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龍
【摘 要】創新教育指使人能夠有所創新而進行的教育,學校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創新素質,提高學生和教師的創新性,創新教育是時代發展需要的一種新思想理論。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創新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教學策略和方法,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本,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迪,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為目的。
【關鍵詞】數學創新;能力培養;現狀方法
創新是指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經過自己的不斷思考獨立地發現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實或者找到了解決某一問題的特殊方法。學生對教材中提出的問題提出了獨到的解決方法是一種創新,獨立地發現或者是證明了某一定理也是一種創新。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應該從小學開始就要注重培養,讓他們那種潛在的創新能力得到極大限度發揮、挖掘和培養,而不能讓他們的創新能力在應試教育的重大負荷下壓抑和消亡。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
小學是教學的很基礎的部分,它對今后的教學有著很大程度上的影響,其中數學的學習對今后的學習影響很大,范圍小一點來說就是對今后的理論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眾所周知牛頓在物理學上的貢獻是相當卓越的,它的三大定律對物理界的影響力是相當大的,牛頓能做出這么大的貢獻與他的數學知識是分不開的,正因為他的數學非常好,所以對他的物理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僅從這一方面來看在小學學好數學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就中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說,情況不是很樂觀的。盡管全國都在喊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于部分教師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考試的壓力,在教學中,根本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當成考試機器,這樣很多學生最擅長的就是生搬硬套,因為這是最簡單也是比較好用的方法。但一旦遇到沒見過的題目,他們就不會了,因為老師沒教,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教學現狀,因為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完全被遏制了。老師教他們那些東西,并不說明原因,僅僅是叫他們記住,所以時間長了,學生們也就習慣了這種模式,一旦遇到新題型就完全傻眼了。因此,必須要注重小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一)構造好的教學氛圍,挖掘學生創新潛能
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利。首先,學生感到輕松,完全沒有那種很沉重的感覺,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創新思維的發散是有利的;其次,學生在這種環境下,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一旦覺得某些地方有問題,就會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教師再予以相應的講解。一旦有了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自主性也就強了,他們沒必要什么都按照老師說的做了,可以自己去解決某一問題,也可以自己和同學討論,完全可以跳過論小學生數學創新能力培養張小洪(開縣大德鎮中心小學重慶405428)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已全面進入創新型時代,創新教育也隨之步入了學校的大門,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所有學校素質教育的共同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師的天職,教師必須賦予大力度來培養生的創新能力。這樣,他們的自主判斷能力也就有了相應的提高,從而有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生的學習進程與學習效果有很大的驅動作用。有了興趣之后,學生對學習是一種愛好而不是一種負擔,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多么重要。可以通過提出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適當給予學生鼓勵,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不會消減。如果某一學生經過自己的一番思考之后把老師提出的某一難題攻克了,要予以表揚,這樣學生會感覺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有興趣。同時,其他學生也會受到激勵,從而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起來了,也就不愁他們的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了。
(三)注重數學的思想方法,強化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把握好基礎知識的教學,以及進行一定的基本技能訓練和各種思想方法的運用,這些都是數學創新的最基本的前提。對于不同的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觀點來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發散思維,其中還包括認真的反思,這些是創新的核心步驟。經過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的知識量一定時,他的個人創新能力與其本身的發散思維能力成正比關系。因此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克服那些思維定式,考察問題一定要全面。例如這個問題,“一刀切掉一個長方形桌子的一個角,這張桌子還有幾個角?”很多學生立馬會說5個,少數會說4個,極少數的學生會說3個,這個問題是很考察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的,一旦思維不全面,就很難得出完整的答案,這時教師就要重點講解一下應該怎么來思考這個問題,從而使得這個答案更全面。這都是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
三、引導探索學習,誘發創新靈感
(一)重視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能力
數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在教師指導下,以系統掌握間接經驗為主的特殊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要的認識的數學知識雖然是人類已知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新的、未知的,他們學習時仍然要經歷一個由不知到知的認識過程。不可能單靠學習現成的數學結論來完成,特別是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思維品質,很難從現成的數學結論中獲取。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結論,更要側重引導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幾何知識教學中的表象形成過程、計量單位教學中的單位觀念的建立過程以及知識的遷移過程。讓學生了解所學數學知識的現實背景,感知知識的發生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知道思路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發現意識,提高探索學習的能力。
(二)留出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誘發創新靈感
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和體驗。
學生感到困難的問題,不要直接予以解答,要盡可能啟發他們自己來解答。非由教師解答不可的問題,也應立足于啟發,即以啟發的方式予以解答。要盡可能將一些知識的發生過程詳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共同參與這個過程,從中得出結論。只有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才能使其嘗試著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索,以誘發創新靈感。
小學數學對學生今后的各方面的學習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它涉及到學習、生活、研究等等各個方面,因此教師必須要采用各種合適有效的方法,狠抓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雖然我國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不大樂觀,但隨著各種教學新課改的介入,我相信我國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將會取得突飛猛進的,從而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也會得到大力的培養。在此,希望我國的數學教學事業越辦越好。
綜上所述,如何探究一條適合學生主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操作能力、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成為在新課改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挑戰,我在教學工作中體會到課程改革后的數學課堂應創設富有探索性、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和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的結合起來,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苗樂.小學數學教學中對話教學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5(11).
[2]強淑梅.淺談自身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與思考[J].資治文摘,2015(6):105.
[3]將阿.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帶動學生積極思考[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