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茵
[摘 要] 獨立董事作為公司治理機制的一部分,對公司的過度盈余管理能夠產生抑制作用。然而現實情況是有的獨立董事是沒有發現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有的是發現了但沒有去抑制這種行為。在獨立性方面,應加強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完善獨立董事的履職環境,強化獨立董事的知識結構,重視選用本地域的獨立董事,以此來更好地發揮獨立董事的作用,進而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關鍵詞] 公司治理;獨立董事;盈余管理;路徑及原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 F640[文獻標識碼] B
盈余管理雖然在目前仍然是一個中性概念,但長久以來受到法律監管不完善的影響和個人利益的引導,上市公司管理層在進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經常會有過度盈余管理的情況,這不僅會對公司正常運營產生負面影響,降低會計信息質量,也會使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受到阻礙。為了控制管理層的過度盈余管理行為,需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獨立董事制度作為公司治理機制中的組成部分,對盈余管理也能夠產生有效地抑制作用。然而很多獨立董事并沒有完全發揮其在盈余管理方面應有的作用。
中國證監會于2001年8月頒布《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開始對國內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制度作出規范性要求,并在2014年由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履職指引》作為修訂。推行這些制度性文件是希望通獨立董事規范、盡職的履行職責,能夠對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進而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獨立董事能否對公司過度盈余管理發揮應有的抑制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獨立董事對盈余管理產生影響的路徑分析
(一)掌握上市公司信息
為了使獨立董事掌握上市公司的財務以及相關內外部信息,一方面,需要獨立董事按規定出席股東大會、董事會和各專門委員會會議,了解公司內部的運行狀況,特別是針對那些會為盈余質量帶來重大影響的事項進行調查;另一方面,需要管理層充分的披露這些信息,積極的配合獨立董事的調查,為獨立董事營造良好的履職環境。
(二)對已有信息進行分析
在獨立董事對掌握的信息進行分析,尤其是利用自己的財務知識鑒別管理層的盈余管理時,不僅需要獨立董事合理的知識結構、專業的勝任能力、客觀的判斷,還需要獨立董事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積極性。
(三)提出建議并做出報告
在對上市公司的信息進行分析后,需要獨立董事根據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向董事會進行合理的提議,并向公眾股東和監管機構根據自己的履職情況以及對公司的治理情況進行述職報告。
二、獨立董事沒有對過度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的情況及原因分析
(一)獨立董事沒有發現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獨立董事沒有發現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情況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信息不對稱,另一種是專業勝任能力不足。
信息的不對稱是在由于獨立董事受出席的會議次數影響,對公司內部情況了解不充分,再加上獨立董事一般都是在公司兼職,收集信息的時間和精力都有限,所以雖然可以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發現管理層的應計盈余管理行為,但對于更加隱蔽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沒能進行有效的識別。雖然《履職指引》中對獨立董事的現場工作時間做出了原則性規定,但是規定的時間不夠,加上管理層可能會有意隱瞞,獨立董事很難真正的掌握公司的實際情況。
專業勝任能力不足體現在獨立董事的財務專業能力弱,知識結構單一。如果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行為的手段更加高明,加上獨立董事對公司內部情況了解不夠充分,就會使一些專業能力相對薄弱的獨立董事難以判斷管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雖然規定獨立董事中必須有財務專業背景的獨立董事,但是這些財務型獨立董事可能沒有更多關于上市公司所處行業的專業知識,對于上市公司的有些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同樣難以分辨。
(二)獨立董事發現但沒有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
獨立董事發現但沒有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為的情況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進行消極的公司治理,另一種是與管理層或者大股東勾結。
獨立董事進行消極的公司治理有兩種表現,一種是選擇辭職,“用腳投票”表示對該公司的不滿,但是對辭職公告含糊其辭,另一種是繼續留任,“坐領干薪”不參與或者僅在形式上參與公司治理。但引發這兩種表現的原因,是現有的獨立董事的任免和薪酬機制不夠完善。獨立董事的提名、選舉和薪酬都是在公司的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進行決定的,大股東和管理層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了這個過程,獨立董事因此很難對大股東和管理層進行真正的監督。雖然《履職指引》中規定公司不能無故辭退獨立董事,但是仍可能對獨立董事施加其他壓力使他們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保持沉默,不愿意再進行積極的公司治理活動也不愿意對外進行披露。并且獨立董事的薪酬目前有很大的差距,因為識別真實盈余管理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所以薪酬過少會使獨立董事失去抑制盈余管理積極性,相反薪酬過高又可能會使獨立董事失去獨立性。最終獨立董事對于聲望和利益的權衡會使他們做出辭職或者留任的兩種不同選擇。
獨立董事與大股東或者管理層勾結有三種情形,一是與大股東勾結,通過盈余管理,協助大股東掏空公司的利潤;二是與管理層勾結,協助管理層粉飾報表的行為,掩蓋真實的盈余水平;三是與大股東和管理層串通一氣,借由盈余管理掏空公司或是進行財務欺詐。這三種情形都是由獨立董事失去獨立性造成的,而這種獨立性的喪失可能是獨立董事職業道德的水平不夠高、經濟上的壓力比較大和對獨立董事的監管不夠嚴格。
三、提升獨立董事抑制公司過度盈余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獨立董事的獨立性:
獨立行是獨立董事履職的首要條件,可以分為形式上的獨立和實質上的獨立。形式上的獨立在《指導意見》中有明確的規定,一般的上市公司獨立董事都能夠符合條件。而實質上的獨立,很難真正的被衡量,這就導致現在的獨立董事難以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為了維護獨立董事實質上的獨立性,首先為了規避道德風險,需要獨立董事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以及對獨立董事履職情況的監督和考核制度,這樣才能避免獨立董事與管理層或者大股東相勾結的情況;其次為了使獨立董事能夠真正獨立于大股東和管理層,需要健全的獨立董事的任免制度,可以由其他獨立監管機構提名再進行股東大會選舉,并實行定期輪換;最后是為了同時維持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和積極性,需要完善獨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可以參考獨立董事履職情況與薪酬關系的模型,再根據上市公司和獨立董事的實際情況,由公司的股東、監管機構和獨立董事三方共同議定薪酬和失效。
(二)完善獨立董事的履職環境:
獨立董事的履職環境可以分內外部兩部分,內部履職環境包括對獨立董事工作的配合程度、董事會結構、內部控制環境以及等,外部履職環境包括法律環境、社會監督環境等。
為了為獨立董事營造良好的履職環境,一是提高公司內部對獨立董事工作的配合程度,保障獨立董事出席會議的次數并在合理范圍內多召開董事會會議,使獨立董事能夠獲取充足的信息;二是增加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的比例,雖然現有一些研究發現獨立董事的比例與盈余管理關系不顯著,但原因還是獨立董事比例不夠大,導致這些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無法與其他董事抗衡;三是需要公司運行良好的內部控制,避免發生大股東或管理層凌駕公司內部控制之上進行盈余管理的情形;四是使獨立董事有行使權力以及維護權利的渠道,這就需要良好的法律環境;五是為了獨立董事能夠更好的履行職責,需要以社會監督為輔助,及時幫助這些獨立董事正確的履行職責。
(三)強化獨立董事的知識結構:
獨立董事的知識結構主要包括財務、法律和公司經營業務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有財務背景的獨立董事能夠更有效的削弱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盈余質量,這是由于財務型的獨立董事可以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再結合公司財務以及相關的信息來對公司進行分析,最終實施有效的監督。
為了使獨立董事能夠實施更有效的監督,需要獨立董事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這可能需要在每個相關的專業或領域都聘請專業人士,這樣獨立董事之間可以相互交流意見,對盈余管理尤其是真是盈余管理發揮更充分的監督作用。
(四)重視選用本地域的獨立董事:
獨立董事所處的地理位置對其是否發揮對盈余管理的削弱作用有很大的影響。本地的獨立董事可以更多的出席會議,方便對上市公司進行調查,從而了解更多公司的信息,但是容易發生與管理層或大股東勾結的情況,影響獨立性;而非本地的相比本地的獨立董事可能會更多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時間上受到限制,但是獨立性較強。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論,發現獨立董事本地化對削弱盈余管理有更積極的影響,所以還是應該加強獨立董事的本地化,使之獲取更加充足的信息,而在獨立性方面,則需要多方的努力,共同維護。
[參 考 文 獻]
[1]張林,丁鑫,谷豐.“互聯網+”時代會計改革與發展[J].會計研究,2015(8)
[2]張林,邵崇林.存貨跌價準備對盈余管理的影響[J].國際商務財會,2015(8)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