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
課堂教學改革與教育信息化是當前中小學校最受關注的兩項重要工作。湛江市愛周高級中學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與教育信息化建設同時規劃、分步推進,教學改革充分應用信息化的有關理論與技術,兩者相互契合。這是基于學校的實際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而作出的抉擇。
一、基于學校實際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及其特點
(一)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改革是學校轉型發展的實際需要
國內外教育機構在對“翻轉課堂”的歷史起源、演變歷程、現狀介紹和翻轉課堂的模式探索、課堂實際應用上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構建出“翻轉課堂”的基本教學模型,分析了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為中小學的教學改革提供了借鑒,也為開展更深入的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奠定扎實的基礎。
湛江市愛周高級中學是一所新建的綜合高中,學生知識基礎比較差,教師編制不足,高中學科教學設備設施不足等。學校在短時期內要實現跨越式、優質、特色發展,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努力實行課堂教學改革,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各學科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重新編排,改變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重新規劃,用人性化的學習方式,增加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和個性化溝通,實現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能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是符合教學規律的,它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升學校教學質量,改變學校現狀。
(二)設計校本化的翻轉課堂“兩段七步”教學模式
實施新的教學操作模式:翻轉課堂“兩段七步”教學法。
第一段:課外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與建構。
1. 有學習目標和要求。學習目標明確、具體、可達到;學習任務要求合適、可行、可做到。2.三個步驟:實質是將“預習”“自主學習”落到實處:(1)自學,研讀教材(教科書、微課等),理解教材;(2)自測,完成學習任務單(任務清單、習題等);(3)存疑,記錄疑惑和問題或者準備分享的課外學習成果。
第二段:課堂學習——師生協作學習。
1. 要求做到:師教生,生教生、生促師;適宜的學習難度、知識深度和廣度。2.四個步驟:關鍵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1)評判,檢測和評價課外學習結果;(2)分享,釋疑、分享學習經驗、成果;(3)梳理,整理已學內容,形成自我知識系統;(4)新任務,布置下一課的學習的任務單和要求。
上述教學模式,是一個基本的名稱或者說是一個基本的教學操作要求。由于各個學科的特點和要求不同,各個學科的教師可以對“兩段七步”教學模式進行符合各自學科實際的調整。
(三)新技術手段與傳統手段共存并行的“翻轉課堂”
學校所有的班級包括高三年級都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實踐,而且分兩個方面開展。一方面是在大多數班級里開展沒有“智慧” “云”網絡技術新手段的“翻轉課堂”。另一方面是在高一選擇兩個班級開展實驗,進行基于網絡技術新手段的“翻轉課堂”,使“智慧” “云” “電子書包” “微課程”等新技術手段融入課堂的實驗。兩方面同時、同步開展探索實驗,都要求體現“先學后教” “以學定教” “合作探究” “師生協作”的教學理念,扎扎實實激發生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表達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鍛煉和提高。兩個方面進行的實驗探索,既全面,又典型,經驗和做法的普及和推廣的價值較高。隨著“互聯網+”的縱深發展,教育信息化的突飛猛進,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擁有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輔助學習的工具,而云計算機技術、電子書包等競相成為翻轉課堂的訴求目標,“智慧課堂”將會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新常態。
二、“智慧課堂”的設施建設與應用取得初步成效
(一)在課堂上應用“智慧課堂”的理論與技術
在高一兩個實驗班里,利用“智慧云課堂”平臺,可以更好地實現我校翻轉課堂“兩段七步”教學法第一段中的自學監控和自測、存疑數據的收集,讓教師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學習信息,做到“以學定教”。同時,也能實現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實際需要反復觀看“微課”,更好地進行個性化學習。例如,教師在講授曹操《短歌行》課文前,先通過智慧云課堂平臺的教學中心推送“學習任務清單”、微課和電視劇《新三國演義》片斷,讓學生在課前根據清單上的要求了解作者及創作背景,自學、梳理知識點,并通過PAD錄制個人的朗讀錄音來檢測自學效果。教師根據反饋情況,再挑選優秀的或能體現某一普遍現象的錄音,組織課堂學習探究活動,達到合作探究、釋疑的目的。
在課堂上,更可利用平臺的優勢,實現“兩段七步”教學法第二段中的協作學習要求。例如,教師在講授《離子反應》時,各小組學生可反復觀看實驗視頻,然后開展研討活動,并提交小組討論結果、思維導圖、電離方程式書寫、知識點梳理、離子反應方程式書寫、自主測評等學習成果,并在堂上完成小組成果的展示。此外,教師還可通過測評中心的組卷功能組合、推送難易度不同的課堂鞏固作業,實時檢測學情,有針對性地評講錯誤率高的習題,較好地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二)師生對“智慧課堂”積極認同
目前,大部分教師認為:云平臺的預習功能可以促使學生真正將課前的將“預習”——自學落到實處,學生有沒有自學?自學效果如何?教師一目了然,實現真正的“以學定教”。微課推送、自動批改統計及時反饋等,則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活動的開展,也有利于教師掌握學情,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大部分學生認為:云平臺的使用更符合年輕人樂于接受新事物、積極求知的心態。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微課及與課本知識相關的文本可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根據需求進行自學,不必每節課都固定地收看老師和班上某幾位同學的表演。而且,堂上的激趣練習和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活動也更大地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學習積極性,極大地提高學生特別是知識能力基礎薄弱學生的自信心。
本欄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