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蓮
摘 要: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從量的增長轉化為質的提升。內涵提升是高等教育應積極思考的問題。為積極貫徹落實《普通高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提出高校乒乓球教學中融入圖式理論的革新,促進體育教學過程的優化,將是一種新嘗試。本文試圖以圖式理論為切入點,沿著體育課堂教學,從建立、激活、使用和升華來剖析乒乓球圖式教學,總結出圖式理論在乒乓球課教學中的創新作用。
關鍵詞:高校;乒乓球教學;圖式理論;創新研究
1 創新改革的動議
為積極貫徹落實《普通高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各高校正在積極施行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而課程教學改革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基本環節是教學,因此,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是體育課程改革的根本保障。《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21世紀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提到:“改革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改革灌輸式、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啟發式、探究式、研究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1]。” 在高校乒乓球教學中如何彌補傳統教學形式中“鋪地板式”的技術傳授,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技能,是每一個乒乓球教師都值得深思的課題。而圖式理論的精髓就是教師課前把所要講到的動作技術、課堂中的重點難點和把在乒乓球平時訓練中拍到的照片設置成圖式,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運用啟發、引導并融合傳統的授課方式,使得教學更具直觀性和合理性,達到更快激活乒乓球課堂教學的作用,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效率。
2 高校乒乓球課堂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要有效提高高校體育課堂教學創新工作,除了爭取學校對體育教學的政策支持和條件保障,主要在于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設計等方面的自我創新、自我實踐和自我發展。
2.1理念創新:理念創新是指革除已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維模式,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維模式,形成新的結論或思想觀點,進而用于指導新的實踐的過程。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創新,教師主要履行好認知理念、教學方法創新理念、角色轉變理念、教學設計等的錯位特色發展理念。
2.1.1認知理念: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同化與順應是認知發展的兩種主要方式。在乒乓球課堂中,通過各種練習活動雖然可以幫助同學們學到很多知識,但這些知識若沒有真正被理解,則很快又會被遺忘。許多理論研究提到認知結構對學生的學習尤其是對大學生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我們試圖將圖式理論作為“基本知識”滲透在“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之中,為高校乒乓球選項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提供手段支持。
2.1.2 教學方法創新的教育理念: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乒乓球圖式理論的教學正是立足于此點,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設計出獨特的教學形式并在練習中幫助學生通過感覺、知覺、表象、思維等認識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學習知識、掌握動作、發展體質的教學目的。
2.1.3 角色轉變理念:設計體育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體育教師自身角色的定位是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關鍵。由此,在基于圖式理論的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者發令、學者強應”的教學思維,把教師是“傳授者”的角色定位發展成為 “促進者”、“引導者”的角色定位,教師與學生是“合作者”,是共同完成有效的教與學的關系。
2.1.4 教學方法的藝術性:乒乓球運動具有體積小、速度快、旋轉強、變化多、對抗激烈等特點深受學生的喜愛,但由于傳統的乒乓球教學主要以教師在實踐的講授為主,教學效率低下、乏味等現象依然存在,學生不喜歡教師進行叨叨的不斷重復的講解,機械的示范,而更喜歡通過教師課前設計的圖示進行啟發,通過理解來摸索動作的實質與規律,而圖式理論重在強調抽象思維能力,符合大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建構乒乓球知識框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2.2 圖式理論在課堂教學創新中的實踐操行
2.2.1 圖式概念:圖式是一種特殊的認知結構,是對事物大量個別實例的抽象反映。而圖式建構卻是對認知的一種特殊加工。知識圖式一旦被激活后會被建構重組后可以產生整合、遷移的作用。
2.2.2 教學準備:即教師在上課前,應根據乒乓球運動特點、學生實際情況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要素進行詳細設計,設計出基于圖式理論的乒乓球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一個最佳環境氛圍下的乒乓球技術動作學習。
如乒乓球運動技術的“圖式”框架如下:
2.3 “圖式”結構對學生掌握乒乓球知識的妙用
2.3.1 “圖式”能將知識串聯成線,點織成網,較直觀地顯示乒乓球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這是乒乓球學習的一條新途徑。
2.3.2 乒乓球“圖式”能提供給學生更便利的知識通道,有助于學生借助“圖式”獲得新知識,并進行同化與整合。
2.3.3 乒乓球“圖式”能緊扣教學目標將所學知識進行串聯,使得動作技術路線清晰呈現。
2.3.4 應用乒乓球“圖式”進行教學,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3 創新改革的績效
3.1 通過圖式,可以將乒乓球知識濃縮成框架,彰顯重點、易于領悟、便于激活,建構以乒乓球知識為核心的整體學習方式,幫助學生以直觀方式理解乒乓球知識、運動規律,從而有效改進傳統的乒乓球知識傳授方式。
3.2 突破乒乓球傳統教學時間、空間教學的限制,使得乒乓球的教學更加靈活,學生可隨時隨地對照乒乓球圖式理論,進行乒乓球基本技術技能的學習,豐富學生大腦的認知結構,有利于學生形成乒乓球知識的正遷移。
3.3 “圖式”作為一種全新的策略性學習方式,突破傳統乒乓球課程教學教師“一遍過”的缺陷,在乒乓球學習與練習過程中能引導學生分析、模仿學習等思維活動,易于乒乓球技術的習得性學習,直到完全理解或掌握乒乓球基本技術技能知識為止。
3.4 在教學實際應用中,在乒乓球圖式知識的理解基礎之上,再輔以乒乓球技術圖譜,進行每一動作的連拍圖片的分析說明,更能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
4 結語
高校體育課堂教學的創新是基于“以生為本”理念下,以課堂教學質量“提質增效”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改革,是基于高校體育工作基本條件下,主要側重于學生認知理念、教學方法、角色轉變、教學設計等方面的自我創新、自我實踐和自我發展的改革。
一個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既有助于激發教師的傳授欲望,又有利于凈化學生的求知熱情,使教師和學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乒乓球圖式理論融合傳統的教學法它高度地表達了教育工作者對乒乓球教育教學意義的理解、對教育思想、價值和精神的追求,它從教育實踐工作者的視角,以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喚醒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與智慧。對調動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注意力和積極性,提升教師教學藝術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適應21需要的高質量人才的意見[R], 1998-04-10.
[2]周相利.圖式理論在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24-26.
[3] 鄧攀,譚磊.高校乒乓球俱樂部教學方式創新研究[J]. 社會體育學,2014(35) :151-152.
(作者單位: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體育軍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