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全 王小琴
摘要: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大學身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從而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在這一點上,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不謀而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心理教育能有效的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特別注重心理教育。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155-01
前言
近年來,隨著高校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高校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對于不同的大學生,由于其生活環境、生長經歷有一定的差異,導致大學生在生長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而引起大學生不同的心理問題,對此,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時,必須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大學生的更好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心理教育的意義
(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占據重要作用,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對大學生在思想品德、政治和行為規范等方面的要求。之前,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側重的為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并且在該方面獲得較大的收獲。但現實生活中,大學生不僅需要較高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等素質,同時,也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高度重視心理上的教育,挖掘學生適應社會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潛能,指引大學生正確認識同周圍人的關系和正確認識自己等,在面臨生活中的挫折時應采取積極勇敢的態度。
(二)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途徑。說服、評價、榜樣和鍛煉等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認識的方式,有效培養大學生思想素質。雖然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獲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具體運行中主要強調外部強化和外在影響,部分時間側重于形式,學生會出現枯燥和單調感覺。并且多數大學生出現的問題不是道德和思想問題,而是心理及認知問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誤區為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困惑及心理問題,該種誤區不僅不能獲得良好效果,還會出現一定的負面效應。針對該種現象的出現,思想政治教育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規律和個性特點,通過電話咨詢、疏導法、心理測試法、暗示法、心理測試法等挖掘學生的心理潛意識能量,注重依靠大學生自身力量解決他們的心理障礙和病態行為等,促使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一)加強心理教育力度。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實踐表明,由于缺少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導致大學身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沒有獲得良好的效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內化程度,而心理結構是影響內化結構的主要因素,只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結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才能讓學生達到知、情、行的高度統一,才能獲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注重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這樣才能全面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中,應該適當的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系統的為學生講解心理學知識,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點,并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理意識,學會相應的心理調節方式,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
(二)開展心理咨詢。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本質就是深入到學生內部,通過咨詢、聊天、談心等活動,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并對學生的成才、生活、擇業、健康等進行良好的引導,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通過心理咨詢,能利用系統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術,對學生的心理、行為進行干預,讓學生的認知、態度、情感等發生改變,從而幫助大學生更好的解決生活、工作、學習中的困難。此外,通過心理咨詢,還能及時的發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糾正,這樣就能更好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時心理咨詢還能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幫助大學生完善人格,彌補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三)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一體化模式。在新環境下,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現代化途徑,極大的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間和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不僅要注重網絡技術的應用,還應該通過網絡教育開展心理教育,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教育一體化的網絡教育模式,從而更好的開展心理教育。對于心理問題,一般都帶有一定的隱私性,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在自尊心的影響下,不愿意將自己的隱私公開,而網絡的虛擬環境,為大學生心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構建一個相應的平臺,讓學生暢所欲言,將自己內心想法真是的表達出來,這樣就能對大學生進行更加針對的思想政治教育,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十分專業的活動,教師不僅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知識,還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知識,這樣教師才能更好的為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注重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以此來保證學生的發展。
三、總結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心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意識,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圣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強心理教育[J].法制博覽, 2015(35):141-142.
[2]鄭玉鵬.試析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作用[J].科學中國人, 2015(2X):132-133.
[3]吳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借鑒[J].科學導報, 2014(04):171-172.
[4]譚予涵.加強心理咨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青年與社會:下, 2014(10):220-221.
作者簡介:石全(1989—),男,漢族,山西交城人,研究生在讀,單位:中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
王小琴(1973—),女,漢族,山西交城人,哲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教授,單位:中北大學,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中國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