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崧耀
【摘要】:電網系統工程的構建,系電力公司發展的主要體現之一。然而,因為電網系統工程在建造的進程中顯示出工程量很大、投資規模龐大、工藝極為繁雜等特征,導致電網系統工程安全管控和管理碰到較多難題,解決這些問題時一定要運用對應性的解決策略。本文對此進行詳細闡述,以推進電網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關鍵詞】:國內微電網;項目建設;發展趨勢研究
1、導言
當前,我國電網建設工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所以,貫穿整個組織準備及施工驗收過程的電網建設項目管理工作成為了提升施工質量與工作效率的重要環節。
2、微電網介紹
2.1微電網定義
目前,世界各國對微電網尚未形成統一定義和表述。一般可認為,微電網是由負荷、DG、儲能設備、電力電子器件、測量、監控及保護裝置匯集而成的小型發電系統,是一種對外部大電網表現為單一的受控單元,并且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獨立自治系統,同時能夠滿足用戶對電能質量和供電安全的需求,既可并網運行,也可孤島運行。
2.2微電網分類
微電網作為主動網絡,是智能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充分整合多種DG,并使其以并網或孤島方式運行,為人們提供可靠性供電。微電網的分類種類很多:按能量傳輸類型分為直流微電網、交流微電網和混合微電網。按并網方式分為獨立型微電網和并網型微電網。按地理位置分為海島型微電網、偏遠地區微電網和城市片區微電網。按用途分為工業微電網、商企業及生態城微電網、民用微電網、校園微電網等。按我國常用微電網電壓等級分為400V、10kV和35kV電網等。
2.3微電網的主要分類和用途
前瞻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微電網技術進展及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亞太地區是微電網增長最快的市場,并且主要動力將來自中國。雖然我國微電網增長迅速,但目前還主要處于實驗和示范階段,尚未開始大規模推廣應用,并且以偏遠地區、工商業區及科研機構和校園為主,主要解決其缺電、供電可靠性及科研需求的問題。
2.4微電網結構
微電網的結構可分為3種基本形式:AC結構、DC結構和混合結構,每種結構各具特點,都可作為大電網的有效補充,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
2.4.1交流微電網
交流微電網是目前微電網的主要形式,DG和儲能直接或間接接入微電網母線,微電網再通過對公共連接點控制,實現與大電網的通斷,其結構如圖1所示。
2.4.2直流微電網
直流微電網系統中,DG、儲能、負荷等均通過DC母線連接,DC網絡也可以再通過逆變器與大電網連接,結構如圖2所示。直流微電網可向不同電能等級的負荷供電,結構多樣,結合負荷不同電能質量需求實現差異化供電。直流微電網相較于交流微電網,成本低、易于控制,并且無需考慮DG之間的同步問題,負載也不受電壓變化、三相不平衡及諧波的影響,同時配電線路損耗低,因此效率高于交流微電網。
3、抓好電網建設工程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全面搞好電網建設工程初步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和管理
基于上述對電網建設工程施工環節質量管控及監督的關聯因素的研究可知,在工程初始設計環節中倘若出現認知不全面的情況時,其必然會導致后期工序發生施工質量事故,留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給電網建設質量帶來相當的不利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應全面搞好電網建設工程初始設計環節的施工質量監管。在工程開工前的方案設計環節應先抓好前階段的籌備事項,對電力建設工程施工地點展開現場勘查,掌握各種參數對電力項目建設的關聯作用,并且搞好有關的項目投資預算,須就每個施工工序的概算展開審核,切實保障每個施工工序概算的實效性、準確性,防止由于概算出現的偏差再造成整體電力工程的建設質量蒙受損害。工程設計人員應對電力工程施工的質量標準進行深入了解,由此方可更優質地對電力建設工程的輸電線路以及變電站地址等展開規劃設計,在此基礎上,在進行工程規劃的進程中,還應搞好施工場地的整理,實施好后續的服務保障環節,如此方可切實的改善電力工程起始的設計方案質量。在電力工程設計的環節中,必須設置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對總體設計過程實施嚴格管理,萬一查覺到設計工程含有缺陷之處,應立即指正且選用對應的整改方案,以便能夠切實保障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方案設計的質量。
3.2強化電網項目建設施工環節的質量監管
電力工程施工作業,應當依照施工設計方案展開,任何一個施工部位均須嚴格依照提前擬定的的施工方案執行。另外,在電力項目施工作業中,也很有可能由于突發事件的出現,而導致施工方案的臨時修正,而在此情況發生時,務必要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管理機構等相關合作單位進行好密切地相互溝通,以便能使方案修改后再正常施工。再者,因為電力工程建設施工工序繁多,欲提高電力工程建設的質量,一定要強化電力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3.3積極做好工程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對電網項目工程的驗收工作與其他工程的驗收工作有著一定的差別,電網建設項目工程的驗收主要分為過程驗收、整體驗收等兩部分。由于電網工程的施工環節較為復雜,而且施工過程中涉及到的因素也比較多,相互還伴有一定的銜接性,過程驗收主要就是確保每個施工環節都能夠按照標準的質量驗收,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都能夠達到相應的標準,避免最后竣工驗收過程中,中間環節出現質量問題對整體工程質量造成影響。
結語
微電網是一種新型網絡結構,是一組微電源、負荷、儲能系統和控制裝置構成的系統單元。微電網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自治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以孤立運行。一個較完備的微電網應具備發電、儲電、配電、用電的主要功能,為此,需要在傳統變配電系統的結構上,配置相應的電源、儲能系統以實現供給側的管理,利用配電系統實現用戶側的管理,利用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微電網的統籌管理,利用通信系統確保系統通信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
[1]李存斌,陸龔曙,李鵬,李上.電網建設項目進度風險管理的系統動力學模型[J].華東電力,2012,02:178-182.
[2]廖造壯,陳悅華,蒙環寧.電網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2,01:29-33.
[3]曹捷,劉志偉.電網項目建設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J].電力與電工,2012,04:83-85.
[4]羅云勛.電網項目建設管理研究[J].科技視界,2013,36:352.