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華
【摘要】:保障我國生態建設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是保證林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同時林業發展也是促進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不僅要重視林業經濟建設,也要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本文主要分析了雷山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簡介了雷山縣林業的發展概況,最后提出了促進雷山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林業發展;現狀;對策
【引言】:
我國林業的發展一直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理念,雷山縣林業建設過程中,不僅要依據國家規定的要求來對林業進行發展,還要根據雷山縣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林業發展計劃,從而不斷的探索、創新發展道路,更好地實現雷山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雷山縣林業地位
1.1生態區位重要
雷山縣位于我國貴州省,地處我國長江與珠江的上游支流源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區位,雷山縣內有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約占了我國國土面積的29.37%,因此對雷山縣的林業發展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雷山縣森林生態保護,發揮區域內森林的蓄水保土功能,對于確保兩江下游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林業地位舉足輕重
雷山縣以中山深谷與低中山深谷地貌為主,山高谷深,受地形侵蝕作用明顯,最高海拔與最低海拔差約1694.8m,其耕地面積較少,礦產資源也并不豐富,工業較為落后,因此,林業的發展對于促進雷山縣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林業的木頭經濟占全縣經濟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但由于人們大量采伐林木,現在除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一部分原始森林外,區外全是人為破壞后人工培育或自然更新起來的次生林,并且大部分為中幼齡林,森林資源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可采資源。現在的林木采伐只能滿足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每年上級下達的木材生產任務都完不成。因此,雷山縣林業發展要創新發展思路,努力探索發展林業的有效措施,從而確保林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2、 雷山縣林業發展概況
自從1998年我國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及退耕還林工程之后,雷山縣政府開始積極的探索林業發展道路,創新林業發展方式。
2.1大力發展果樹林
雷山縣在25°以上的山坡上進行退耕還林,除了杉木之外,也種植了楊梅、獼猴桃、梨子等優質果樹,現如今,這些果樹林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許多農戶的生活水平因此而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在進行林業發展時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導致在引種時苗木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部分樹種不適合在當地種植,而出現了一系列的損失。
2.2大力發展茶葉
雷山縣的“銀球茶”、“腳堯清明茶”等品牌廣受好評,許多農戶依靠種茶為生,但是由于茶園的發展速度過快,而導致茶園管理無法滿足茶園需求,茶葉產量較低,茶園的規模也不完善。
2.3大力發展旅游業
雷山縣依托西江千戶苗寨以及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來大力發展旅游業,不僅推廣了苗族文化,還帶動了林業種養殖業的發展,在旅游業的帶動下,雷山縣的八月筍以及天麻等林副產品供不應求,并產生了許多養雞、養羊大戶。
3、 雷山縣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3.1果樹林發展規劃
重新對果樹林進行規劃,并有步驟的保留那些優質的品種,淘汰劣質的品質以及不適地的品種,并引進市場銷路前景好并能夠適應雷山的立地條件和氣候條件的品種。加大對果農進行果樹栽培管理技術培訓,實行科學種植和科學管理。
3.2茶園發展規劃
在大力的發展茶葉種植時,還要對茶園進行科學的管理,充分的發揮已建成茶園的經濟效益,不能重種輕管。對茶葉加工企業進行清理整頓,淘汰人工粗放加工企業,扶持機器加工企業,減少茶葉加工成本,提高茶葉收購價格,提高茶農種茶的積極性。
3.3旅游業發展規劃
對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并提高雷公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生態觀光旅游功能,吸引更多國內外旅客到雷公山進行旅游度假休閑,加大對林下養雞、養羊和天麻等的消費,促進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3.4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
為了更好的推動雷山縣的林業發展,首先要加快雷山縣林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并不斷的對其進行創新,將林業發展工作的重點放在林業質量的建設上去,從而促使林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以最大化的發展,基層的林業管理部門應該將林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林業發展的戰略位置上來,更好的開展林業資源的經營和管理工作,并加強對林業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從而更好的保證林業質量,建設專門的雷山縣的林業管理規范,從而約束雷山縣林業經營管理工作,使雷山縣林業發展更加的規范化、系統化。除此之外,還要通過樹立典型的方式,建立一批速生豐產林、生態林等,促使林業建設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3.5做好生態林業建設工作
加強生態林業的建設管理工作,必須要從雷山縣區的林業發展實際情況出發,在當地多多舉行種樹植樹活動,并對天然的林業資源進行保護,貫徹落實我國的退耕還林政策,并健全林業資源開采的法律法規,創新林業發展管理模式,促使林業建設發展向可持續發展道路轉變,同時,通過科學的手段來加強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治理,加強對濕地的保護以及對森林生態的保護,還可以通過修建林業生態公園和森林公園的方式來對林業生態進行保護。
3.6積極開展生態林業教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業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林業發展的重視,并通過廣播、傳單、報紙等方式來加強人們對林業保護工作的重視,并通過林業建設與生態教育活動,來加強群眾對林業生態建設的認知,使人們更好的理解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林業發展觀,更好的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
3.7做好退耕還林工作
林業發展首先要以科學規劃為基本原則,并努力的做好對小流域的綜合整治工作,統一規劃山地、草地以及田地的發展,將農牧業或林業的項目資金進行捆綁綜合利用,以耕作、生物、工程等方法相結合,從而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治理結構。其次,要建立一個科學的領導班子,并采取責任追究制度與一票否決制度來進行退耕還林工作的規劃管理,同時,加強對退耕還林工作的宣傳,鼓勵當地群眾積極參與植樹活動,并將植樹活動作為長期活動來開展。
4、 結語
林業建設以及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是我國的長期林業發展戰略工程,因此,要不斷的對林業發展方式進行創新,推動雷山縣植樹造林工作的有效進行,實現林業的科學建設。除了本文所提出的對策外,林業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對雷山縣區的林區管理工作,并結合雷山縣區的實際情況來對林業發展進行統一的規劃,從而確保植樹造林的成林率,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淳學昌.雷山縣林業可持續發展探討[J].綠色科技,2012(12):121-122.
[2]林紅,吳國春.綠色經濟背景下的民生林業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5(9):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