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迎春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用電問題已經成為諸多大中型城市所面臨的問題。目前,電力行業在外部條件和有限資源的影響下,開始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發展和協調問題。而作為智能電網功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需求側管理系統是諸多技術人員努力攻克的一個難題。本文對需求側管理的內容進行了分析,根據資源優化配置原則和電力行業的長遠發展目標,探究了智能電網下需求側管理的策略,旨在促進電力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需求側管理 電力 智能電網 策略
需求側管理是電力部門綜合了需求側管理的用電需求,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并進行電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并實現經濟和高效的目標。在保持更多電力資源供應不變的前提下,對更多用戶的需求給予滿足,以最大化的降低電網規劃系統的社會成本。電網需求側管理對電力行業的方法指導和管理理論比較適用,旨在降低電網系統內的負荷,實現降低電能損耗量和發電站成本的目標。
1智能電網下電力需求側管理主要內容
一是能效管理。相關部門應加大環保節能的宣傳,并對相應的節能法規進行建立。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倡導所有個人和單位對節能電器進行使用。
二是負荷管理。為了增加波谷期用電的人數、降低用電的波峰,需要將電力系統的供電效率不斷提升,用經濟和技術的手段進行引導,使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斷的提升。
三是進行余能收回和能源替代。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革技術,促進新能源的開發,并從設備入手,通過設備利用效率的提高,將供電系統的用電壓力減輕,而實現能源利用的高效率。
四是分布式電源。在高負荷運轉時,電力系統會有故障出現。所以,用戶可結合自身的情況,采用自備電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全部用戶的自備設備,即可實現用戶和電力企業的雙贏,同時還能將電力系統的用電壓力減輕。
五是新用電服務項目。電力企業應做好教育、咨詢和宣傳活動,培養用戶勤儉節約的習慣,高度重視節能宣傳工作。
2智能電網下需求側管理策略
2.1引導策略
電力系統實現消費引導的重要的方式,就是引導策略。經過指引,使用戶能對需求側管理方式進行主動采納,能以最低費用獲取最高的節能成效。在利用電力時,可將管理節能和設施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2.1.1合同能源管理
目前,隨著能源的逐漸減少,人們開始將節約的能源,投入到節能項目中。在合同時間內,項目運行后的經濟利潤,主要是用于節能服務公司和項目投資之中,如果終止合同,用戶也會獲取相應的利益。
2.1.2能源審計
作為一種能源服務和科學管理的方法,能源審計的主要內容,是客觀的考察能源利用經濟效果和消耗水平。通過分析財務過程和物理過程,進行診斷評價和檢驗測試。因此,在我國能源審計制度和國家能效標準中,開始廣泛推廣各種高效能產品,最終使節能和環保的目標得以實現。
2.1.3節能宣傳
改善用電效率,是電力需求側管理的實質。可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加大節能減排的宣傳力度。通過與用電用戶的頻繁溝通,引導用戶構建節約型社會。培養用戶的節能意識,降低維護環境和環境污染的目標,真正實現對社會資源的節約。
2.2技術策略
2.2.1無功補償節電
在電網運行的過程中,需要將相應的無功功率配備給具有電感效應的負載。為了將變壓器和線路中的電能損耗減少,將無功功率造成的電能損耗降低,可由線路輸送無功功率,并使功率因素進一步提高。這項降損節能措施,往往收效快、投資好。
2.2.2蓄冷蓄熱裝置
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就是蓄冷蓄熱是移峰填谷,它能幫助用戶在用電閑時儲存電量。為了將用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用電高峰時候釋放出來,以實現電網負荷平穩和移峰填谷的目標。為了實現預期的效果,并讓企業獲得實惠,達成雙贏的局面。現在的中央空調節能技術多采用蓄冷技術,釋放用電忙時的冷量。盡管相比于傳統的中央空調和蓄冷中央空調。在介質中有冷量在相互轉換。在對人們的正常生活不產生影響的前提下,即降低了成本,節約了能源,也實現了移峰填谷平衡電網負荷的目的。當前對電網負荷的平衡,為了保證穩定的電網運行,蓄冷蓄熱技術不可或缺。
2.2.3變壓器節能
變壓器主要有兩種節能措施。在節能改造方面,可通過對設備的更新,在負荷最適應的地方,放置各種變壓器,以保障電網的高速運行,并減少浪費。在制造方面,采用新的制造工藝和新型材料,延長使用壽命,并且使變壓器自身的損耗降低。
3經濟策略
經濟策略是為了改變用戶的消費行為和用電方式,對各個方面的利益進行調節。它主要是采用電價調控方式,根據電力負荷將每天分成不同的時間段。在低谷時間降低電價、在高峰時間調高電價,利用經濟手段,保持電網負荷在均勻的狀態,有機的結合用戶的利益和調控目標。為了調整電力負荷,發揮錯峰電價效果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發揮分時電價,調整電力負荷。通過這種方法,來融合平均波峰與低谷,培養用戶養成避開高峰時間與合理用電的習慣。在現有的容量上,對電網負荷進行平衡,有效利用電網。這樣在不增加裝機容量的情況下,減少能源消耗,增加用戶量,并使經濟社會的環保效益進一步調高。
4結語
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電力行業是最大的動脈。為了促進電力企業的長遠和可持續發展,落實和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 應實施智能電網下需求側管理策略,以進一步提高民眾的生產和生活水平。而作為一項創新性的管理策略,需求側管理通過創新性管理策略的開展,將電能使用方式和傳統的電力生產方式轉變,實施電能供需狀況的有效和均衡管理,并在電力產業的改革策略中,培養用戶的用電習慣。
參考文獻:
[1]胡茸茸,徐金靈,呂振邦.基于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用電客戶需求側管理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J].機電信息,2015(33).
[2]董振斌,高山.主動配電網與需求側管理[J]. 電力需求側管理,2015(06).
[3]汪洋.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5(19).
[4]楊加生.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機電信息,2012(24).
[5]杜雪飛.淺談需求側管理[J].才智,2010(07).
[6]程禹明.需求側管理創新與節能[J].廣東科技,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