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燕
【摘 要】應用文寫作能力是現代職場中一項重要技能,各大高職院校普遍將應用文寫作課程納入公共必修課程。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困境的原因分析,從課程設計角度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設計
應用文寫作能力是現代職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普遍將應用文寫作課程納入了公共必修課程。但目前應用文寫作教學卻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困境的原因分析,從課程設計角度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一、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困境
(一)互聯網環境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消減
一方面,在“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學生已經習慣了碎片化、淺表化的閱讀,對于傳統寫作教學中的定義、特點、寫作手法等講解缺乏應有的耐心,特別是在應用文這種具有抽象化和程式化特點、在教學中顯得枯燥無味的公共課程,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更加容易走神。常見的情況是教師在課堂中竭盡全力,學生在課桌下低頭手游。另一方面,互聯網便捷海量的信息資訊,對傳統教學課堂帶來巨大沖擊,學生通過互聯網可輕松獲取應用文寫作技巧和范文,也可以通過慕課博采眾家之長,線上的精彩紛呈對線下教師的單一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消減。
(二)學生底子薄對應用文寫作學習的畏懼
高職學生寫作功底普遍薄弱,水平偏低,不少學生連請假條等簡單應用文都寫不好,對于寫作課程普遍存在畏難情緒。對于理工科專業的學生來說,扳手比筆頭順手。寫作水平的提高需要文化底蘊的支撐,而文化素養的熏陶是潛移默化難以輕易顯現的。因此,他們普遍會相當識趣的知難而退,把精力著重放在專業技能的磨礪上。
(三)教師無實踐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局限
高職教師多為中文教師擔任,寫作基礎扎實,理論水平深厚,但是普遍缺乏辦公室工作的實踐,在傳授應用文寫作的時候往往是空對空的從理論到理論,教學效果難以接地氣。
(四)備課無調研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僵化
作為高職公共必修課,面對不同專業不同班級學生,教師在應用文寫作備課的時候往往一個課件走天下,并沒有根據不同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課件,教學的處方往往是“我有什么藥,你就得什么病”。因此,在學習到一些與專業關系不是很大的文種時,學生便會興趣全無。
(五)上課無創新對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扼殺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傳統單一的填鴨式講授教學加上固定規范、嚴謹平實的應用文等于割裂絕望的課堂,教師按部就班,學生興趣索然,甚至痛苦厭倦。
二、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設計
(一)首課破格局
第一次課程是學生對教師及課程定基調的關鍵。依據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的首因效應原理,第一次課堂的教學印象將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對應用文課程的固有認知是:課堂枯燥、教師無趣。因此,第一次課程的設計要精心準備,包括課程內容的設計、課程教學方法的銜接以及對教師個人授課氣質風格的包裝等,突破學生對應用文課程的固有認知。例如可將傳統文化中的公文作用和功能用故事及案例的方式講授,以公文的力量展現古代各種不同應用文種類:命為“制”,令為“詔”,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在原本枯燥、刻板的應用文教學課堂中利用綿長深厚的傳統文化滲透滋養學生,或用其他有別于傳統概念式灌輸教學的方式激發出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將學生從線上拉回課堂,是應用文寫作首課教學設計的重中之重。
(二)內容三貼近
(1)貼近學生需求。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課程的內容設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生最感興趣的、最需要的應用文文種是什么?學生學習這些應用文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學生學習這些應用文的最大困難是什么?針對學生的需求挑選文種,甚至通過課前問卷讓學生參與課程內容設計。
(2)貼近專業需求。以專業崗位需求設置教學內容,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專業,研發個性化的應用文教程包。比如:商務專業學生重點加強招標書、投標書、商務合同等商務文書的撰寫;文秘專業學生側重會務策劃、會議紀要等會務文書的寫作培養;管理專業學生著重了解行政文書的寫法要求。
(3)貼近社會需求。信息時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應用文寫作的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新文種需求不斷加大,如專業的企業形象策劃案、專利申請書等等,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中要緊跟社會之源,常換常新。
(三)教法需多樣
內容和教法,就相當于面條和佐料,再好吃的面條,沒有佐料,也顯無味。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最忌諱的就是單一的填鴨式理論灌輸,一定要學會使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經過課堂探索,筆者認為可以在教學中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小組競賽。6~8人一個小組,團隊競賽貫穿整個課程教學環節,不管是專題寫作任務,還是病文糾錯、情景模擬,都可通過團隊競賽的方式來增加課堂活躍度。
(2)病文分析。通過典型性應用病文分析,將常用的文種混用、生造文種、文種誤用等情況讓學生直觀掌握,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3)比較教學。寫法相近、不易區分的文種放在一起,引導學生找出他們的細微區別。例如通知與通告、通報與公告、報告與請示、批復與復函、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等。
(4)情景模擬。優秀教師會盡量讓課堂教學有畫面感,盡量讓學生要完成的任務與自身的經歷建立聯結關系,針對不同的文種可以設置不同的場景,通過模擬真實角色來完成應用文的撰寫。
(5)案例教學。案例既是教學模式也是教學方法,在各種教學中被廣泛應用。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同樣非常奏效。選取與文種相關的案例,能充分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師可協同
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應用文教師在沒有辦公室實踐經驗的情況下。在教學設計中可安排有辦公室實踐經驗的人員作為課程協同教師上課,通過講座專題或者文書專題的方式開展,真實落地、操作性強的細節指導可以給予學生更有效的指導。
(五)課外要持續
應用文寫作能力的提高絕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的聯系和提高文字修養,而僅僅只有課堂教學與練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設計中,一定要注意課外作業和練習的設計,要與學生建立課外互通的平臺,定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定時推送范文,適時的鼓勵進步,讓學生將寫作熱情持續,不斷體驗寫作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秦宇霞.互聯網思維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1)
[2]項菡穎. 對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教論壇(高教學刊),2015,(23).
[3]付麗婭.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法探究[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
[4]郭燕翔.高職院校提高應用文寫作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5]譚芳.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的反思與對策[J].文學教育,2015,(03).
[6]陳相竹. 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青年時代,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