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觀應
六年級數學總復習是學生對小學階段知識進行全面系統地梳理、鞏固、運用、提升的過程。但傳統的復習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麻木訓練,十分機械,效果不理想。能否改變一下復習課的教學方法,讓復習課變得有效而有趣,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筆者以“簡便運算的整理與復習”一課為例,以前測為學習素材,查缺補漏,以學定教,對如何讓復習課更為有效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關注前測,把握起點
復習課針對性要強,教材知識體系中的重難點對學生來說是相對的,不同的學生知識的薄弱方面是不同的。因此,復習前了解學生的原始起點,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因材施教,提高總復習效率,不會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針對“簡便運算的整理與復習”一課,筆者設計了一份前測,安排6道計算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題目如下:
通過前測,筆者想找學生在簡便運算中的薄弱點在哪,以便作針對性的查缺補漏。第一次試教的班級學生暴露出的問題是:③⑥兩小題的錯誤高,可以看出學生思維的定勢強,只考慮數據的特點進行湊整,而不考慮題目是否符合運算定律的要求。第二次試教,學生題③的錯誤率很低,說明運算思維定勢不強,但前測中出現②④兩小題錯誤率高,可以看出乘法運算律的運用并不熟練。這樣,前測讓筆者看出了不同班級學生的不同起點,為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提供充分的備課依據,同時這些前測內容也成為后繼課堂教學的有趣素材。
二、先學后教,分類整理
復習課前應讓學生先對已學的知識進行分類、梳理、整合,弄清它們之間的來龍去脈,從整體上把握知識,讓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這正是復習課的獨特功能。所以先學后教、分類整理是復習課不可或缺的環節。“簡便運算的整理與復習”一課,筆者讓學生回家整理課本第76頁(蘇教版六下)運算律的表格,讓學生舉例說明用字母表示的五大運算律。學生是從四年級開始學習運算律及其性質的,時間跨度比較長,難免生疏,讓學生自行分類整理有利于舊知的喚醒。同時,學生學習運算律的順序是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減法的性質、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除法的性質、乘法分配律。為了讓學生將所學的運算律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筆者讓學生整理表格時思考三個問題:1. 加法、乘法交換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2. 加法、乘法結合律有什么異同?3. 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有什么不同點?然后通過課堂交流,使學生明確:交換律都是位置交換,結果不變,而結合律是運算順序改變,結果不變;乘法結合律是前兩個乘數的積與第三數相乘都是乘號,而乘法分配律是前兩個加數分別與第三個數相乘,有加有乘。通過交流,學生不僅溝通了五大定律的聯系與區別,還相機補充了減法與除法的性質,充分理解運算律與運算性質的本質意義,有效提高復習課的效率。接著,筆者出示如下搶答題:
在□或○里填上合適的數或符號,使運算簡便。
讓學生填空,去思考要想運算簡便應具備什么特點。從而有效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簡便運算要從整體上觀察算式,依據數據的特點和運算律的特征來湊整,從而達到精準定靶使運算簡便。
三、以學定教,反思提升
查缺補漏是總復習課中的一項主要功能。通過前測,我們可以了解學生在某個知識點存在共性或個性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復習,實現以學定教。“簡便運算的整理與復習”一課中,筆者出示6道前測題,讓學生先猜測哪道題目容易做錯,接著出示“計算情況統計圖”(圖1)。讓學生知道主要錯題是哪些。
接著筆者出示學生的典型錯例(圖2),在第一次試教的班級出示是③⑥兩小題,在第二次試教的班級出示的是②④兩小題,讓學生把錯誤的地方畫出來,并想一想錯在哪里。
這樣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感到親切、真實、有趣,學習的內容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在分析錯誤時學生便特別有激情。學生在分析交流中,明白簡便運算不能受到數據的欺騙,要重點觀察數字與符號是否符合運算律的特點,做到既靈活又合理。
隨后,筆者設計三組辨析題,讓學生正確對待易混淆的地方。
A組題重點辨析含加法結合律、減法性質的易混淆的題目中數字與符號的特點;B組題重點辨析含乘法結合律、除法性質的易混淆的題目中數字與符號的特點;C組題重點辨析含乘法分配律的題目中數字與符號的特點。這樣的活動學生很感興趣,特別是有學生再次進入數字“陷阱”時,其他同學紛紛舉手要求幫助。就這樣通過有趣的辨析、比較、改錯,擺正學生的錯誤認識,達到了讓不同的人在數學課都有很好的提高的復習效果。
在這部分學習過程中,筆者充分開發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利用收集來的典型錯例有針對性地分析交流,學生如果是因乘法分配律掌握不好則多練習應用這部分規律,如果是因數字特征太明顯形成強思維定勢的則多進行混淆處的比較。如此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及反思過程,以學定教,讓錯例發聲,使查缺補漏在課堂真正落到實處。
四、拓展應用,熟練提高
拓展應用,熟練提高是總復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手段。練習設計應體現綜合性、靈活性和發展性,可以在知識的深度上求新,也可以在知識的廣度上求聯,當然也可以在知識的實際運用方面求拓。“簡便運算的整理與復習”一課,筆者選擇了對知識的實際運用方面進行強化。筆者先出示易錯的選擇題,讓學生去辨析。然后出示練習題。
練習:能簡便的要用簡便方法計算。
讓學生動手練一練,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做到當堂練習當堂清。最后,筆者將他們所做的練習及錯例全部呈現在屏幕上,讓學生說一說在簡便運算時我們要注意什么,想對錯誤說些什么。整節課,筆者提供給學生的不僅是一個簡便運算,更是讓學生學會從一個整體出發,對小學數學運算做一個完整合理的審視、評價與建構。
小學數學復習課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要以學生“學到哪了”為起點,應用前測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水平,根據學情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做到以學定教,讓學生感受復習跟自己很“近”、很“實”、有“趣”,從而達到復習教學的有效性的全面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霞浦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