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偉東 馮凌云 黃陽 錢家璐 趙美悅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尋找合適的養老途徑刻不容緩。由于社會觀念的制約,以及養老機構發展的不完善,家庭養老還是現階段養老方式的首選,但隨著越來越沉重的養老負擔,家庭已苦不堪言。發展機構養老,減輕家庭負擔已成為政府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本文依托多方面的調研數據,進而對南昌市機構養老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社會人群、養老機構、政府三方面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南昌市機構養老;現狀;建議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讓老年人面臨改革開放的成果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就是養老問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強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研究,加快建立健全養老社會服務體系,將老年人安享晚年列為專項規劃。機構養老服務作為養老服務體系重要部分,在養老服務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并且在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后以的發展后已初具規模。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少子化日益加深,社會化養老的日趨完善,家庭養老功能的日漸減弱,機構養老成為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新選擇。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及現狀并充分借鑒國內外機構養老的發展經驗,幫助我國的機構養老服務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二、南昌市機構養老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但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如今隨著房價上漲,生活成本提高等現狀,人們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受金錢、精力、時間限制,有一大部分市民表示對照顧父母有心無力,于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計劃當自己父母年老是將他們送進養老機構養老。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老年人對機構養老的偏好,通過調查得知,大多數老人不愿意選擇機構養老,這種現象在各年齡段和各種身體狀況的老人群體中都很明顯,調查數據顯示70%以上的老人完全不能接受機構養老。而在不接受機構養老的原因中,有51.7%的調查者認為在機構中會比較孤獨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也有49.5%調查者認為入住養老機構相當于子女不孝,同時近半數的調查者認為養老機構的飲食住宿等條件不夠好。由此可見,雖然政府大力提倡機構養老,但是其在老年人群體中認可度仍然是比較低的,家庭養老雖然已經在走下坡路,但是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且短期內無法動搖。
2、養老機構硬件設施不完備,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在實地調查中,我們從住宿條件,飲食環境,娛樂設施,醫療工具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發現目前很多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與服務不盡完善。比如房間空間布局不夠合理、采光較差、床位面積不能達到標準要求,有些養老機構甚至沒有防火防災設施。另一方面,根據此次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養老機構的床位使用率只有60%-70%甚至更低,同時大部分養老機構都配備了健身和娛樂器材,但其使用的次數卻很低,因此提高養老機構的資源利用率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3、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專業技能有待加強
養老機構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直接影響著養老機構服務發展的方向和前景,而管理和服務水平的高低關鍵因素就是養老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所有的養老院都雇有護理人員,能夠大體上照顧老人進行日常起居,可是大部分的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都是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對一些急救常識不是很了解,再加上大部分護理人員年齡較大,如此一旦遇到突發情況,老人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4、經營慘淡源于國家政策落實不到位
通過了解各養老機構的經營狀況,近半數養老院負責人表示,自家機構正處于虧損狀態。我們電話采訪了某家養老機構的負責人,他表示從經營至今,從未得到國家的補助。而根據相關政策文件,養老機構能得到的補助可不是少數。再三追問,負責人告訴我們,補助的審批程序效率極低,常常一次審批要經過數月才得到結果,而且往往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申報成功。即使成功,資金也不會很快就下發,有數以月計的延遲期。大部分養老機構的負責人表示,養老機構的資金周轉出現了困難,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門的幫助。
三、針對南昌市機構養老的建議
1、對社會人群
推動養老思想觀念的轉變,加強老年人及其家屬對機構養老的認同,可以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針對不同的老年群體開展廣泛有針對性的宣傳活動,鼓勵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養老。
增強社會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感,照顧老年人是一項崇高的職業,提高護理員的社會地位。同時可以通過現代各種媒體,如現代網絡、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宣傳養老機構的發展情況和正面事跡,形成全社會支持養老機構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2、對養老機構
要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些養老機構的設備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人員配備也不盡合理,因此養老機構應該在提升自身的資源利用效率下功夫。
積極的拓寬資金來源。一是向上級政府機構申請建設資金,申請將養老機構作為重點項目來支持,以緩解資金困難的局面;二是積極拓寬資金來源,吸引民間資本入股,實現共贏局面;三是積極發動社會人士的捐助,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種力量支持養老機構的建設,通過整合各方面力量,切實解決養老機構資金問題。
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一方面對于養老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增加培訓,增加人員配備,加大培訓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合理分配,養老機構應該將院內人員進行合理的分配,將不同狀況的老人分開管理。
3、對相關的政府機關
統籌推進養老機構的設施建設,發揮其宏觀管理的作用,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編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規劃,明確養老設施發展任務、空間布局、規劃選址、建設類型、建設時序等內容,并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之中;積極推進老年公寓進社區工程,在一些地區先行試點養老公寓的養老模式,讓居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離家更近,子女可以隨時了解到老人的情況,解決入住養老機構家庭的后顧之憂。
支持社會力量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推動多方參與養老機構建設。在對養老機構發展進行宏觀指導的前提下,以政策和文件的形式,倡導和鼓勵社會各方力量加入到社會養老機構的隊伍中,從而多元化資金籌集渠道,多元化管理體系等,從而實現養老機構的健康良性發展。
四、結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代年輕人義不容遲的責任。要讓老年群體生活的幸福,得到家庭溫暖,得到親情之樂從來不是某一方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的,而是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共同支持才能獲得成效。
【參考文獻】
[1] 黃 毅, 佟曉光. 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32(21):4853-4855.
[2] 劉 慧. 北京某公辦養老機構人員績效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 價值工程, 2011,(15).
[3] 穆光宗. 我國機構養老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51(2):31-38.
[4] 孫建萍, 周 雪, 楊支蘭, 等. 我國養老機構現狀及對策[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31(23):4723-4724.
[5] 劉 嵐, 陳 功, 鄭曉瑛. 我國社會化養老機構未來發展策略[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8,28(4):412-414.
【作者簡介】
嚴偉東(1994—),男,江西省新余市人,江西省南昌市江西財經大學稅收學專業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