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佩
摘 要:低年級小班化中的小學生“告狀”現(xiàn)象非常普遍,使得教師不勝其煩。這些潛在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將在學生以后的生活中逐漸演變成心理疾病,并影響到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結(jié)合日常小班化教學實際,分析低年級學生“告狀”背后真正的心理動機,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探究得出其中的策略,使之凈化心靈,減少告狀現(xiàn)象,還予一片寧靜而和諧的氛圍。
關(guān)鍵詞:“告狀”;心理動機;策略探索;小班化
幾乎所有的小學教師,特別是低段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小學生特別愛告狀。而他們的告狀往往令教師不勝其煩,有的教師在對待和處理學生的“告狀”時,缺乏耐心和教育藝術(shù),有的學生“告狀”遭教師斥責后,漸漸變得不愛說話,甚至連上課也不愛發(fā)言。因此,正確認識和處理小學生的告狀行為,對小班教育工作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jù)低年級小班化學生“告狀”行為的動機,我將其歸結(jié)為四大類,并根據(jù)學生的活動情況和心理需要,選擇合適的教育內(nèi)容和教育方法,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探究得出其中的策略,凈化學生的心靈,使之減少告狀現(xiàn)象。
一、應(yīng)南風效應(yīng),溫暖心靈深處
案例一:××穿了件漂亮的新衣服,下課時一個男生扯了她的新衣服,一顆紐扣掉了,她罵了一頓男生后,還是覺得很委屈,就向老師來報告。
策略探索:自我剖析,應(yīng)“南風效應(yīng)”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來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暖和,所以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jié)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yīng)”。
當時我將××和那位男生找來,問清楚情況后,然后請他們說說自己不對的地方,并說說自己想怎么處理。男生沉默一會后,對××說了聲“對不起”,××也對他說了對不起。
二、產(chǎn)共生效應(yīng),樹立良好班風
案例二:一次不知誰喝過水后沒有將班級里的飲水機關(guān)好,導致水一個勁地往外流,教室里也積了一大片水,學生圍著飲水機,嘰嘰喳喳地說著:“××和××把飲水機弄壞了,快去告訴老師!”接著一大群學生沖進辦公室。
策略探索:借群策群力,產(chǎn)“共生效應(yīng)”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diào),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xiàn)象,稱為“共生效應(yīng)”。事實上,我們?nèi)祟惾后w中也存在“共生效應(yīng)”。
當聽到有學生將飲水機的水流了一地后,我匆匆走進教室,不少學生急急忙忙上前報告,我揮手制止了他們,說:“誰能告訴大家,此時求誰幫助才能最快解決問題?”學生明白了,受災(zāi)的、未受災(zāi)的都紛紛拿起了拖把、抹布動手拖、擦,那兩位學生也忙得十分起勁。事后,我把這件事提出來,讓全班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告誡大家:以后一定要愛護飲水機。有的提醒:做錯事的這兩個同學能知錯就改,還是要學習的。更有學生大聲指出:集體力量大,這件小事我們一起動手就能很快解決。
三、強化與削弱,改善偏差行為
案例三:王××下課并不熱衷于和同學們玩耍,卻總愛在教室里東游西逛。不巧,讓他發(fā)現(xiàn)朱××推了一下同學,便迫不及待地去報告老師。
策略探索:巧用強化與削弱,有效改善偏差行為
心理學中所謂的“強化”效應(yīng)是強調(diào)人類行為的發(fā)生(或再發(fā)生),若此種后果適合我心,下次遇到相同情況,發(fā)生率也就提高。所謂“削弱”是指個體任何一行為一連發(fā)生多次,都未能帶來滿意后果,其強度漸趨衰弱,最后歸于零,不再發(fā)生。簡言之,有意地忽視不當行為,對其不直接作反應(yīng)稱為削弱。運用“告狀”方式獲取教師關(guān)注的學生,往往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偵察”同學的小過錯上,這樣的行為對他的人際關(guān)系并沒有絲毫幫助,反而很容易讓其他小朋友排擠他。頻繁地拿自己能解決的小事來告狀,也會給教師的日常工作帶來困擾。巧用“強化”和“削弱”效應(yīng),能有效幫助這類學生轉(zhuǎn)移注意力。
對于王××的行為,我知道最好的辦法是滿足學生的傾訴欲望,實際上他既不關(guān)心事情的結(jié)果,也不在意教師的態(tài)度,說完就沒事了。所以我低著頭一邊批改作業(yè),一邊聽著,在整個過程中控制自己,保持不予理會的態(tài)度,這種“削弱”效應(yīng)最能有助于杜絕學生的不當行為。
總之,老師要從細微處入手,只要我們掌握小學生心理活動變化的規(guī)律,采取適當?shù)男睦砀深A方法,進行一些心理矯治與調(diào)控,不僅會使教師能從五花八門的告狀聲中抽身出來,也能讓學生鍛煉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參考文獻:
[1]歐陽炳煥,徐書云.班主任錦囊妙計[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05.
[2]鮑忠仁.師生心理沖突的成因與平衡[J].黑河教育,2000(6).
[3]吳增強.現(xiàn)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海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