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除了歌唱作品以外,欣賞的曲目大部分都是所謂的“經典音樂”的作品,而由于中小學生對這些音樂欣賞能力的不足,以及流行通俗音樂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音樂所占據的比重較大等因素,導致了他們對經典音樂的接受能力不足,甚至對經典音樂留下了刻板、無趣的印象,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經典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面對學生的這種厭煩抵觸、無動于衷的心態,許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頗感無能為力。而對于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很多教師又因為害怕其對學生產生不良習慣而持拒絕的狀態,導致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本文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幾個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流行音樂;中學課堂;措施
中小學音樂課堂中,除了歌唱作品以外,欣賞的曲目大部分都是所謂的“經典音樂”的作品,而由于中小學生對這些音樂欣賞能力的不足,以及流行通俗音樂在他們日常生活中接觸音樂所占據的比重較大等因素,導致了他們對經典音樂的接受能力不足,甚至對經典音樂留下了刻板、無趣的印象,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經典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面對學生的這種厭煩抵觸、無動于衷的心態,許多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頗感無能為力。而對于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很多教師又因為害怕其對學生產生不良習慣而持拒絕的狀態,導致學生對學習音樂產生一種壓抑的情緒。針對這種情況,現筆者提出幾個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具體措施:
一、正確認識流行音樂,樹立正確對待流行音樂的態度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面向全體的音樂教育,是屬于基礎教育,不能以專業音樂教育的標準來衡量。因此,在中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補充“流行音樂”,但必須將“流行音樂”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流行音樂”是目前中學生比較喜愛的音樂形式,是指那些內容通俗,被廣大群眾廣泛傳唱的器樂曲和歌曲。這些樂曲和歌曲,大多與人民的生活非常的貼近,深受人們喜愛。但是由于流行音樂的種類繁多,內容復雜,質量參差不齊,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作品。教師們由于害怕這些不良作品對學生產生情緒或者認知上的消極影響,往往抵觸學生接觸流行音樂。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流行音樂也有積極向上、富含音樂美感的作品,教師必須以辯證的態度來認識“流行音樂”的真正面貌。流行音樂之所以被人民所喜愛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優秀之作,如適合中小學校園風格的《橄欖樹》、《梔子花開》、《踏浪》等,勵志歌曲如《陽光總在風雨后》、《真心英雄》、《海闊天空》等。
例如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做《隱形的翅膀》,這首歌曲雖然是一首流行歌曲,但是它的立意非常的好,鼓勵大家不要因為自身的不足而妄自菲薄,要善于發現自身的優勢,迎接生活的種種挑戰。這首歌曲后來被一部勵志電影作為主題曲,中央電視臺的大型晚會中也屢次唱響了這首歌曲。這就是一個流行音樂轉化成為了經典音樂的實例,一首通俗的流行歌曲,旋律朗朗上口,歌詞宣揚著積極向上的正面人生觀,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成為勵志人生的經典作品。
因此,對于流行音樂教師們不應該持一概反對的態度,應該放正流行音樂的位置,教會學生正確的認識流行音樂,看到其優點,但是也要避免過多的接觸部分質量不高、內涵低劣的流行音樂作品,選擇優秀的作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欣賞正能量的流行音樂,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態度來對待流行音樂。
二、節選優秀流行音樂,引導學生正確欣賞
中學時代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在這階段,學生們在生理上開始進入第二特征,身體上的不適應直接導致心理的反應,學生們開始強烈的感受到自我的成長,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世界萬物的探索與好奇心也增強了;同時,在這一過渡時期,學生還沒有形成健全的自控能力,心智發育也還不成熟,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欠周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作為與孩子們最接近的流行音樂,教師們一定要進行慎重選擇。
在流行音樂進課堂中,教師應該選擇一些優秀的、流傳持久的、內容積極健康的、與學生生活時代貼近的作品作為教學對象。人們常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流行音樂中也不乏一些優秀作品。那么哪些屬于可以引進課堂的優秀流行音樂呢?
第一,歌曲內容積極健康的。流行歌曲的選擇首要條件就是歌曲所表達的內容需要是積極健康的,緊跟時代步伐的,充滿生命力和時代感的。如《北京歡迎您》、《天亮了》、《相信自己》、《紅旗飄飄》、《龍的傳人》、《大中國》等,這些意義深遠,讓學生可以獲得很多正能量的情感體驗,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態度觀。
第二,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學生時代的生理和心理主要以學生身份和成長的青春為主。在流行歌曲中也有一部分是歌頌青春,描寫校園生活的歌曲。如《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同桌的你》、《光陰的故事》、《梔子花開》等,這些歌曲彌漫著對校園生活的依戀,對學生生活的回味,同時還有對時光飛逝的感慨。
第三,蘊含古典文化傳承的。目前很多流行歌曲都融入部分的古詩詞、民間傳說、民間唱段等古典元素,從曲風和作品的歌詞中都指向我國優秀的古典傳統文化。這些流行歌曲含義深遠,文化內涵深厚,可以引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如周杰倫的《發如雪》便涉及《梁祝》的愛情故事,在歌詞上引用了《紅樓夢》在寶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典故;《但愿人長久》則是運用蘇軾的《水調歌頭》作為歌詞;王力宏的《在梅邊》加入了昆曲《牡丹亭》的唱腔和唱段;陶喆的《蘇三說》吸取了國粹京劇的營養;鄧麗君的《在水一方》也得益于古人在文化上的積淀等。
第四,音樂風格比較鮮明的。流行音樂是風格種類是非常繁多的,經典的有布魯斯、爵士樂、搖滾樂、民謠樂、鄉村音樂等等。每一種風格都有其經典的代表作,教師可以有選擇性的將最代表該類型流行風格的作品挑選出來進行欣賞教學。如爵士樂的《演藝人》,布魯斯的《空虛的布魯斯》、搖滾樂guns n roses的《don't cry》、鄉村音樂《rhythm of the rain》等。這些作品風格鮮明,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流行音樂概念。
在引導學生聆聽這些優秀經典的流行音樂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教授學生其正確的欣賞方法,不能讓學生只是停留在僅僅覺得好聽的感性層面上,而是要獲得對其音響和結構形式的完整感受,包括不同流派的個性色彩旋律分析、音色變化、節奏對比等,引導學生感知音樂中所蘊含的內在情感和藝術形象,并從這些音樂作品中獲得情感的升華和精神的滿足。
【作者簡介】
安柱民(1993—),男,漢族,河北唐山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舞蹈學院12級音樂學3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