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密
摘 要:學校教育應注意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傳統的教學方式應有所創新,不要將教學重心局限于學生繪畫技巧的提高,更應該結合社會現狀,實現創新型教學。
關鍵詞:兒童;美術;創新
隨著我國新課改要求的推進,許多學校逐漸重視對兒童美的教育。美術作為一種審美學科,能夠通過線與點、線與面等的組合,加上圖形以及色彩,豐富兒童的視覺以及心理。視覺的沖擊十分明顯,它能直接反應給大腦,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但是大多教師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審美、培養創新意識,讓兒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人類文明的傳統以及自己內心的體驗,同時通過不同的創作材料、不同的創作表現形式去表達內心的情感。我們應注意培養兒童的創新意識。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上有所創新,不要將教學重心局限于學生繪畫技巧的提高,更應該結合社會現狀,實現創新型教學。
一、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但卻是讓孩子們智力發展的重要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兒童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興趣對于教學來說是很重要的第一步。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讓兒童在生活中不斷發現,不斷積累,感受美術的多樣性,培養其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兒童對于美術的自我思考,只注重繪畫能力與繪畫技巧。教師在培養兒童興趣的時候,一定要摒棄舊的教學傳統,樹立創新培養的意識與信念。為了調動兒童對美術的積極性,提高其對美術的興趣,教師可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角度出發,給兒童感官上的刺激,鼓勵兒童大膽思考,大膽想象,勇于將自己內心的想法通過繪畫表現出來。例如,讓孩子們自己“創造一種動物”,這個動物的形狀、大小以及顏色等全依靠兒童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藝術指導。在整個創作過程中,兒童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分組完成。兒童的思考能力是不容小覷的,我們不能小看每一個兒童,他們的思維比起大人來說更加跳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馬行空,但就是這樣的天馬行空,可能是孩子們進行創作的源泉。
孩子們的天性是愛玩,教師可依據這一特點設計一個與美術有關的游戲。游戲的目的是提高孩子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美術的創新的思考。教師必須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與接受能力選擇適合這個階段兒童的游戲,在保證兒童安全的同時與他們做游戲。這也是培養兒童興趣的一大途徑。
二、豐富美術經驗,挖掘創造潛力
1.利用民族財富,豐富兒童的美術知識
我國最大的財富不是地大物博,而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歷經幾千年發展至今,依舊是我們的驕傲。傳統的民族文化特色十分鮮明,創新的基礎就是傳統。所以,我們可以采取民間藝術素材進行美術教學。
要想讓兒童感受到美和表現美得情趣,就要讓兒童不斷的欣賞不同的藝術作品。兒童美術欣賞的關鍵就是從情感出發,充分挖掘每個藝術作品的不同價值。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使兒童感受到美的魅力并得到啟發。我國的民族藝術種類繁多,大多都貼近生活,易于兒童理解,這對于兒童而言有著很大的欣賞價值與思考價值。教師可選擇一些色彩鮮明、線條等有特色的民族藝術,這對幼兒的美術教育有十分大的幫助。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還能夠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它不僅能夠豐富兒童的美術知識,還能不斷地提高兒童的審美能力。
2.利用遠足,豐富兒童的感性知識
大自然對于兒童來說,神奇而又充滿著魅力。許多學校都有踏青遠足的活動,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活動去豐富兒童對美的概念以及美術的經驗。在遠足的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識地引導兒童觀察和感受大地萬物的色彩、形狀以及生命現象,讓兒童充分地去體會大自然的變化。之后,還可以要求兒童將遠足中印象最深刻的植物或者物體通過自己的想象畫下來,不斷地陶冶兒童的美學情操。
3.合理運用繪本,充分發掘兒童的創作潛能
繪本是一類圖文結合的書籍,這種圖片和文字的結合能夠更大程度地開發兒童的思維與創新能力,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素材。教師可選擇適當的繪本讓兒童進行欣賞,并講解使兒童充分理解繪本的含義。其次,在對繪本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將兒童進行分組,給予美術工具,讓孩子們自己創作一個藝術繪本。利用這樣一個教學模式,孩子們自主參與,提高了學習能動性。
三、將美術教學與其他多科教學相融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其與音樂、舞蹈等相互聯系,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作潛力。
兒童是教育的最基礎、最核心的階段,也是潛力開發最重要的階段。我們不應只注重美術技巧的教學,更應提高兒童的創新能力,使其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易強.動手體驗:兒童欣賞美術的重要手段[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唐華蘭.激發兒童學習的興趣[J].小學科學:教師,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