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桃芹
摘要:復習課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創造,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其核心是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素質、具有開拓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 “溫故知新”,化學復習是使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化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復習階段,不是對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梳理、深化、綜合、運用,通過復習讓學生形成技能,掌握策略。因此,復習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對抽象問題的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接觸化學知識時間還比較短,復習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化學復習的過程中,學生絕不只是知識、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一定要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全面提升科學素養。
關鍵詞:情景;策略;興趣;知識網絡
復習課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創造,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其核心是培養具有現代科學素質、具有開拓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皽毓手隆?,化學復習是使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化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復習階段,不是對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站在新的高度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地梳理、深化、綜合、運用,通過復習讓學生形成技能,掌握策略。因此,復習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初中學生,對抽象問題的理解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接觸化學知識時間還比較短,復習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在化學復習的過程中,學生絕不只是知識、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一定要讓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全面提升科學素養。
目前,初中化學教師面臨的巨大挑戰仍然是中考。這就導致不少教師在復習過程中只是機械的、不講方法和策略的進行簡單重復,并借助大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成績。我也這樣做過,但發現短時間內學生成績確實能提高,可一段時間后學生就會出現懈怠、煩躁,對復習越來越提不起興趣,我也有類似的情緒,老師和同學都很痛苦,可最終成績與期望不一定相符。在痛定思痛后,我對初三化學復習采用了以下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一個合適、熟知的復習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不是通過練習來強化學習記憶。實踐證明,將復習的相關概念或知識放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會起到不一樣的復習效果。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可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以時事作為背景材料創設情境,等等。如在復習金屬的有關知識時,我創設了“如果你是北京奧運鳥巢體育館的建筑師,如何實現對鳥巢的保護”的課題,讓學生復習探究有關合金、金屬的冶煉和保護的知識,并通過“比一比”、“議一議”、“寫一寫”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進行有效復習。
再如對“物質鑒別”這一內容復習時,我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社會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商業行為嚴重損害了我們消費者的利益,有些水站竟用自來水充當純水,蒙騙消費者。這個話題立即引起同學們的共鳴,有幾位同學激動的高喊“我見過他們向桶里灌自來水”“太可惡了”。我抓住時機問“那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把自來水和純凈水鑒別開來?讓這些奸商無所遁形”。一個合適的情境能夠喚起學生對舊的知識點的回憶,同學們很快總結出用肥皂水、灼燒、溶液的導電性、氯離子的檢驗等方法鑒別。通過創設情境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勵其在新的情境下探索問題的欲望,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情感的培養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引導學生進行一題多變的訓練
課堂時間非常有限,初中化學知識點又比較多,所以最好能留給師生進行復習的時間肯定是很少的。因此,教師要設計高質量的習題,多設計些一題多變的題目既可以復習相關知識點,又可以通過題目的變形復習其他知識點,這種問題要求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如在復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將一氧化碳的性質放在一起復習。我設計了“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如何鑒別”、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如何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三個問題,讓學生歸納和熟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質。
三、問題建構知識體系,加強學習方法指導
用聯系實際的問題,幫助學生重溫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A知識是復習教學的基礎,也是復習教學的重點。怎樣生動有效的進行基礎復習呢?用問題組織復習,我認為較好。就是按照課標與考試說明要求,將基礎知識復習目標編制成一系列的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用問題引導學生互動交流,用問題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從而達到牢固掌握知識的復習方法。用問題組織基礎知識復習的關鍵是問題本身是否有效,而有效的復習問題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指向性。復習問題緊扣課標與考試說明,涵蓋全面,難易適度。
二是系統性。復習問題都必須圍繞主干知識,主題鮮明,層次清楚,螺旋上升,以利于學生形成主干知識體系。
三是創新性。復習問題不僅要緊扣課標與考試說明,且要有變化、有創新,讓學生感到新奇,從而激發學生復習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在問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復習。
總之,初中化學復習過程是在有限時間內,將學科知識進行系統化、網絡化、規律化和能力化的過程。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必須優化復習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分析、思考、交流、總結等活動,自主構建化學知識網絡、領略化學學習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