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劍?梁海葵
摘 要: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電氣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既是銜接后續課程專業的基礎,也是畢業所從事職業的實際需求。本文針對教學現狀,嘗試進行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策略改革與實踐。
關鍵詞:電力拖動 一體化教學 教學策略
一、背景
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電氣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從目前維修電工國家職業技能鑒定題庫來看,中高級工的技能鑒定比例高達70%~80%。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掌握既是銜接后續課程專業的基礎,也是畢業后所從事職業的實際需求。因此,電力拖動控制線路與技能訓練一體化教學的研究、改革和實踐是電工專業教師一直不斷探索的教研重心。
二、教學現狀
以現行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工類專業通用教材,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第五版為例,由于新知識的不斷增加,教學時間的相對減少,加之近年來隨著中職學校生源素質不斷下降,學生基礎差,致使教學效率低,學生技能掌握水平極低,無法按照計劃完成教學目標。
三、一體化教學策略改革的思路
筆者學校早在2000年即開始實施一體化教學改革,所謂一體化教學,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具體的一體化教學中又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模式,一體化教學確實提高了學生學習熱情、學習效果及技能掌握的程度。但針對教學現狀,筆者經過不斷地思考嘗試進行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策略改革,主要思路如下。
1.整合教學內容
現行教材順序化的教學內容安排雖然便于開展系統性的課程式一體化教學,但是對于開展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并無優勢。針對這一情況及教學實際,有必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確定教學項目,將四個大單元35個課題39個實訓任務優化重組為三個大單元8個項目20個任務。
2.改革教學理念
依照“先做后學,先會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策略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將更多的關注投給學生,關注他們的知識技能是否達到教學目標,關注他們的自助學習、參與熱情、合作表現等,以學生的學來定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3.實踐模仿—理論—再實踐的一體化教學過程
(1)實踐模仿。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曾說:“模仿是最穩妥的創新”,這一點在中職學生技能學習中同樣適用。使學生了解一項技能在現實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和作用,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對這一技能應用的模仿和研究,又能激發學生的動手創新。
(2)理論。經過第一步的實踐模仿階段,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教學,學生亦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借助課程學習資源庫學習、拓展相關理論知識。這樣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3)再實踐。學生在完成理論教學之后,再回到實踐操作中去,從工藝到原理、從讀圖到配線,從安裝到排故,從模仿到創新,實現教學目標。
4.構建課程學習資源庫
構建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學習資源庫,如:電力拖動相關書籍、網絡資源、視頻課件、配線仿真軟件等。
四、一體化教學實踐
將教材內容優化重組為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常用生產機械的電氣控制線路及變頻調速系統三個大單元8個項目20個典型工作任務。舍棄對低壓電器枯燥的講解和拆裝識別訓練,結合到典型控制線路的學習訓練中加以認識和學習。
教學過程踐行:實踐模仿—理論—再實踐的一體化教學。以典型任務《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為例。
1.第一階段
舉例及觀看視頻電動機正反轉應用實例(條件允許可參觀生產現場和配線線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并模仿示范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板配線安裝。
2.第二階段
帶著第一階段的問題,教師從理論上分析和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點。
3.第三階段
帶著理論學習成果,對工藝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控制線路的配線、安裝、調試和通電試車;在此基礎上能完成人為設置故障的排除。
在實際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還要了解和掌握學生情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再采取分層教學和個別教學,才能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
五、小結
筆者嘗試進行電力拖動控制線路及技能訓練課程一體化教學策略改革與實踐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符合現行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大方向,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及社會能力,使學生通過職業教育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并快速適應企業崗位的核心職業能力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可針對具體問題,對一體化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補充,以達到最優化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