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小學生而言其作文能力也是語文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反觀現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因此通過研究運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并將其應用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來有效改善小學作文的教學現狀。
關鍵詞:語文作文;層遞式;寫作興趣
一、小學生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雖然我國中小學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從學生層面而言,很多小學生對語文寫作缺乏興趣,更有甚者有強烈的排斥心理。對于不少小學生而言,寫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其次還有學生雖然愿意嘗試提筆作文,但是平日語文作文知識儲備不夠充沛。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可以流暢地寫作,但是常常在寫作時容易寫成流水賬,作文缺乏感情的融入與思想的表達。
從教師層面而言,很多教師對語文寫作不夠重視,在語文教學設計中并未給語文寫作準備出足夠的教學時間。還有的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只注重知識、方法的講解,并為對學生知識、素材的積累予以合理的要求和規劃,因此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二、層遞式教學模式的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層遞式教學模式被廣泛提出,層遞式教學模式是根據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而提出來的,不僅應用在教學領域中,還在各行各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具有更強的邏輯性、調理性、針對性與靈活性。由于層遞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因此在教學中可以有效降低教學難度,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基礎開始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地進行學習。
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的長期訓練與學生在課下不斷的日積月累。因此將層遞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寫作學習氛圍,緩解學生對作文抵觸、害怕的消極心理,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進行作文的學習,進而取得長足的進步。
三、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層遞式教學模式可以高效合理地運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通過層遞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根據下面幾步展開寫作教學。
第一步:語文寫作興趣的培養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心智還未成熟,因此培養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愿意提筆作文。只要學生不再對寫作恐懼,那么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成功了一般。因此,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學生的小范文,通過讓學生朗讀范文,一是可以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學生吸取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二是可以通過表揚他人對學生起到鞭策的作用,這樣能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分享一些名人寫作的趣聞,讓學生通過了解名人軼事來增加學習寫作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作文話題熱點上精心選取,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來激發學生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寫作教學的特點,設計能夠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小游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第二步:字詞句段篇的積累
對于小學生而言,作文的基礎是語文知識儲備的積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積累學習。正所謂厚積薄發,寫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積累,不斷運用,才能得到相應的提升。而寫作素材的積累也得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層遞順序,那就是字、詞、句、段、篇。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由于還處于識字階段,因此作文素材的積累主要是在好字、好詞上。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一些不在課本大綱范圍內并且在寫作中會經常用到的字詞講解分享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學習和記憶。同時每天都有新聞熱點和相關話題,教師也可以將相關字詞通過課堂教學分享給學生,這樣既有利于積累學生的詞匯儲備,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當學生在字詞方面有一定的積累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一些好句好段進行積累學習。例如當講到一些古詩時,教師可以將作者的其他名篇作為課外作業讓學生積累背誦,同時在講到一些富含哲理的文章時,教師也可以將其中的好句好段標注出來,讓學生著重學習。最后就是整篇的作文素材積累了。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并給學生推薦一些經典作品,讓學生在經典文章的閱讀中積累有價值的作文素材。
第三步:生活感悟能力的升華
當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雖然可以進行寫作,但是很多學生在寫作中缺乏真情實感,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并運用到寫作中來。
培養學生的生活感悟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當學生具備一定的字詞句段篇的積累后,其感悟能力的提高便應提上日程。教師在日常課文教學中,應充分結合文章所處的時代背景、作者經歷以及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著重講解,并讓學生對全文進行整體把握,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其次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多組織一些情感分享類的教學活動,例如一日演講,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演講自己的父母,自己的成長經歷,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人生的感悟。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親近自然,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釋放。同時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時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多布置如讀后管、觀后感、日記等相關的作業任務,通過讓學生經過情感的體會與感悟進而得到升華,并將自我感情凝練運用到語文寫作中來,讓作文具有靈魂。
第四步:寫作技巧的運用
在語文寫作中,除了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字與情感的積累,還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寫作技巧就好比華麗的外衣,有了華麗的外衣才可以讓作文看起來更為完美。
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技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升。首先對于一篇作文來說,題目很重要,好的題目能吸引眼球,使人眼前一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和倡導學生選擇新穎的標題來進行作文。其次在寫作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有效運用積累的好詞好句,通過引用名言警句等讓文章顯得更為豐滿有內涵。再次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講解語文的修辭手法,并引導學生善于用修辭行文,因為修辭可以讓文章更加生動形象。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的選題立意能力,因為新穎的選題立意能力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關注時事熱點話題,將新鮮、有趣、積極的話題運用到作文之中。
綜上所述,本文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對小學語文作文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將層遞式教學模式的作用以及在小學作文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探究。通過相關探究,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生活感悟以及寫作運用技巧這四個步驟的層遞教學模式來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希望在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小學生的寫作現狀能得到有效改善,不僅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得到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陳娟.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寫作:上旬刊,2015(4).
[2]邱定平.讓學生在閱讀和生活中感受美: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審美能力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2(4).
[3]尹曉青.在芳草地上自由地馳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新模式分析[J].中華少年,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