擇審計事項,因而難以及時發現高風險領域。有的高校即使制定了相關的年度審計計劃,但是缺乏相應的評價和檢查機制,對審計結果的利用不足。內部審計機構除了要制定業務規劃外,更重要的是加強質量管理和建立質量評價體系。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審計檢查工作沒有形成良好的內外監督機制,缺乏相應的審計質量控制和評價的規范體系。大多數情況下,高校管理人員僅僅是把內部審計作為一個提供有關信息和建議的咨詢機構,對于獲得內部審計部門提供的有關信息和建議后究竟該如何利用,卻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加以完善。在此背景下,內部審計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
三、基于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高校內部審計的改進方向
高校的內部審計功能優化,必須在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實施,這就要求高校在內部審計方面做到: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與時俱進,以科學的審計理念,立足內部審計本質、聯系高校內部審計的特殊環境及對象等,明確內部審計有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具體的實現途徑。結合對高校內部審計問題的分析,其內部審計改進應該致力于如下幾個方面:
(一)健全審計查錯、修補機制
高校內部審計功能強調高校對國家供給資源的配置、管理等的監督與權力約束。內部審計中需要建立基本的查錯機制,進而通過審計來及時地監督、發現和糾正管理中的錯誤并對此進行跟蹤處理,這也是內部審計免疫系統建設的根本。要建立這個機制,則必須明確高校內部審計有關的權責,明確審計部門、高校管理部門、學術部門以及后勤部門等具體部門各自的職責,才能依據內部審計規定的部門職責履行要求等,進行監督,真正地落實免疫系統初步預防風險的功能。
(二)強化內部審計的預警機制建設,強化審計預防功能
高校內部審計建設中,需要強化內部審計的預警機制建設,做好審計對風險等的前瞻性預測和有效預防機制。進而扭轉高校內部審計單純注重財務收支的誤區,逐步向績效審計轉變,并構建以事前審計為基礎,降低事中和事后審計滯后性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需要將前期的查錯過度到問題預防,對于高校運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財務活動或者教學活動等做出判斷,進而以消除風險、堵塞漏洞和優化管理為目的,健全內部審計的預警防范體系建設。
(三)提升內部審計的震懾功能
要更好地實現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則需要強化內部審計對可能的違紀甚至違法行為的震懾功能,降低高校后勤、科研等方面可能出現的資源濫用、貪污受賄或者其他問題。高校的內部審計必須能夠查出、發現問題,同時也需要強化對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究、經濟處罰和行政處罰等,借助有效治理、震懾違法亂紀行為,規范高校管理層等的運行,其監督和震懾功能是審計對內部權力約束的最主要途徑。高校方面要達到這一要求,則還需要對內部審計部門加以建設,建立更加優越的內部審計環境、信息公開系統以及責任追究機制,進而確保內部審計的震懾功能真正發揮。可以考慮選擇典型案例,強化處罰并且在系統內部公開、以案例教育等手段擴大內部審計震懾功能,提升高校內部審計效果。
四、新財務會計制度下高校內部審計建設
(一)完善高校財務審計制度
要想使高校的財務審計工作能更加富有實效,必須要完善審計制度的建設,只有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用制度來保證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才能使審計機構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首先,必須要針對新形勢下高校財務審計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點進行深入研究,然后再對審計工作的具體程序進行合理的設計,對于審計工作中一些制度上的盲區,要及時地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完善,充分發揮高校審計部門的監督、評價和管理作用;其次,對于已有的制度,高校的管理人員和相關的審計人員都必須要嚴格地遵守,使制度能發揮其效力,對于不適應新形勢的制度要積極加以修訂,從而使審計制度的改革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二)確保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地位,優化內部審計管理體制
獨立性是高校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科學合理的設置審計機構,保證審計獨立性,才能更好的開展各項審計工作,發揮審計的作用,進而實現組織增值的目標。高校應該按照有關要求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并按照一定比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高等院校應該按照《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要求,由高校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內部審計,完善審計領導機制。通過構建合理的內部審計機構,提高審計人員的地位和層次,可以有效防范高校內部管理風險,增強管理控制力,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組織增值的目標,提高高校競爭力。提高內部審計地位的首要前提是,保障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高校領導應該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相關部門協調等方面出發,將內部審計機構和其他職能部門分離,使其相互獨立,明確各自職責和權限。此外,高校可以根據本校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的特點,制定合適的內部審計領導模式和機構設置體系。審計機構的獨立和管理體制的完善,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三)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升專業勝任能力
內部審計準則明確規定,內部審計機構或組織應配備具有相應職業資格的內審人員,內審人員應具有專業勝任能力并遵守職業道德,在業務中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高校應把提升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高校審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應具備經濟、管理等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財經、審計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內審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專業知識技能,并通過后續教育培訓加以保持和提高。強化審計隊伍建設,加強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和技能培訓,優化知識結構,為高校實現轉型發展提供人才基礎。“組織增值型”內部審計與“糾錯防弊型”內部審計相比,其服務范圍更廣,作用領域更寬,對業務知識和技能的要求更高,對審計人員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判斷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分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才能更好地發揮高校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四)拓寬審計業務范圍,實現審計全覆蓋
隨著我國高校資金來源渠道的拓寬,高校資金的使用風險也在不斷加大。在高校治理和內部審計活動中強化風險意識,積極防范和控制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成為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新領域。首先,高校要深入開展預算管理審計,優化資源配置。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應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和執行結果進行全過程審計。通過審計提出改進建議,促進預算編制更加科學,促進預算資金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科研經費的使用管理亂象是高校審計風險加大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內部審計關注的重點領域。高校內部審計要加強科研經費管理審計,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對重大科研項目、重要業務環節進行重點審計。此外,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資產管理、公務支出等方面實施審計,不斷擴寬審計業務范圍,真正實現高校內部審計的全覆蓋。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作為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要場所,在我國的各方面建設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的建設和發展又離不開財務審計工作,因此高校必須要對財務審計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存在的問題,要采用新財務管理制度解決目前高校財務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相應的制度,促使高校財務審計工作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環境,滿足高校建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陳倩.基于整合視角的我國高校內部審計研究[D].河南大學,2014(01):89-90.
[2]楊淑芝.從審計免疫系統論看高校內部審計的發展[J].商業經濟,2014(02):12-15.
[3]湯福輝.高校財務審計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16):87-88.
[4]宋巧姐.高校財務審計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22):196-197.
[5]賈卓杰.高校內部審計常見問題及風險應對[J].統計與管理,2015(07):289.
[6]蘇冬慧,賀瓊.高校內部審計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