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摘 要: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為英語學科教學服務引起教育者的關注。本文分析提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下,應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情況,采用相適應的教學策略,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 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學生
當前,伴隨著高科技的蓬勃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的廣泛應用,信息化教學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這勢必為英語教學提供新的環(huán)境、內容和手段。多媒體技術雖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優(yōu)勢尚未得充分體現, 大部分的多媒體授課,也只是將傳統(tǒng)的板書搬到了投影儀上,沒有意識到幕課、視頻、音頻、動畫以及相關教學軟件等對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性。有些教師雖然意識到多媒體集成性、互動性的優(yōu)勢,卻苦于教學策略滯后,無法將這一現代技術與教學實踐有機融合。為適應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對英語教學的要求,本文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結合英語教學特點,探討了基于多媒體網絡的多元化英語教學策略,以期為英語教學實踐拓寬思路、提供教學參考。
一、基于多媒體網絡的中職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由于種種原因,多媒體網絡教學在英語學科中的應用中仍存在很多不足。
1.技術制約多種交互功能的實現
多媒體網絡采用多種互動方法,為學生搭建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臺,但目前只有少數院校的英語教學平臺應用雙向交互技術,在中職學校英語教學中幾乎是空白。
2.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未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目前,我國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多媒體應用仍以課程軟件和多媒體課件為主,電子顯示屏代替了黑板,實現了英語學習通過多種環(huán)境的輸入,但教學模式仍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未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
3.多媒體網絡教學評價模式有待確立
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卻未能使學生英語知識水平和英語交際能力大幅提高的現實,反映出教師們仍沿用單一的傳統(tǒng)評價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的不足, 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更應著眼于應用性和發(fā)展性,要體現中職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縱向增值的思想。
雖然目前技術制約多種交互功能的實現,難以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得到推廣,但教師們仍可以利用現有的互聯網資源,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中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協作探究,從而提高英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二、基于多媒體網絡的中職英語教學策略
基于多媒體網絡的中職英語教學策略,以Asking and Giving Directions 一課進行教學設計,并針對每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分別為熱身訓練,新知探究,情景應用,結果測評,拓展提高。
1.熱身訓練
教師播放一段關于旅行的動畫,將書與學生互動的3個問題嵌入其中。與傳統(tǒng)課堂上直接的英語問題問答相比,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如果在異國他鄉(xiāng)迷路的話,如何問路,或者向別人求助,如何指路,從而引出本課的主題。
2.新知探究
教師將單詞、句型、對話等學習要素形成3項學習任務,通過局域網將本課的任務書和自評表發(fā)放給學生。
Flash動畫為學生學習單詞提供了直觀的平臺,學生根據拼寫、發(fā)音等自主學習,改變了以往課堂上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單詞檢測為游戲形式,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測驗,結束后的錯誤清單為重新學習單詞提供客觀依據,學生通過局域網將錯誤清單截圖發(fā)送給教師,教師通過匯總及時了解學生對單詞的掌握情況,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句型是本課學習重點,也是進一步學習對話的基礎。教師播放問路句型的音頻,通過局域網分發(fā)音頻對照文檔供參考,學生邊聽邊說,模仿視頻,反復練習,達到強化聽說的目的,突破重點。接著,教師布置小組任務,總結問路句型的功能句,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借助計算機上的錄音軟件,制作問路句型音頻文件,并根據英文表達是否恰當,發(fā)音是否準確,句型種類是否多樣等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
問路對話是學習的一個難點,學生通過S2M對話軟件,在交互式對話中進行個性化學習。軟件中配有真人發(fā)音,系統(tǒng)根據學生的回答給出一個得分,做出實時評價。不同的答語會衍生出不同的問路對話,相比書本上只有一個對話的模式,更能讓學生有一個量的積累,觸類旁通,掌握問路對話要領,進而化解難點。
3.情景應用
為營造真實的英語問路場景,教師選擇了以英語為母語的英國,通過觀看視頻,對英國的景點有了直觀印象。這時,教師將其中的景點安排成問路任務,因學生無法實際到國外進行練習,教師可借助Google街景等多媒體手段進行三維實景問路,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和參與的主動性。學生可借助有道詞典查詢景點的專有名詞,了解發(fā)音和詞義。以小組的形式領取問路任務,各自在Google地圖上查詢始發(fā)地到目的地的路線圖,將查詢結果轉化為英語問路對話,以語音形式傳到組內微信群中。教師課前加入各組微信群,通過語音記錄,對學生的英語表達做出全程監(jiān)督和及時指導。之后,兩組學生根據對方組學生的微信語音對話內容分別在Google街景圖上行走。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各組學生在聽說互換中完成任務,提升英語運用能力。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通過google街景突破了難點。
4.結果測評
本節(jié)課采用了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的三維評價方法。學生通過局域網,將本課的電子自評表回發(fā)給教師,由此教師看到學生的自評結果。在音頻文件制作和情景應用中,組內成員互相評價,組與組之間評價總結。教師通過微信群語音記錄對學生的對話內容和英語表達做出實時評價。
5.拓展提高
英語的學習終究是為社會生活服務的。面對陌生人的問路,熱心指路是一種助人為樂的行為。教師將一篇講述中國人在英國問路經歷的文章轉載到微信,學生以中英對照的形式閱讀此文,了解英國人對問路人的態(tài)度,學習他們樂于助人的精神。將情感因素融入到英語學習的始終,讓學生樂學,愛學。
三、小結
綜合教學理論、課堂教學實踐、教師親身體驗以及學生的反饋來看,將多媒體網絡運用到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諸多好處。首先,它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簡化了閱讀資料。其次,它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再次,它使得課堂英語教學更加有效。計算機網絡提供了多種途徑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更加順暢。
總之,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中將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恰當地選擇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不但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還會幫助學生按照自身情況自主學習與認知,控制學習的進程,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提高交流能力等等。盡管有這么多的好處,但計算機輔助英語教育永遠不會取代教師。像所有其他教學方法一樣,計算機輔助英語教學也不是一個萬能的教學方法,只有結合學習者的自身實際情況,讓它為教學目標服務,才會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豐玉芳.建構主義學習設計六要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
[2]鞠玉梅.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基礎的語言學導論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外語電化教學,2007(4).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