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學校要想發展的更好,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工作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數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充分的利用我國悠久的數學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實例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數學美。
【關鍵詞】德育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數學史
數學課向來都是重要的文化課,作為職業學校來說也是不例外的。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可是由于職業學校的學生數學底子薄弱,學生的生源質量差,加之學校的干預,這就要求我們降低教學要求,結合職業學校專業特點,制定教學目標要更加明確。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在數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從而引導學生向自己的學習目標前進。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恰當的德育教育,效果更好,有效性更持久。
一、利用數學對學生進行審美觀的教育
數學是職業學校學生最畏懼的課程之一,所以在學生剛接觸職業學校的數學課時我就告訴學生,數學并不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實際上數學當中有很多美學因素。著名的黃金分割點就是從數學的角度去探討美,并且認為美就是和諧與比例,按照這種比例關系就可以組成美的圖案。在人體上也存在著黃金分割的比例關系.尤其是在理想的人體,往往是以肚臍為分割下半部與上半部的比例關系,恰是8:5的關系;由此來引導學生,數學美是無處不在的。美不只屬于藝術,數學之中也處處有美,數學圖形體現著數學的形體之美。簡約的符號語言,數學思維方式的精美,以及推理論證的嚴謹、和諧則是數學的內在之美。數學之中既然有美,數學教學就應該發揮美育功能,應該成為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客觀存在的實體為數學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內容,使數學充滿了美:有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有整個數學體系的和諧美,有解決數學問題的奇異美,還有具體內容與形式之間的相似現象所構成的相似美。
二、 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數學有著嚴密的推理,同樣數學也富有哲理性的東西。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進行德育教育要聯系實際,備課時要多準備材料。比方說我在講授象限角時,先把數學當中象限角的知識講授給學生,接著我們就可以告訴學生,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參加工作了都要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作為中職學校的學生我們有著自己的優勢,我們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和社會的關系,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做人生的第一象限。不要被一些不良風氣所影響,從而偏離了自己正確的位置。在比方說,我在講授函數圖像總結的時候,告訴我們的學生人生就像我們的函數圖像,有直線形狀一直前進的一次函數,也有波濤起伏的正弦和余弦,人生的過程就是這樣,一帆風順和上升與滑落低谷無處不在,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氣餒,只要我們正確的面對,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去接受成功與失敗的洗禮。
三、利用我國的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新課表中指出“德育教育要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與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相結合,通過貫穿和滲透到我們教學的每個環節以及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來,并力求生動和形象化”。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數學歷史,數學分化源遠流長,碩果豐盛,對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三國時期的劉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他正確的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和加減法的運算法則,并利用割圓術求出了圓周率π=3.14的結果。到了南北朝時期數學家祖沖之在此基礎上,經過反復的推算與論證,最后求出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一結果領先世界1000多年。近代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題被世界數學界譽為“陳氏定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外國數學家在證明“1+3”時用了大型高速計算機,而陳景潤卻完全靠紙、筆和頭顱。如果這令人費解的話,那么他單為簡化“1+2”這一證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紙,則足以說明問題了。1973年,他發表的著名的“陳氏定理”,被譽為篩法的光輝頂點。對于陳景潤的成就,一位著名的外國數學家曾敬佩和感慨地譽:他移動了群山!
這些真實的數學史讓學生了解了我們祖先的偉大,從而使他們身心振奮,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德育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穿著打扮對學生們都有一定的影響并且還是直接的影響。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言辭犀利的批評教育學生。從而使他們失去信心,開始對老師有抵觸的情緒。要多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戰勝困難勇氣。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接納學生,對待學生,樹立所有的學生都能教好的信念,從而鼓舞學生去獲取進步。課堂上讓學生經常感覺的到有“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成功體驗。人人都渴望成功,即使一次小小成功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學生本人來講也是一次鼓勵和激勵。在課堂上依據每個學生的差異,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讓層次不同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增強學生的信心,讓每個學生都在成功的喜悅中體驗學習樂趣。
中職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要講究策略,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能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切莫生搬硬套的進行德育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有機的結合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以及聯系教學實際情況,點點滴滴,有機滲透,潛移默化,就可以達到德育和智育的雙重進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只要我們端正態度,轉變觀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德育教育一定會在中等職業數學的課堂上綻放。
【作者簡介】
王海軍,遼寧工貿學校(遼寧煤炭技師學院)教師、數學助理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