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剛
摘要:很多剛進高中的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不適應。原因在于初高中數學知識點銜接不到位,學習方式和學習思維不盡相同。我們要重視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它能影響整個高中數學的教學效果。高中數學教師需要研究銜接教材,研究銜接教法,加強初高中數學學術交流,指導學生學法。高一學生需要改進學習方法,掌握數學思想,善于做筆記,多反思,多總結,就會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關鍵詞: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教法;學法
剛進高中,不少學生沒能適應高中數學學習。感覺高中數學教學節奏快,內容多,難度大。導致學生積極性受挫,學習效果不理想,甚至成績一落千丈。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不到位。如何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幫助學生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這是高中數學教師的首要任務。下面談談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分析造成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不到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知識點銜接不到位
在教材改革中,初高中數學都降低了難度,而初中數學降低的幅度更大。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難度的差距,反而加大了差距。以人教版為例,初中數學只有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沒有立方和差公式;多項式的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只是探究內容。但是,立方和差、十字相乘法、多項式卻是高中數學的基礎。
(2)初高中數學思維層次上的差異
初中數學注重基礎,邏輯關聯少,運算要求低,空間想象與邏輯分析要求不高。高中數學重點培養運算、空間想象、邏輯推理、分析問題等能力,滲透數形結合,函數與方程,等價與變換、劃分與討論等數學思想。雖然這些內容在初中數學有所體現,但是并沒有延伸和提高。高一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等抽象知識時,感覺特別困難。
(3)初高中學習方法的區別
初中數學教材簡單,教師講得詳細,類型歸納全面,只要認真聽講,積極完成作業,都能取得好成績。高中數學,時間緊,內容多,教師只講典型例題,重點放在講解方法,介紹數學思想,培養數學能力,這就要求學生要獨立思考,觸類旁通。高一新生沿用初中學習方法,就會造成聽課效率低,考試成績差。
二、給高中數學教師的建議
(1)研究初高中數學銜接內容,編寫銜接教材
高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初高中數學內容,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重視知識的聯系,針對銜接知識,以低起點,小步伐,多反饋,重矯正的原則,編寫銜接教材,滲透高中數學的數學思想,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適量編制練習,使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掌握數學知識。
(2)加強初高中數學教師的學術交流
部分高中數學教師,對初中數學不熟悉,沒有吃透初中教材。而部分初中教師,也缺乏對高中數學的認識。我們要加強初高中數學教師的交流,為初高中數學教師提供相互聽課、評課、座談的機會,讓大家相互熟悉教材,使得教學更具有針對性。
(3)研究初高中銜接的教學方法
初中生習慣慢節奏的教學,如果高一教學進度就較快,學生會很難適應。我們要放慢教學節奏,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再逐步糾正學習方法,培養高中數學的思維方式,酌情加快教學進度。教學中,要講清來龍去脈,揭示知識形成過程,創設問題情境,闡述探求過程。
(四)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高中生僅僅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只有科學的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給高一學生的學習建議
(1)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學會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數學學習不是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靠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去獲取。學習數學就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獨立思考,注重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結合自身特點,尋找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
(2)重視筆記、糾錯、積累、反思的重要性
數學筆記,是對數學知識的延伸和概括,是對知識點的積累和總結。糾錯,是把平時出現錯誤的知識或推理記載下來,以防再犯。反思,就是要反思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反思學習中的問題。我們要重視筆記、糾錯、反思的重要性,它們能讓我們少走彎路。
(3)注重學科特點,掌握數學思想與方法
學好高中數學,需要我們從數學思想方法的高度來掌握它。數學思想有:分類討論、數形結合、轉化化歸、方程與函數等。數學方法有:觀察與實驗、聯想與類比、分析與綜合、一般與特殊、抽象與概括等。我們要把一個具體的數學知識,歸結到相應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上,增強系統性。
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是高中三年教學工作的基礎。初高中數學的銜接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專家等通力合作,不斷將這個問題的研究推向新的階段。我們的研究不僅是為了教學,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只要我們明確了初高中銜接不到位的原因,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們的教學一定能夠得到提高,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有所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