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華
摘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這個理念指導下,關注“學困生”、轉變“學困生”學習狀況已經成為我們教師關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數學學習;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
近年來,由于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的原因, 困學、厭學的學生日益增多,新的“讀書無用論”在家長和學生中的影響有所抬頭。這對我們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國民素質的提高及這部分學生將來的成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從我校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分析和研究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有效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都產生積極的作用。為此,教師要更新觀念,轉變教育教學行為,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減少學困生的出現。
一、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促進學困生轉化
1、激發學困生的興趣,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處于最活躍的狀態,增強人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作為教師應認真備好每堂課,多創設好的學習情境,結合課本內容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求知欲。
2、體驗成功快樂,發現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潛力,但只有在意識中肯定了自己的力量之后,才有可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如果學習總是失敗,就會喪失信心,就會產生失敗感。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創設適當難度的提問、板演、討論和測試的機會,讓他們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獨立的思考中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戰勝困難后的愉悅,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增強自信心。例如,每章(或單元)學完之后,我們都要安排一次階段性測試,測試內容注重安排一些與學困生胃口相配的中低檔題,考前適當介紹一些應試技巧。這類考試,學困生一般都會取得理想的成績,看到自己的成績,學困生們心理無比喜悅,會對今后數學的學習充滿自信。
二、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困生轉化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每堂課應使每名學生都達到教學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能促進學困生轉化,所以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轉化學困生的工作重點。
1、講究教學策略,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貫徹啟發式教學,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使學困生開動腦筋,積極參與,大膽實踐,在主體參與過程中品嘗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習數學的動機。不斷創新,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培養學困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我曾經多次在上課的過程中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學生的反應是“都下課啦,這么快!”當學生出現這種反應時,我對自己教學的這堂課是很滿意的。說明這節課老師的教學過程吸引住了學生,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教學富有成效。
2、開展自主探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現代教學觀認為:開展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能有效地溝通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讓他們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去研究現實數學問題,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作為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活動。現有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課題”、“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等都是很好的適合學困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素材。自主學習中,教師的主導應是“適當的引導”,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實踐機會.
3、注重學困生思維訓練,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學困生當中,有一部分學生思維能力并不差,但大部分人的思維能力都不是很高,所以要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必須要加強思維訓練,逐步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老師對課堂教學進行認真的設計,精選例題和習題,針對學困生學習能力不強的現實,課堂教學中加強引導。對于必要的基礎知識,努力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識記。
4、掌握反饋信息,精心設計練習。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掌握反饋信息,及時采取措施,彌補缺陷以保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為此,我們在一堂課內安排兩次反饋,第一次反饋――嘗試練習。如發現問題,及時補充講解,起強化、調節作用;第二次反饋――課堂作業,如再發現缺陷,當堂就能補救。
三、教師應加強自身修養,提高人格魅力
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上下工夫,也要注意提升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我們的身邊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對某門課更加感興趣。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不僅對學困生的學習有好的影響,對他們將來的成長也是大有好處的。
四、凈化學習環境
加強學校與家庭社會的聯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學困生的成長。學校用科學的管理去創造良好的校風、學風,班主任工作盡職盡責,加強與任課教師的聯系,共同努力,做好對學困生的轉化。面對農村地區家長素質不高,缺少正確家庭教育的問題,教師的工作更是要細致、耐心,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
總之,只有把好學困生的脈,理解學生心理,才能對癥下藥,有效地調動學困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使數學教育真正成為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實現不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勇,數學學習指導和教學藝術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