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秉堂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教學效率;動手操作;師生關系;課堂練習;生活實際;微笑;鼓勵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7—0107—01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都必須在課堂中完成。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向40分鐘要效率,通過我們的巧妙設計、優化關系、激發興趣等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注重動手操作,提高學習興趣
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認為,動手操作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時,鼓勵學生通過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方式,主動探索、觀察、討論、發現、交流,進而概括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當學生通過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筆者提問:“大家認真觀察,割補后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有哪些聯系?根據上面的發現,你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學生通過操作后,已經明確了兩個圖形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師生關系民主化,激發學習欲望
在學校,教師成了學生最親近的人。追求教師的愛,使自己成為教師心目中的好孩子將成為學生一切行為的動機和迫切需要。一般來說,學生往往因為喜歡教師,也就喜歡該教師所教的學科,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介于此,筆者認為,首先教師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對他們要多鼓勵,多關心,形成和諧民主的教學氣氛;要及時幫助學生彌補數學知識上的缺陷,使他們有了對學習數學的勝任感。其次,教師應以精深淵博的知識、嫻熟的教學技巧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從而使學生產生與教師合作的欲望。
三、精選課堂練習,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練習既是鞏固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就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及時的課堂練習是十分必要的。但課堂練習不是越多越好,關鍵是要“適當”。怎樣才算是“適當”呢?從提高效率的角度來講,就是要力求“精而少”。實踐證明,過多的練習,特別是大量機械性的練習是不科學的,它不僅不能引起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有效鞏固學習效果,還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感,不利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選編練習題,并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這樣,才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
四、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習動機
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能調動學生學習的動機,有利于學習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如,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一大部分要乘公交車上下學。于是筆者就利用這一事例來給學生練習“5以內的加減法”:媽媽早上給了你五元錢,晚上乘車回家你用了兩元錢,你想一想,回到家你還剩幾元錢?或者說讓你去買醬油,一共給了五元,一瓶醬油一元錢,售貨員阿姨找了你三塊錢,你想想對不對呢?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積極主動地運用知識,鍛煉了實踐能力,而且還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了自覺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
五、善用微笑和鼓勵,產生學習熱情
教師在課堂上面帶笑容,其歡樂的情緒會感染學生,能給學生一種親切感,使學生產生學習熱情。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學生,使師生情感得以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筆者組織的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實踐證明,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會使學生從中受到激勵。在教學中,筆者常用鼓勵性的語言來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如,“你真聰明”、“真能干”、“你說得太棒了”、“這朵小紅花是你的”,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愉快地接受所學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